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戲劇單元的教學,通過開展戲劇文學閱讀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戲劇素養(yǎng)和審美經(jīng)驗,提高學生欣賞優(yōu)秀戲劇的能力,為愛好戲劇的學生發(fā)展個性提供平臺,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進而創(chuàng)作出戲劇新作品,“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fā)展奠定基礎”(引自《語文課程目標》)。然而,現(xiàn)在戲劇文學教學卻沒有受到教師們的足夠重視,戲劇文學特有的審美價值和人文作用基本上沒有被發(fā)掘。筆者認為,很有必要重新審視高中戲劇文學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檢討戲劇正常的教學內(nèi)容。
一
新課改實施多年,稍作調(diào)查就會發(fā)現(xiàn),高中教師普遍冷對戲劇單元:教師隨意減少教學課時,或按喜好挑一兩篇課文、教一點文學常識,有的甚至根本不教、由學生課外去閱讀。也有部分教師在認真開展戲劇文學閱讀教學,但其教學形式及教學內(nèi)容卻存在不少問題。
一是戲劇文學閱讀教學存在模式化傾向。教師沒有分清文藝復興時期的戲劇與現(xiàn)代戲劇的不同,沒有搞清戲劇文學閱讀教學與戲曲文學閱讀教學的區(qū)別,而是不論作品是古典戲劇還是現(xiàn)代戲劇,是話劇還是戲曲,把不同形式的戲劇千篇一律地當成話劇教,漠視戲劇類型與個性差異。
二是戲劇文學閱讀教學存在同質(zhì)化傾向。教師沒有把戲劇當戲劇教,他們把戲劇當成一般的敘事文學教,把它當作小說的姊妹形式教,按照小說閱讀教學的方式方法去確定戲劇文學閱讀教學的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重難點,從作品的環(huán)境、情節(jié)、人物等文學要素切入,去分析鑒賞戲劇。
三是戲劇文學閱讀教學存在教學內(nèi)容概念化傾向。教師非常依賴《教學參考書》,囿于《教學參考書》提供的觀點,對戲劇作品的思想主題、人物形象、戲劇手法等,進行貼標簽式的闡釋,毫無個人見解。講戲劇主題,《竇娥冤》就是揭示封建社會的黑暗和人民反抗的本質(zhì),《雷雨》就是揭露資產(chǎn)階級的虛偽、冷酷、殘暴的罪惡,《哈姆萊特》就是展示人文主義悲劇。這樣大而空的概括和灌輸,使得戲劇閱讀教學缺乏人文性、時代性,大大地損傷了戲劇文學的價值和魅力。
四是戲劇文學閱讀教學存在去閱讀化傾向。有的教師把戲劇文學閱讀教學等同于戲劇教學,戲劇文學閱讀教學游離戲劇文本,課堂連一點閱讀味都沒有?!罢Z文上到小說或戲劇單元,我們就組織學生搞活動,比如戲劇錄音、表演,改編小說表演,大家熱熱鬧鬧,玩得有滋有味,特別是有了攝像機,還可以錄制下來……雖然演出的水平未必十分高,但學生覺得有趣,老師也不用花很多時間去準備戲劇單元的課(講起來也沒趣,學生又不是讀不懂),真是雙方都很享受的事情”①。有的教師采用分角色表演等手段,或借助多媒體播放戲劇的衍生物(電影電視)的形式,就代替戲劇文學的閱讀鑒賞,這是對戲劇閱讀教學的極大誤解。
二
新課改專家王榮生先生說過:“文本的教學解讀,一定要依據(jù)體式,才能正確地解讀課文?!币簿褪钦f,“依據(jù)文本體式來解讀課文,來把握一篇課文的教學內(nèi)容,是閱讀教學的基本規(guī)則”。按照筆者的理解,戲劇文學閱讀教學,要依照戲劇體式,從戲劇的特征內(nèi)容出發(fā),確定教學內(nèi)容。簡言之,教師要把戲劇當戲劇教。高中戲劇文學閱讀教學一定要關注戲劇文學的文體特點,從文體特點出發(fā),選擇屬于戲劇文體特征的內(nèi)容作為教學內(nèi)容?!案鶕?jù)戲劇文體特點選擇合宜的教學內(nèi)容,是開展有效教學的一個基點”。②
