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鴻
一
槐花是我們村的媳婦兒,按輩分,我叫她嬸子哩。
我們這個地方窮,窮得怕死個人。一般說來,大人身上沒補(bǔ)丁少見,男孩七八歲沒褲子穿很正常;女孩十五六歲之前,僅憑衣服很難辨出性別。除非趕集或走親戚,要不女人家穿著整齊的衣服,大家會覺得很奇怪呢。還有就是女孩的頭發(fā)都剪得很短——大人們每天搞農(nóng)業(yè)會戰(zhàn),沒時間給她們梳辮。那時候流行灰色衣服,誰要是有上一件,腰里系一根皮帶,胸前別個紅彤彤、金燦燦的像章,走在巷里,那是相當(dāng)威武的。一群分不清男女的孩子一起下河,一起摸魚、拔草,一起放牛、砍柴,熱鬧得能把山抬起來。當(dāng)然,也有玩惱的時候,女孩會尖聲哭叫——這個時候,我們才意識到她是個女娃兒。
我們那里雖然窮,可是過年的時候,各村都要鬧秧歌。秧歌成型后先是在本村上演,在空地上打個官場,美美地扭上一場。隊(duì)上給大家賞五斤水果糖、一條紙煙,另外還會有十元錢哩。這些東西弄完秧歌后根據(jù)出工的情況來分配,因此參與的人都很積極。秧歌打完官場便開始在村子里送,每家每戶都要去。被送的人家事先接到一個帖子,然后秧歌載歌載舞就來了。秧歌的另一個欣賞點(diǎn)就是唱曲子的水平了。如果說年輕人關(guān)注的是扭秧歌的人,那么上了年紀(jì)的人關(guān)注的則是唱曲子的功底。出了村子的曲子不能亂唱,一般都是傳統(tǒng)曲目,看誰鸞舞得更有水平。秧歌每到一戶,大家都會跟進(jìn)去看熱鬧。雖然是一樣的人,但是曲子唱的不一樣,他們會根據(jù)每家不同的情況唱不同的曲子:
進(jìn)了大門仔細(xì)觀,窗子上貼著戲牡丹;
眾位親朋都來看,哪一位大嫂的好手段?
進(jìn)了院兒仔細(xì)看,這院地方修了個寬;
背靠金山面向南,祖祖輩輩當(dāng)富漢。
一把茶壺一尺高,九天仙女把茶燒;
茶兒酒兒用得好,多謝主家打擾了……
吃了糖果的姑娘后生們腿上更有勁了,一陣鑼鼓聲后,裙飛扇舞,扭得虎虎生風(fēng)。院子大的人家隊(duì)伍可以轉(zhuǎn)開來,大家會盡情地扭上一陣兒;院子小的扭不開,于是主要就聽唱曲的內(nèi)容了。一曲唱罷,主人拿出兩包香煙,一斤水果糖,負(fù)責(zé)人高聲地念道:某某人賞煙兩包,水果糖一斤!大家于是齊聲吶喊:“好呀!”這一家就算結(jié)束了。
秧歌在村子里一般會送兩天,這兩天也是熟練的過程。兩天過后,帖子就送到村外了。鄰近的幾個村子都要去,你不去別人也會來。到了外村,秧歌隊(duì)就不能馬虎了,扭得很認(rèn)真,唱得也很專業(yè),因?yàn)檫@代表著一個村子的榮譽(yù),馬虎不得的。走出村子的秧歌隊(duì)是要經(jīng)過嚴(yán)格挑選的,那些動作死板、表情僵硬的人會被刷下來,雖有些不甘,眼睛會濕潤,但畢竟是參與過了,和那些沒有上場的人相比,又多了一些自豪感。
