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俠
學習一門語言,目的是為了應(yīng)用,能聽會講可以與人溝通。但在中學英語教學評價中,側(cè)重于筆試,這就使得許多學生,筆端流暢,嘴巴難張。他們能在英語考試中得高分,在現(xiàn)實英語環(huán)境里卻聽不懂也講不了。為了改變這種個現(xiàn)狀,教師在提高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時候要注意方式與方法,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運用有效的聽力訓練策略,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
一、抓緊英語基礎(chǔ)訓練,掌握詞匯與語法知識
學習語言,最難的就是詞匯積累與語法變化。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如果沒有一定的詞匯量,根本不能聽懂幾個句子。雖然初中英語聽力作為入門階段的訓練,內(nèi)容都比較簡單,多短句與容易的詞匯,但仍然會出現(xiàn)整個片段的描述與簡單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要講清楚一件事情,必須應(yīng)用到一定量的詞匯。因此要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首先,教師可以通過熟讀、聽寫、默寫等手段,讓學生慢慢積累并擴大詞庫,這樣可以增加學生反應(yīng)速度,減少出現(xiàn)生詞卡殼現(xiàn)象。其次,英語作為一門西方國家的代表性語言,有著與我們漢語言不同的語法語句結(jié)構(gòu)。倒裝句、否定句、疑問句的句式變化、動詞的時態(tài)變式、形容詞的比較級變形都要清楚,如果基本語法都不熟悉,那么在聽對話與語段時,就不容易捕捉到正確的語意,造成聽力信息提取障礙。因此,英語教師在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時要注意打好基礎(chǔ),增加學生的詞匯量與掌握基本的語法知識。
二、介紹英語社會環(huán)境,了解不同社會文化
英語的魅力就在于它為我們打開了認識異域文化的大門,通過英語學習,學生能了解英語國家的民風民俗、日常起居、餐飲文化、工作生活、人際交往等等內(nèi)容,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在英語學習中更要注意東西方文化的巨大差異,如果運用漢語思維習慣生搬硬套,就會在英語使用過程中鬧出笑話,嚴重的甚至導致交往誤會與矛盾。例如,把“How are you”理解成“怎么是你”;“How old are you”理解成“怎么老是你”。學生會得出與原意完全不符的錯誤信息,造成溝通不暢。聽力練習中會接觸到更多的口語與俚語,英語在演變過程中出現(xiàn)了很多約定俗成的固定搭配,因此學英語不能死記單詞與語法,還應(yīng)該學習語言的文化環(huán)境,開闊視野,多接觸原汁原味的真實語境,才能更好地接受和表達出真實的語意,減少交流溝通誤會發(fā)生。
三、創(chuàng)設(shè)多樣語言環(huán)境,逐步提高聽說能力
一部分學困生看到英語就頭痛,家長對英語學習也是如臨大敵。其實是因為在日常英語教學中很難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學生不是在應(yīng)用中學習。英語運用只限于課堂,這就使得真正學英語、用英語的時間非常有限,學到的知識總是遺忘,難以鞏固。要提高初中生的英語聽力水平,必須讓他們有機會接觸到更多的英語,在日常生活中加強運用,只有不斷地聽說讀寫,才能熟練掌握一門語言。例如,在閑暇時光,組織學生觀看奧斯卡金獎影片《雨人》、《阿甘正傳》等。這些影片語言簡單,語速緩慢,內(nèi)容健康向上,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是很好的訓練聽力的輔助教材;在早讀時間段,可以穿插收聽一些著名的英語演講,如林肯的就職演講、奧巴馬的開學演講,這些演講盡量使用了簡單的單詞與平緩的語速;演講者有嫻熟的演講技巧,對語音語調(diào)運用的非常的熟練。通過收聽演講,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增強英語學習信心。我們還可以組織同學們在英語的學習中,把學生日常生活中能用英語表達的,盡量運用英語。例如提問題、討論讀書、請假、作業(yè)、吃飯就餐、運動、回家等,英語教師事先與同學們一起編好一段段場景對話,讓學生熟讀套用,還可以每周一個主題,運用多種方式加強口語與聽力訓練。只要學生能張開嘴巴說,就能豎起耳朵聽,學生的聽力水平就可以得到提高。
四、加強有針對性的聽力訓練,總結(jié)并提高答題技巧
聽力是一種實用技術(shù),要檢測同學的聽力水平只有通過聽力考試作為最主要的評價手段。為此,初中英語新教材里就附有聽力教材與聽力練習資料。在英語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聽力語音資料,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讓學生多做練習,熟悉題型與語境。聽力練習是有技巧的,教師要教會學生抓聽關(guān)鍵,簡單說就是抓中心句,中心句一般是段落的第一句話,或者最后一句話。最后教會學生在聽材料之前快速瀏覽題目及選項,分析和對比選項的不同點,做到心中有數(shù),捕捉一切可以從題目及選項。
教師在聽力訓練的時候,不能只局限于課堂聽力練習,畢竟課堂時間是非常有限的,只有指導學生學習方法,采取多元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接觸英語,多聽、多讀、多講、多寫,注重點滴的積累,才能熟練并準確地運用英語進行溝通與交際。
(作者單位:江蘇徐州市賈汪區(qū)新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