從《阿凡達》到《雨果》再到“少年派”,優(yōu)秀的3D電影已經漸漸在技術與電影內涵之間找到了平衡。
在剛剛結束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除了型男與美女、禮服與紅地毯、獲獎者的風光與落選者的遺憾,科技也無處不在。從“少年派”的3D技術,到《林肯》中高科技打造“特型演員”,從某種意義上說,本屆奧斯卡獎就是電影科技的完勝。
“少年派”:3D電影不再只是技術贏家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劇情耳熟能詳。一人一虎的驚險浪漫并存之旅,還是充滿血腥的絕境求生,早已在去年底被熱議。相信當時很多觀眾走進影院就是為了令人眼花繚亂的3D特效。
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學院立體影視教研室主任崔蘊鵬告訴記者,3D電影有句名言“不要碰動物和水”,而“少年派”都打破了。對于前者,劇中動用了4頭真老虎,光是老虎的毛發(fā)就需要15個動畫師負責。而后者,更是從無拍攝水的標準可參考,全靠一邊拍一邊調整。
有著如此的技術優(yōu)勢,“少年派”在奧斯卡上獲得“最佳攝影”“最佳配樂”和“最佳視覺效果”3個技術類獎項并不意外,真正有點“爆冷”的是獲得了“最佳導演獎”。這個獎項不僅是從斯皮爾伯格這樣的大師手中搶來的,也是第一次被3D電影導演所得。之前《阿凡達》的導演卡梅隆就與最佳導演獎失之交臂。
收獲“最佳導演獎”使得不少影迷尤其是技術迷高呼:3D電影時代已經到來了。
不過,在中央民族大學電影史專家劉淑欣看來,“少年派”獲得最佳導演獎,絕不僅在于3D技術高妙。當然,電影中的特效確實精彩,但是單純“玩”技術卻并非人人喜歡。真正吸引人的還在于雅俗共賞,每個觀眾都能找到打動自己的一點,比如“與敵人和平共處”這樣的人文精神。從《阿凡達》到《雨果》再到“少年派”,優(yōu)秀的3D電影已經漸漸在技術與電影內涵之間找到了平衡。
《林肯》:高科技打造“特型演員”
美國前總統(tǒng)林肯長什么樣子?估計每個人都有個大致印象:又瘦又高、眼窩深陷、顴骨高聳,絡腮胡須。那么,曾兩奪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的丹尼爾·戴·劉易斯長得像林肯么?恐怕沒什么人會覺得像??墒蔷褪沁@個不像的演員,卻被影迷評為“形神兼?zhèn)洹?,為自己又收獲了一座“小金人”。“神”,靠的是演技;而“形”,就要靠高科技的化妝術了。
歐美沒有所謂的“特型演員”一說,人物傳記片中經常會啟用長得完全不像的演員。像之前奧斯卡大贏家《國王的演講》講述了英王喬治六世克服家族陰影和嚴重口吃,發(fā)表著名演講鼓舞英國軍民的故事,片中男主角長得、化得都不像國王本人。
不過,要演一個形象深入人心的歷史人物,化妝術盡可能像原型靠攏就十分重要了。去年梅麗爾·斯特里普因主演《鐵娘子》獲得了最佳女主角獎,對比一下她在《廊橋遺夢》或《時尚女魔頭》中的造型就能看出化妝師是多么“給力”,因此該片也獲得了“最佳化妝獎”。
與之相比,“林肯”的化妝更逼真。在海報上,“林肯”發(fā)須斑白,皺紋橫生,身材瘦削頎長,面部窄長,目光深邃冷靜,身著古典套裝,靜默地坐在劇院里的座椅上,再現(xiàn)了被刺前的最后一幕,被認為與原型相似度達80%。雖然影片最終錯失“最佳化妝獎”,但高明的化妝術還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化妝術究竟有哪些呢?據介紹,要先為演員拍下高清晰的數碼照片,將其圖像資料輸入電腦,再將林肯留下的眾多照片資料輸入電腦,兩者在電腦中進行分析比較,尋找相似點和不同點。此后,還要在電腦上進行模擬化妝,看哪些地方可以改變,哪些不可以改變。比如,林肯顴骨突兀,而演員并非如此。如果單純增高顴骨的話,容易影響表情,于是就可以選擇其他部位修改而反襯顴骨增高。另外還需用兩塊塑膠片貼在眉骨上,看起來眼窩深陷。
人文情節(jié)需要科技手段展現(xiàn)
如今,影片中用到的科技手段越來越多,支持者認為其豐富了電影的表現(xiàn)手法,反對者則擔憂過于依賴科技使電影缺乏人文內涵和藝術性。
其實,電影自誕生伊始就與科技有著不解之緣。它的出現(xiàn)打破了繪畫等空間藝術和舞蹈等時間藝術的局限,將二者結合起來,讓靜態(tài)的畫面連續(xù)播出,人物動起來,就形成了電影。所以,電影本身就是一種科技的產物,不必擔心電影中科技含量過重而壓過了電影本身。
在未來,科技在電影中的應用還有很大可能性,這種可能性甚至是無限的。比如,全息利用光波的干涉現(xiàn)象來記錄影像和重現(xiàn)影像,影像拍攝出來是立體的,有縱深感,亮度范圍比普通攝影和電影大得多。放映時用激光投射全息片,觀眾不用戴3D眼鏡,就能看到立體的影像。
不過,應該注意到,電影中的科技只是一種手段,電影的本質是“人”:人的社會、人的心理、人的追求,這些是不會被科技取代的。而如果單純在電影中“炫科技”,就會像西洋景一樣終有一天會視覺疲勞。真正的好電影應把握人文內涵,也就是電影本質。
這就像本屆奧斯卡最佳影片《逃離德黑蘭》中的一個橋段:偽裝的電影劇組成員突然被一群伊朗武裝分子叫去調查,營救活動可能功虧一簣。這時候,“劇組成員”拿出了手繪的故事版,按照圖上所繪的故事情節(jié),一格一格地向士兵介紹這部電影。士兵也逐漸放棄戒備,雙方關系隨即緩和,并成功化險為夷。這才是電影的真正魅力,而不是過多的修飾和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