村里頭,石頭和拴狗都是扭秧歌的好手,他倆是秧歌頭。石頭身材魁梧,手臂修長,扭動紅綢忽忽獵獵,動作大大方方,排排場場;拴狗身材苗條,皮膚兒白,腰身子軟,男扮女裝,排在最前頭。這個秧歌頭很關(guān)鍵,像龍頭一樣,后面的隊(duì)伍都在跟著你舞動。秧歌頭舞得歡實(shí),活泛,整個秧歌隊(duì)就生龍活虎,像一條舞動的龍,整齊劃一;秧歌頭死氣沉沉,整個秧歌隊(duì)都沒有生氣。母親說: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就是這個道理兒。
秧歌隊(duì)到了外村,大家主要觀察的是隊(duì)伍前面的幾個人,他們是這只秧歌的靈魂。一些女孩在里面尋找自己的白馬王子,男孩則尋找漂亮的姑娘,盯住了就不會輕易放棄,挨門挨戶地跟,直到弄清她的底細(xì)。如果尚未婚配,則擇日請人上門說媒。女孩看上了男孩也一樣,她會央求自己的母親給自己說媒。這種成功的幾率是很高的,很多人都是秧歌隊(duì)牽紅線,最后走到一搭的。
槐花家在北塬的西頭,我們在南頭,兩個村相距十多里地哩。要不是每年扭秧歌,我們是不會認(rèn)識她的?;被ㄊ浅隽嗣目?,秧歌又扭得好,大人娃娃都喜歡看,特別是二不愣子的小伙,更是村村跟著看,總看不夠。每年的正月,各村的秧歌隊(duì)都會走街串巷。遠(yuǎn)遠(yuǎn)的,鑼鼓家具就響了起來,孩子們一聲喊,趕在秧歌隊(duì)進(jìn)村前,就把他們包圍了。那時候我們還小,只知道看熱鬧,不知道大人們的許多門道。就聽見女人們貼著臉說話,說那女子的腰像蛇,快要閃斷了;——呀,打傘的小子是誰家的啊?齊整的!年時(去年)還是個碎娃兒呢!碎娃兒不碎了,都跟你掌柜的(丈夫)一般高了。女人們就笑,咯咯咯的,渾身亂顫,把槐樹上的麻雀都嚇跑了。
石頭就是在公社秧歌匯演的時候發(fā)現(xiàn)槐花的,一旦槐花的影子落在他心里,就再也抹不掉了。
“看,槐花!”
人群中不知誰喊了一聲,好像是個小伙兒。
“槐花今年咋換了裝扮?不中不中!還是紅襖綠褲好看些!”
“你懂個屁!我覺得好著呢?!?/p>
“就是。她穿啥都好看哩?!?/p>
槐花似乎聽見了,又似乎沒聽見,把手里的綢緞舞得像風(fēng)中的旗。
“喲,這熊女子,越繚花咧。你不說,我都認(rèn)不得咧!”女人們的目光齊刷刷被斬?cái)嗔?,圍著她品頭論足。
“看上咧么?石頭!看上讓你媽央媒婆說去?!?/p>
“嘿嘿嘿?!笔^一臉憨憨地笑。
“就是哩么!石頭??瓷铣迷鐑?。說不定媒婆把槐花家的門檻都踩爛咧?!?/p>
“咱看上人家,人家可看不上咱么。”石頭有些尷尬,臉憋得像雞冠子一樣紅。
“拴狗,讓你媽給你說去?!迸艘娝┕纺坎晦D(zhuǎn)睛地盯著槐花,就轉(zhuǎn)移了目標(biāo)。
“你知道啥么!聽說這女子能得很,眼氣高著哩?!?/p>
“聽說槐花媽要給槐花找外頭有干事(工作)的人哩?!?/p>
“真的嗎?”
