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亞莉
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單位,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教育者和領導者。一個班的學生能不能全面發(fā)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班主任的教育思想和工作方法。在教育實踐中,我深切地感受到:要抓好班級,除了要有良好的管理方法外,更重要的是班主任要有一顆真摯的“愛心”,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礎。
一、愛的動力作用
班級管理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愛學習,會學習,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得到全面發(fā)展,要完成這一任務,首要的問題是激發(fā)全班學生的學習熱情,而班主任的愛正是這種變化的“催化劑”。就像愛因斯坦說的“把學生的熱情激發(fā)起來,那么學校所規(guī)定的功課,就會被當作禮物來領受。”實踐中我們感到,在班級管理過程中,不怕學生成績差,就怕學生對學習冷漠,因為成績差點可找出原因及時改變。而對學習持冷漠態(tài)度,則說明學生沒有學習熱情和求知欲,也就沒有內(nèi)驅(qū)力。后一種狀態(tài)的形成,和老師缺乏對學生的愛有關(guān)。所以,我們感到學生只有體驗老師在愛他,才能從內(nèi)心激發(fā)起學習的欲望和動機,才能把師愛這外部動力與其內(nèi)部動力相結(jié)合,構(gòu)成一種合力,推動其不斷發(fā)奮努力,刻苦進取。
二、愛的感染作用
以情動情,就是常說的感染性。在班級管理中,給學生以愛,是促進師生間,學生間相互溝通,增進理解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一個新班來說,師生間,學生間彼此都很陌生,這是因為情感上存在著距離。但如果長期認識不一致,情感不相通這勢必要影響班級群體意識的形成和發(fā)揮。及時地用愛感染學生,師生間便會互相寬容,互相關(guān)心,互相尊重。這就會縮短情感上的距離,消除情感上的障礙。馬卡連柯說:“做教師的決不能夠沒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能做老師?!北砬榈倪^程,即是感染他人的過程。試想,教師面對他的學生冷若冰霜,師生間必定橫眉冷對,哪還有蓬勃向上的集體凝聚力。由于愛的感染作用,學生又會用學到的愛來報答老師,對待同學,良性刺激形成良性循環(huán),良好的班風很快會形成,群體意識必然得到增強。
三、愛的交流作用
愛是一種表情的信號,具有情感交流的功能。在班集體中,有時會遇到行為偏差的典型學生。他們常懷有疑慮,對老師及周圍同學的話不聽不信,有抵觸情緒,很難說服教育。我班王紅同學曾有過小偷小摸的現(xiàn)象,小學三年級就開始到附近的小店偷拿零食,在宿舍拿同伴的零花錢,平時作業(yè)經(jīng)常不交,上課紀律不好,學習自覺性很差,我作為班主任多次了解,才知她是單親,加之母親過分溺愛、遷就孩子的做法,我耐心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時又在這位學生身上尋找她的積極因素。王紅同學喜愛畫圖,上課時也常常在書本上畫小人,我就利用她畫圖這一愛好,鼓勵她為班級、學校出黑板報,逐步培養(yǎng)她愛集體,愛學習的好習慣,并且在全班及時表揚她,多次和他談心和她交友,在家長面前肯定她的成績。通過各種愛的交流,她徹底變了,臉上流露出自信的表情。
四、愛的暗示作用
暗示是指人或環(huán)境以含蓄,間接的方式向他人發(fā)出某種信息,以此來對他人的心理和行為產(chǎn)生影響。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都希望有一個得心應手的班委協(xié)助工作。實踐證明,通過愛的暗示作用,可以成功地培養(yǎng)出一支得力的班干部隊伍。老師平時對班委的工作既要充分信任、放手,又要過問、檢查。特殊的愛的暗示,產(chǎn)生了激勵的效應,班委工作認真負責真正成了班主任的“好幫手”。愛與期望,會使他們各方面都表現(xiàn)突出,有了較高的威信,學生對班委的工作也會更支持。
五、愛的補償作用
班主任每接手一個班,總會遇到種種由于家庭原因而造成的學生精神負擔重,學習受影響的情況。這類學生普遍自卑,無信心,隨意性大且受歧視。他們很少或根本就得不到家庭的愛。班級管理中如果班主任再忽視對他們關(guān)心體貼,不能用愛去補償那失去平衡的心理,只會使他們更加孤獨和自卑。對于這樣的學生,只要師生伸出溫暖的手,幫其排憂解難,減輕負擔,讓他們把在家中失去的那份愛,在班集體中得到補償。他們就會感到溫暖,恢復熱情,樹立信心,堅強意志,再生求知欲。
六、愛權(quán)威作用
常聽學生說:“我不怕任課老師,就怕班主任老師。”也有人說:“學生怕班主任,因為你有權(quán)力。”讓學生望而生畏的老師稱職嗎?我們認為,學生怕你,什么也不敢對你說,只能說明彼此之間存在著情感上的距離。通過交談,學生坦誠告訴我們,他們感到最大的慰藉莫過于老師對他們的熱愛。在班級管理中,我們要做到了真心誠意地,滿腔熱情地,無微不至地去愛我們的學生,學生就會敬佩我們。這時,你每一要求的提出,每一任務的布置,學生都會同心合力,心悅誠服地接受。你的話自然就有權(quán)威性了。愛學生是產(chǎn)生這種權(quán)威效用的前提條件。要樹立這種權(quán)威靠簡單粗暴的“教育手段”是不能奏效的。
教師的愛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核心。在充滿愛的集體里,大家沒有失落感、自卑感、孤獨感、壓抑感,學生的感受是興奮的,情緒是高昂的,注意力是集中的。因此,教師給予學生誠摯的愛,是管理好一個班的重要因素,是教育取得成功的法寶,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作者單位: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qū)照金鎮(zhèn)照金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