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蓮
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說過:“閱讀教學中寫的訓練,不應游離于課文之外,要使它成為閱讀教學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倍昙墝W生處在寫話練習階段,我有意識挖掘文本中可以練筆的素材,指導學生寫好課內(nèi)小練筆,既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也使閱讀教學得到進一步深化。我做了以下幾點嘗試訓練。
一、仿,即依托教材,進行仿寫
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講,剛剛接觸寫作,仿寫是一條捷徑。教材為學生提供了很多可供仿寫的資源。因此,我有意識充分利用它,挖掘它仿寫的價值。
例如:在教學二年級上冊《秋天的圖畫》的時候引導學生用“ ”畫出寫秋天山野是美麗的圖畫的句子,用“===”畫出秋天變得美麗的原因的句子,用“~~”畫出你最喜歡的句子,反復讀幾遍,并說說為什么喜歡?同時指導學生讀出對秋天景色的喜愛和贊美之情。在對文本有了一定的認識之后,再讓學生說說秋天還會來到哪里,有哪些美麗的景色,景色有怎樣的特點。通過討論,學生各抒己見,豐富了對秋天美景的認識,緊接著讓學生模仿文中的句式進行寫話練習“秋天來啦,秋天來啦???搖?搖 ?搖?搖?搖”于是學生寫出了這樣的片段:“秋天來啦,秋天來啦!果園就是美麗的圖畫。橘子掛起黃黃的燈籠,柿子露出紅紅的臉頰,葡萄串起紫色的珠海,香梨散發(fā)香甜的味道?!薄扒锾靵砝玻锾靵砝?!樹林就是美麗的圖畫。楓樹換上火紅的衣裳,棉樹飄起白色的云朵,銀杏樹舉起金黃的扇子?!薄?/p>
兒童是天生的詩人,童言是最美的詩句。例如二年級上冊《識字7》的拍手歌,為小朋友描繪了大自然中小動物們自由生活的情景,課文內(nèi)容生動活潑,富于情趣,節(jié)奏感強,也為仿寫提供了契機。結合課后習題,先讓學生說說生活中要從哪些方面去講究衛(wèi)生,小組合作編成拍手歌,并進行交流,于是一首首充滿童趣的“講衛(wèi)生”拍手歌出爐了:“你拍一,我拍一,講究衛(wèi)生要牢記。你拍二,我拍二,早晚刷牙笑得樂。你拍三,我拍三,不要隨地亂吐痰。你拍四,我拍四,勤剪指甲別忘記……”
二、變,即知識遷移,變換表達
變是靈活運用已積累的詞語、句式、段落,有效地進行知識遷移,變換表達,這樣,孩子們不會感到無話可寫,童真童趣就如涓涓細流躍然紙上。
例如,在教學完二年級上冊第一組課文后,我精心挑選了文中的一些詞語“美麗的圖畫、景色秀麗、尤其、奇形怪狀、花花綠綠”等,結合“語文園地一”的口語交際《秋游》,讓同學們利用學過的詞語、句式,描寫秋天的美。在交流時我看到了這樣的文章:“秋天到了,山野是一幅美麗的圖畫,到處花花綠綠,可愛極了。我們幾個孩子去秋游。我們來到了山腳下的果園里,果園里景色秀麗,看見幾個小朋友在高高興興地摘果子。蘋果姑娘露出了紅紅的臉頰,梨弟弟穿上了黃澄澄的外衣,可精神了!我們來到稻田里,稻谷哥哥樂得笑彎了腰,在微風中翻起金色的波浪,好像在對我們頻頻點頭;我們來到草地上,你看,小草們換上黃色的裙子,在風中快樂地舞蹈;我們來到池塘邊,小魚兒快樂地躍出水面,好像在和我們打招呼:‘秋天到了,秋天到了,秋天真好!”
再如,二年級下冊第六課《雷鋒叔叔,你在哪里》一文中,有許多優(yōu)美的詞組:彎彎的小路、長長的小溪、蒙蒙的細雨、溫暖的春風、晶瑩的露珠。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運用這些好詞寫一個片段,結果很多學生很快就完成了課內(nèi)練筆,用優(yōu)美的筆觸寫出了他們的觀察所得:“清晨,我沿著彎彎的小路去上學。春天到了,溫暖的春風輕輕地吹拂著,幾陣蒙蒙的細雨過后,長長的小溪解凍了,叮叮咚咚地向前跑,正在唱著歡樂的歌呢!小溪邊的小草兒都鉆出了地面,看著這美麗的世界。在溫暖的陽光中,晶瑩的露珠閃爍著七彩的光芒……”
可以說“隨文練筆”的切入點皆在于文本中,如果我們能潛心會文,識于慧眼,找準落點,那就能為學生搭建妙筆生花的平臺。
三、創(chuàng),即閱讀積累,自由初創(chuàng)
創(chuàng)寫,是在仿寫與變寫的基礎上的升華,創(chuàng)就是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做過的,想到的內(nèi)容或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表達出來。真正達到“我口述我心,我手寫我口”,促進低年級學生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的轉(zhuǎn)化。這一階段必須和閱讀、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生活實踐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先說后寫,怎么說就怎么寫,也可以從寫到說,寫后再交流,教師相機指導學生把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
例如:教學完二年級下冊第三組課文后,圍繞家鄉(xiāng)的美麗可愛,讓學生進行口語交際。我們班的學生95%是外來生,學生來自不同的地區(qū),課堂上我讓學生夸夸自己家鄉(xiāng)美景,談談家鄉(xiāng)豐富的物產(chǎn),講講家鄉(xiāng)的變化。通過交流既擴寬了學生的知識面,也在說的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如何按一定的順序說,怎樣把自己想說的意思表達清楚,然后讓學生就其中的一小點當場進行寫話。很快,學生的片段就完成了,有一個學生這樣寫:“我的家鄉(xiāng)在甘肅,那里盛產(chǎn)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份有梨、桃、西瓜、沙果,到九、十月份,人們最喜愛的紅棗成熟了。我家房子的前后左右都是棗樹,一棵一棵的可多了。六、七月份的時候滿樹都是綠色。綠綠的小棗有拇指大小,在綠葉的襯托下生機勃勃。到了十月份,遠遠的,棗樹上已是星星點點的紅,非常好看。瞧,紅棗好像一顆顆珍珠,美極了。要是這時你到我的家鄉(xiāng)去,熱情好客的老鄉(xiāng),準會摘下最甜的紅棗讓你吃個夠?!笨?,孩子們在學著運用《葡萄溝》的句式寫法呢!
仿寫小練筆的隨機進行,增加了筆練的機會,從而也極大提高了語言文字訓練的強度;而且,這種練筆始終緊扣在理解領悟課文的內(nèi)容、思想、情感這根線上,保證了教學主線的統(tǒng)一性、教學過程的流暢性、情感氛圍的和諧性,體現(xiàn)語言教學工具性和情感性的高度統(tǒng)一。
(作者單位:廈門市同安區(qū)西柯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