“可不是?!?/p>
小伙子們一時都沒了話,像燃放過的鞭炮,齊整整地蔫了。
二
其實(shí),不光是石頭發(fā)現(xiàn)了槐花,槐花也注意上了石頭。
一陣震天的鑼鼓由遠(yuǎn)及近,槐花和一群女伴站在路邊的地塄上,生怕錯過了最好的時機(jī)。秧歌臨近村子的時候開始扭了起來。夕陽下,一抹紅霞涂在每個人的臉上,透出一股別樣的風(fēng)采。秧歌攜著一股風(fēng)扭了過來,領(lǐng)頭的是石頭,只見他頭裹白毛巾,臉撲紅脂粉,腳踏白球鞋,手拿紅綢子,在秧歌隊(duì)里格外醒目。石頭身材比較修長,所以扭起來身似楊柳,舞姿翩翩,看得人眼花繚亂。秧歌很快就從跟前走過,女伴們嘻嘻哈哈都跑了,只有槐花還癡愣愣地站在那里,腦子里全是剛才的身影兒。
村里的女人都說槐花被石頭迷住了。那天晚上,槐花跟著秧歌隊(duì)挨家挨戶走,每到一戶,她都站在最前面,眼睛盯著石頭看,可惜石頭一直沒顧上看她。為了彌補(bǔ)這樣的遺憾,槐花在秧歌送到她家的時候特意倒了一杯茶給石頭送過去。石頭口干舌燥,正想喝水呢,不想槐花就送來了。石頭端起水咕咚咕咚就灌了下去,把衣服都弄濕了?;被ㄅ芑匚葑?,拿了塊毛巾準(zhǔn)備給石頭擦,石頭卻不見了影。
那一夜,槐花的心像擂鼓似的,撲通撲通敲了一夜。睡夢中全是石頭的身影,他一會向上舞動,揚(yáng)臉微笑;一會前后擺綢,左顧右盼。秧歌隊(duì)在他的帶領(lǐng)下變換著隊(duì)形,鼓點(diǎn)和著腳步,敲在了她的心上。
秧歌離去后,槐花心神不定,坐臥不安,腦子里閃現(xiàn)的都是那些熱鬧的場面。母親喊她吃飯,幾聲都不應(yīng);嫂嫂要她一起出去,她無精打采,鼓不起精神。槐花不知道自己這是怎么了?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一見鐘情?那個扭秧歌的人就是她夢寐以求的白馬王子嗎?她不敢肯定,也難以置信。
這樣的好日子持續(xù)了幾天,槐花感覺自己每天都在云里霧里待著,幸福得不得了。她多么希望這秧歌一直演下去啊,這樣她就可以一直觀看,每天都能見到石頭了。
然而,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正月十五過后,秧歌就散場了,年也過完了。勤快的人開始收拾農(nóng)具,準(zhǔn)備干活了。
槐花到我們村扭秧歌的時候已經(jīng)悄悄地打問了石頭的身份,知道他沒有訂婚,就讓母親央媒人上門打探。媒人上門后見石頭一表人才,沒得說,就夸這是一門好親事。槐花的母親心動了,隨同媒人第二次上門,一看石頭家破破爛爛就皺起了眉頭,沒心思吃飯轉(zhuǎn)身就走了?;被▼尰氐郊依锇衙狡懦袅R一頓,說石頭家那么爛的地方,我女兒去了往哪住?媒婆說光景是不行,但娃是好娃兒,要不早就成家了,輪不上你的?;被▼尅啊蕖钡赝倭艘豢?,說人長得再好不能頂飯吃,我可不想讓我娃往火坑里跳!槐花不依,被母親一頓奚落,哭哭啼啼弄了幾天情緒,這件事就掛起來了。
我們只曉得石頭喜歡槐花,槐花也喜歡石頭,可是這件事就是弄不成。誰知道呢?
后來,槐花還是嫁到了我們村,嫁給了在外頭有干事的萬紅。