筆者認為,高中戲劇文學閱讀教學,是教師對戲劇文本進行解讀的過程,是師生共同與文本對話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在初中學習戲劇的基礎上進一步走近戲劇的過程,也是學生積累戲劇素養(yǎng)、發(fā)展個性走進戲劇藝術的過程。因此,戲劇文學閱讀教學的內(nèi)容一定要突出戲劇的藝術特征,選擇能體現(xiàn)戲劇文體特點的內(nèi)容,如戲劇沖突、戲劇語言、舞臺說明等,作為戲劇文學閱讀教學的課堂教學內(nèi)容。沒有屬于戲劇文體特點的教學內(nèi)容,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課程效果。只有選擇能體現(xiàn)戲劇文體特點的內(nèi)容作為戲劇文學閱讀教學的課堂教學內(nèi)容,才能有效地引導學生開展戲劇文學閱讀教學,才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作表演戲劇的興趣與能力?!巴庑锌礋狒[,內(nèi)行看門道”,高中戲劇文學閱讀教學一定要把學生引入戲劇門道。學生的戲劇素養(yǎng)達到一定的程度,才有可能給戲劇發(fā)展正能量。
三
戲劇文學閱讀教學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是什么?筆者認為,除了教學生積累重要字詞知識及戲劇文化知識之外,還應該包含以下五個方面要素。
一是鑒賞矛盾沖突。19世紀末,法國戲劇理論家布倫退爾“意志沖突說”和美國戲劇理論家J·H·勞森“社會沖突說”都認為,矛盾沖突是戲劇藝術最基本的特征。英國戲劇理論家威廉·阿契爾在《劇作法》一書中寫道:“沖突乃是生活中最富于戲劇性的成份之一?!敝袊鴳騽±碚摷摇⒔逃翌欀僖汀毒巹±碚撆c技巧》認為:戲劇沖突是戲劇創(chuàng)作的基本特征,也是戲劇的生命所在。分析鑒賞戲劇尖銳、集中、緊張、復雜的矛盾沖突,厘清劇本矛盾沖突的本質(zhì)是戲劇文學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分析矛盾沖突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分清人物矛盾沖突,分清戲劇沖突的主次,分清沖突的本質(zhì),體會戲劇通過矛盾沖突反映社會生活、揭示生活本質(zhì)、突出人物形象、展示人物命運的作用,體會人物在尖銳、強烈的矛盾沖突的環(huán)境之中應付矛盾、解決矛盾的智慧,體會矛盾沖突中人物命運突轉帶來的審美愉悅,認識戲劇沖突的社會意義。
二是鑒賞人物語言。戲劇語言是構建劇本的基礎,主要包括人物語言和舞臺說明。人物語言也稱臺詞,包括對話、獨白、旁白等,戲曲中還有唱詞,這是人物心理活動與行為動作的外觀,由此展開戲劇沖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戲劇主題?!鞍盐諔騽≌Z言是戲劇閱讀教學的靈魂”(潘愛武語)③,戲劇閱讀教學的最重要任務就是品味人物語言,品味戲劇人物的個性化語言、動作性語言、哲理性語言,體會戲劇語言刻畫人物、表現(xiàn)人物個性、體現(xiàn)人物感情、表現(xiàn)人物思想、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傳達人生哲理的作用,達到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自己在交際場合中語言感受能力的目標。戲劇閱讀教學尤其重視指導學生品味含意豐富的潛臺詞。潛臺詞是戲劇第二個藝術特性,它不僅承載人物的思想觀點感情態(tài)度,而且體現(xiàn)作家的智慧,這是其他文學形式所不具備的,是戲劇語言文學的魅力所在。