要說萬紅也不算是地道的外頭人。那年修公路,公社從各村抽調(diào)勞力。修公路是苦力活,開山炸石,還很危險。村里沒人愿意去。萬紅打問了一圈,聽說以后能轉(zhuǎn)正,就報了名。萬紅媽哭哭啼啼不愿意讓萬紅去。萬紅說我去先看看,不行就回來咧。萬紅媽抹著眼淚說:我娃不要硬撐,拿不動就放下啊。在萬紅的鼓動下,村里還有幾個年輕人也去了,結(jié)果一年不到陸續(xù)都回來了,說那就不是人下的苦。
可是,萬紅沒有回來。
幾年后,公路修成了,萬紅被安排在農(nóng)機(jī)站工作,村里一同去的小伙子便都有些蔫,出來灰溜溜的,見了人就躲。女人們就笑話他們沒苦,熊孬蛋。
萬紅結(jié)婚的那天請了全條村的人,事過得很排場。娶新用的吉普車,農(nóng)村人都沒坐過,稀罕得不行。女人們交頭接耳,都說槐花有福氣呢。我們這些孩子像遇到過年似的,圍著車子又喊又跳,像一群麻雀兒。新娘子拜堂的時候,大家發(fā)現(xiàn)槐花的臉有些腫,眼睛紅紅的,都說是上轎時哭的。
新人拜完堂,酒席就開始了。男人們臉喝得通紅,眼睛盯著桌子上的酒不放,猜拳聲震得人耳朵疼;婆姨們大呼小叫,空氣中流動著一股麻麻的味道。
坐完席就不早了,大家一哄而散,留下一些年輕人耍房。石頭喝多了,吐得一塌糊涂,身子軟成了一攤泥,被拴狗攙扶著回去了,耍房的時候也沒回來。村子里,他們?nèi)齻€是一塊耍大的,好得要死。修公路的時候,仨人都去了,可是只有萬紅堅(jiān)持到了最后,人家就走到了好處。拴狗和石頭千悔萬悔,也沒法子。我們發(fā)現(xiàn),萬紅工作后便很少與他倆來往了。
石頭和拴狗去他單位,萬紅愛理不理;去縣城趕集,看見了也裝著沒看見。兩個人臉上掛不住,嘴上卻還要硬笑,笑得眼淚都下來了。
三
村子里有一棵老槐樹,極高極高,極老極老。沒有人知道這棵古槐的年齡,幾個粗大的枝丫似乎已經(jīng)枯死,第二年卻又能冒出嫩綠的幼芽,一簇簇地?fù)u曳,和樹干形成鮮明對比。老槐樹的中間已經(jīng)空透,里面能藏下七八個孩子。從樹心往上看,可見茂密的樹葉和刺眼的陽光。喜鵲在上面編了好多窩,引誘著我們上去掏蛋;成百上千只麻雀把這里當(dāng)成了家,唧唧喳喳地叫著,呼啦啦飛走了,呼啦啦又回來了。樹上是它們的世界,很熱鬧。老槐樹很粗,七八個小孩合抱不??;樹冠很大,似乎覆蓋了半個村子。
老槐樹下是社員們學(xué)習(xí)毛主席語錄的好地方。幾百名村民聚集在樹下,聽隊(duì)長傳達(dá)最新指示。大家群情激蕩,喊聲震天,樹上的小鳥撲棱棱飛走了,撲棱棱又回來了。早晨天還沒亮,洪亮的鐘聲便會從老槐樹下傳來,大家披衣戴帽,趿鞋摯鋤往樹下跑,生怕上工遲到了。
槐花男人不在家,兩個孩子纏著她,老是一路小跑地邊系扣子邊梳頭發(fā),成為隊(duì)長訓(xùn)斥的對象。結(jié)婚幾年了,她依然好看。細(xì)細(xì)的脖頸上一頭微微泛黃的長發(fā),臉蛋白得像點(diǎn)了絳的白蒸饃,散發(fā)出一股不同尋常的味道。隊(duì)長是個五大三粗的男人,平日里喜歡訓(xùn)人,批評的重點(diǎn)是女人,特別是年輕貌美的媳婦兒,更是他重點(diǎn)批評的對象?;被ㄈ碎L得鮮艷,衣著也很特別,身體凹凸有致,腰肢一扭一扭的,像劇團(tuán)里的演員。她走起路來胸部晃來晃去,讓男人心跳臉紅。天陰下雨的時候,人們不上工,便可以聽見從她家里飄出來的歌聲:“我站在圪梁上哥哥你在溝,看中了妹妹你就擺一擺手……”
我們還小,不知道事情的曲直。往往槐花在前面走,我們便在后面喊:“村里有個小妖精,一天到晚想男人;想著男人睡不著,躺在床上亂呻吟……”槐花的臉變得通紅,低低地罵著“絕死鬼”的話,就加快了步伐,扭著細(xì)腰,逃也似的匆匆離開。我們轟然而笑,笑得淚珠在眼眶里打顫。晚上一幫小孩在槐樹下做迷藏,直玩到昏天黑地,被大人拽著弄回去。月亮上來了,斑駁的陰影就落了下來,窸窸窣窣,弄出一些神秘。不知是誰倡的頭,我們便心照不宣地往槐花家走。四周靜極了,大一點(diǎn)的孩子于是就學(xué)狼叫,“——嗚嗚嗚”,聽得人毛骨悚然,于是就聽見孩子壓抑的哭聲,接著像被什么東西堵上了。想來槐花也嚇破了膽。聽大人說她小時候跟幾個孩子圍在一起玩,狼突然把中間最小的一個叼走了, 后來她一聽見人說狼就尿褲子。月亮越爬越高,我們心滿意足地回去了,夢中還在嘻嘻地笑。
我家就住在老槐樹下。每年夏天,老槐樹像撐開一把巨傘蓋住半個庭院,彎彎的槐樹蟲一扭一扭地在細(xì)細(xì)的絲線上舞蹈,猛不丁落在脖頸上,冰涼。鄰里的幾個媳婦坐在樹下,圍著槐蔭說長道短。斑駁的陽光擠過葉隙落在一張張生動的臉上,她們一會竊竊私語,一會哈哈大笑?;被ㄓ肋h(yuǎn)是她們談?wù)摰脑掝}。她的男人回來了,她們會叨叨私議,說晚上有人聽見槐花的啜泣聲,一定是男人打她了;如果有一段時間沒看見他回來,她們便懷疑萬紅一定在外面有了相好,不要槐花了?;被ǖ钠牌藕軈柡Γ缒陠史?,一個人把兒子拉扯大。兒子做工后被留了下來,成為村里第一個吃公家飯的人。婆婆很驕傲,整天一副青青的寡面孔,槐花從來不敢正眼看她。萬紅很少回來,回來也不多待,親親孩子,看看老娘就走,甚至不過夜,這就給村里的婦人們無限遐想的空間。眼見得槐樹綠了又黃,黃了又綠,槐花男人回來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他是什么模樣,我甚至記不起來了。秋天的時候,老槐樹伸展開無數(shù)只手臂,密密麻麻的葉片間,開滿簇簇槐花,黃中泛白,郁郁香香地彌漫庭院。一幫伙伴立于樹下,站成排,然后聽一聲喊,大家爭先恐后地往上爬。我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爬到最高處,然后俯瞰整個村落,看家家炊煙繚繞,玉米金黃一片。槐子是一種中藥,我們于是大把大把地折了下來,晾于院中,待晾干后拿到醫(yī)藥公司,總能湊夠下半學(xué)期的學(xué)費(fèi)?;被ㄟ€沒熟的時候有的孩子就上去摘了,被隊(duì)長一頓臭罵,連滾帶爬地從樹上下來了。
樹下有口井,深不見底,有時僅能在上面看見一小塊鏡片似的東西在晃。井索有100多米長,盤在那里像盤大蟒蛇,滑溜溜地冒著熱氣。每天天還沒亮,小鳥便開始唱歌,鬧哄哄得能把老槐樹抬起來。天放亮后井臺上就熱鬧起來。男人們排著隊(duì)絞水,木桶撞在井壁上發(fā)出沉悶的聲音。這是一天最輕松的時刻,大家肆無忌憚地開著玩笑,說著小孩聽不懂的渾話。槐花站在那里,臉上紅一陣白一陣,想走又不能走。大家便嘻嘻哈哈地給她添滿了水,看她扭著細(xì)腰一閃一閃地晃。在我們那里,大人都喜歡和小孩開玩笑。特別是十歲以下的男孩,許多都穿著開襠褲,便要摸“雀娃”。孩子們嘻嘻哈哈地東跑西竄,最后還是讓他摸了。
有一次,我跑到井沿上,石頭要摸“雀娃”,我不讓,說怎么不讓人摸你的“雀娃”?石頭看了一眼身后的槐花,臉漲得紫紅,半天沒說出話來。
槐花說:“憨娃子,你咋跟大叔說話哩?大人跟你開玩笑——你一滿憨著哩!”