三是鑒賞人物性格。瑞士心理學家榮格說過:“性格決定命運?!笔聦嵣?,戲劇人物性格的確決定了戲劇人物語言、人物之間的沖突及戲劇情節(jié)的發(fā)展。因此,教學要突出對人物性格特點的分析,把他(她)放入矛盾沖突中去考察,考察他(她)主要的、典型的言行,挖掘典型性格的文學意義,挖掘每一性格側面折射出的人性丑惡(光芒)。如教必修四中《雷雨》一課,就要重點鑒賞周樸園的性格,以周樸園幾十年的書房陳設細節(jié)、器皿物用為依據(jù),可以判斷周對魯侍萍有真感情;以周對魯侍萍的態(tài)度變化為依據(jù),可以判斷其性格虛偽,沒有人情。通過比較分析,使得學生認識到人性的復雜,認識到周樸園的性格是周家命運的總導演。戲劇文學閱讀鑒賞一定要重點探討人物的悲劇性格。由于悲劇性格導致悲劇主體不可避免地走向毀滅,從而很容易激起人們對自己的性格進行反思,這對中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來說有著不可低估的震撼力量,起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四是鑒賞舞臺說明。戲劇舞臺說明,是戲劇文學的一部分,它在塑造人物形象、表現(xiàn)人物性格中也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戲劇舞臺說明包括背景介紹、動作提示、神態(tài)說明、旁白、畫外音及其他敘述語言等,也應該是戲劇文學閱讀的重要教學內(nèi)容。如課本節(jié)選的《雷雨》中,課文開頭有一段舞臺說明,教學過程中必須鑒賞其作用。這一處舞臺說明交待故事發(fā)生的時間,渲染舞臺氣氛,這種氣氛同劇情緊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煩躁、郁悶不安的情緒,預示著一場雷雨即將到來,同時也感染影響了讀者,讓人產(chǎn)生一種壓抑感,把讀者帶入戲中。
五是藝術呈現(xiàn)內(nèi)容。認知主義學習理論的代表人物布魯納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動的、積極的知識的探究者,他倡導教師在教學中應關注學生知、能、情、意的自主建構,讓學生能主動去獲取多方面的知識。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代表人物卡爾·羅杰斯指出,學習不是指那種僅僅涉及事實累積的學習,而是指一種便于個體的行為、態(tài)度、個性及在未來選擇行動方針時發(fā)生重大變化的學習。羅杰斯說:“大多數(shù)意義學習是從做中學的。”筆者認為,通過編、導、演的形式,將戲劇手段融于語文教學,實現(xiàn)更高層次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也應該是戲劇文學閱讀教學的教學內(nèi)容之一?;厥?0世紀初,時代大潮中的南開戲劇社學生們自編自演課本劇,后來造就戲劇繁盛的歷史,啟示我們,讓學生藝術地呈現(xiàn)學習內(nèi)容,開展生本對話、生生對話,鞏固所掌握的戲劇學習內(nèi)容,是真正意義上在學戲劇。我們應該鼓勵組織學生參與戲劇實踐活動,藝術地呈現(xiàn)學習內(nèi)容,這是大師誕生前的耕耘。
一部戲劇史是人類的精神史、情感史、文明史。中國國家京劇院院長吳江先生說過:“一個民族可能有語言,但不一定有文字,有文字的時候,這個民族的文明提升了。有語言、有文字的民族,不一定有文學,尤其是不一定有戲劇。所以,戲劇的產(chǎn)生是一個民族走向高度成熟的標志。”④他還說過:“能不能欣賞戲?。ü诺渌囆g)也是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明的考量?!睉騽〖热怀蔀橐粋€民族走向高度成熟的標志,成為衡量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準,那么,如何利用有限的戲劇作品去有效地提高民族文明程度,是一個頗值深入探討的話題。但愿此文能拋磚引玉,以求方家指正,更好地指導必修(選修)課程的戲劇文學閱讀教學。
注釋:
①麥爾《教戲劇單元的一點雜感》。
②《張庚文錄》第一卷,第35頁。
③《語文學習》2013年第2期,第58頁。
④《教學月刊》2006年第8期。
⑤吳江《京劇是前人智慧的結晶
傳播著中國的文化》。
李金明,語文教師,現(xiàn)居湖北孝感。責任編校:舒 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