四
太陽熱辣辣地照著,樹下涼快極了,成了孩子的樂園。躲在樹洞里捉迷藏已經(jīng)不再稀奇,順著樹洞爬上去看書,才是一件最愜意的事兒。
我常常在上面忘記了吃飯,從艷陽高照看到月明星稀。夜風(fēng)軟軟地吹著,像流動的液體;槐蟲不經(jīng)意地落在脖子上,涼涼地蠕動著;知了聲聲,小鳥悄悄地躲在樹蔭里休息,四周靜極了。有時,歌聲慢慢就飄了過來,凄婉而哀楚:
正月格里正月正,正月十五掛紅燈,紅燈掛在哎大來門外,單等我五哥他上工來。
六月里二十三,五哥放羊在草灘,身披蓑衣他手里拿著傘,懷來中又抱著放羊的鏟。
九月格里秋風(fēng)涼,五哥放羊沒衣裳,小妹妹我有件哎小來襖襖,改來一改領(lǐng)口,你里邊兒穿上……
遠(yuǎn)遠(yuǎn)的,玉米地里忽然一陣亂動。
細(xì)看時,一個男人正對女人動手。女人很不情愿,卻又無可奈何的樣子,抵擋一陣就倒下了,消失在稠密的青紗帳里。我們很吃驚,以為有人在偷生產(chǎn)隊(duì)的玉米,于是溜下槐樹,直奔玉米地。走到跟前的時候大家都傻眼了:原來是槐花嬸和石頭叔“打架”,兩個人滾在地上難解難分,槐花發(fā)出好像很痛苦的呻吟……孩子們趕快往家里跑,告訴父親自己看見的情景,被父親重重地打了一巴掌。孩子邊抹眼淚邊嘰里咕嚕地哽咽,為槐花憤憤不平。
我后來聽村里人說,萬紅找了幾個人,把石頭美美揍了一頓,揍得石頭一個多月不能下炕。石頭傷好了去深圳打工,好幾年沒回來。萬紅回來得也越來越少,村里的女人趕集,說在縣城看見萬紅挎著個女人,比槐花還漂亮呢。后來,萬紅索性接走了母親,再也不回來了。聽說他在外面成家了,不要槐花了。
我們常??匆娀被▼鹪诶匣睒湎驴奁?,哭得人心尖尖兒顫。晚上的時候還能聽見她的歌聲,酸溜溜的,讓人難受:
聽見哥哥唱著來,
熱身子撲在那冷窗臺。
拿起一根針來想紉一根線,
淚珠珠遮住院就看不見。
清雙扇扇門單扇扇開,
叫一聲哥快回來。
麥?zhǔn)盏臅r候,雷電交加,老槐樹被電劈折了大枝丫,白晃晃的耀眼。上工的鐵鐘也掉了下來,滾到旁邊的溝渠里了,從此再也聽不到當(dāng)當(dāng)?shù)溺娐暳?。樹洞在那次電火中又燒了一次,黑糊糊的,剩下薄薄的一層,卻照樣枝繁葉茂,槐花紛飛。
這年的冬天,斜陽透過樹杈灑了下來,懶洋洋的,沒有一點(diǎn)溫度。起早拾糞的拐子爺突然在巷道中大喊起來,驚醒了熟睡的人們——槐花的尸體在槐樹上蕩來蕩去,好像早已僵硬。婦人們尖叫一聲跑了回去,從此晚上不敢從這兒路過。
有人說,夜里看見槐花站在老槐樹下唱《五哥放羊》,一襲的白衣白褲。
五
多少年后,我又回到了故鄉(xiāng),偌大的院子,沒了老槐樹濃濃的蔭涼,顯得一下子空曠起來。
晚上,一個人站在門口納涼,隱隱地聽見那歌聲飄了過來,很遙遠(yuǎn),很遙遠(yuǎn),虛無縹緲,卻又實(shí)實(shí)在在。古老的槐樹仿佛就在眼前晃動……槐樹下,鑼鼓陣陣,槐花扭著碎步,石頭撐著花傘,綢帶活潑而歡實(shí),一樹小鳥撲棱棱地飛起來了,頃刻便無影無蹤……
夜涼了,薄薄的霧氣弄濕了我的脖頸,一如當(dāng)年那蔥綠的槐蟲在心里蠕動。月亮孤凄地掛在天上,冷冷清清,很消瘦,很單薄。四周一片朦朧。踩著月光,我回到了家里。輕輕地開門,月光跟著我也走了進(jìn)來,地上一片灰白。
母親說,前年槐花的兒子回來給他媽遷墳,在村里過了一場大事,請了全條村人吃飯。兒子在老槐樹曾經(jīng)生長的地方磕了三個響頭,然后找到當(dāng)年伐倒的老槐樹,鋸了一節(jié)枝丫帶回去了,從此沒再回來。石頭也老了,聽說他在外面打工賺了不少錢,回到家的時候槐花卻歿了。石頭喜歡喝酒,喝多了就在槐花的墳上哭,哭得惜惜惶惶,幾個婆姨都拽不回去。
唉,不說他了,說了人心里就難受。
責(zé)任編輯:蔣建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