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愛東 黃慧
【摘要】網絡已經進入到中學生學習生活,在新的形勢下,如何創(chuàng)造學校德育工作的新形式、新方法和新途徑,德育工作應該如何抓住機遇,及時向互聯(lián)網轉型;如何迎接挑戰(zhàn),應對沖擊,這已成為每個德育工作者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網絡;德育
網絡已經進入到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新的形勢下,如何創(chuàng)造學校德育工作的新形式、新方法和新途徑,德育工作應該如何抓住機遇,及時向互聯(lián)網轉型;如何迎接挑戰(zhàn),應對沖擊,這已成為每個德育工作者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從教育的視角看,網絡確實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同時網絡為德育工作提供了豐富的資源,而且提供了無限的時間和空間。網絡極大地縮短了人們之間的時間距離和空間距離,也極大地擴大了德育工作時間和空間,人們可以更有效地實現(xiàn)資源共享。但是信息網絡在為德育工作提供機遇和條件的同時,又向德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和強力的沖擊。
一、互聯(lián)網給德育工作帶來的影響
1、互聯(lián)網上的信息內容復雜多樣,影響青少年思想道德觀念趨向
大量的網絡信息為上網中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豐富的資料,開拓了他們的眼界,大大豐富了他們的課余生活。有材料說這些信息,90%以上來自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其中85%來自美國。在各種信息、觀點自由表達的網絡上,個人主義、利已主義和實用主義等西方價值觀,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追求奢侈等腐朽生活方式以及注重感官刺激的庸俗情趣,乘信息大潮洶涌而來。這些西方道德價值觀的入侵,弱化著學生的社會主義道德意識,給青少年學生的道德選擇帶來了困惑,加上這種選擇的自由性,使學校德育的導向失控??梢?,網絡在悄無聲息地改變著青少年的道德認識和價值觀念,
2、損害著學生正常的社會人際關系
中學生渴望獲得與成年人同等的交流自由。網絡正好給他們提供交友的天地。網絡交友使得中學生可以在網上宣泄自己內心真實的快樂、煩惱、狐獨、痛苦。還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扮演一個滿意的角色,真實生活中的缺憾可以通過上網制造出的虛擬來彌補。而且網上交流是虛擬的平等交流,可以自由選擇交流對象。正是中學生內心渴望的一種交往方式,極具吸引力。所以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整天將自己鎖定在計算機前,習慣于輸入輸出,內心傾向于機器化,減少了表情和親情。網上交際使青少年沉溺于虛擬空間而離群索居,造成新的精神空虛;特別是一些“網迷”每日數(shù)小時甚至整天坐在電腦前,致使其中的一些人已經患上了“網癮失衡癥”、“信息污染綜合癥”等新的疾病。因此,這種“人—機—人”的關系正在損害著以往社會上正常的人際關系。
3、信息垃圾毒害著學生身心健康
互聯(lián)網中諸多黃、賭、毒、暴力等信息垃圾,對于缺乏鑒別能力的青少年,不僅具有巨大的誘惑力,而且往往會使他們迷戀其中而失去自制力。同時,網絡也為弱小者提供了犯罪條件。經常上網,對正在長身體的學生來說,對他們的健康也是極為不利的。就視力而言,據(jù)有關資料報道,全國許多地區(qū)學生的近視率達到80%,而由于上網近視的達到60%。另外上網持續(xù)時間過長,大腦神經中樞持續(xù)處于高度興奮狀態(tài),引起血壓升高,植物神經紊亂,體內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力降低。據(jù)調查上網的中學生當中,有近八成訪問過色情網站?;ヂ?lián)網給我們帶來了許許多多的麻煩、甚至是災難的同時,也同給我們的生活、道德帶來良好發(fā)展機遇,給我們學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
二、互聯(lián)網新形勢下德育工作的新策略
首先,從社會的角度看:
積極發(fā)揮全社會立體教育功能,設立人員編制,成立由政府、司法、教育、文化、社區(qū)、志愿者等人員組成的機構,而不是以學校為中心的機構,而且要經常性地開展工作,制度化地進行管理考核,把社會的育人功能真正發(fā)揮出來,積極預防未成年人的違法犯罪。
其次,從學校的角度看:
1、加強對青少年的網絡知識和技能的教育培訓,是青少年科學理性地使用網絡的重要基礎
網絡以其新奇性、自由性、豐富性、富于挑戰(zhàn)性等,極大地滿足青少年的生理心理需要,形成對青少年的巨大的吸引力,如果不給予他正確使用網絡的知識和技能,不使其形成良好的網絡意識,他就可能被網絡中的的黃色信息、惡作劇行為、攻擊行為等所深深吸引,而難于自拔??赏ㄟ^專家講座、師生討論,或舉辦主頁設計、計算機知識的技能培訓和比賽等活動等,來引導青少年正確合理地使用網絡。此外,要同時對教師進行計算機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使他們能保持與青少年良好的交流和溝通,有意識地且有能力引導青少年正確上網。
2、盡可能讓青少年學生在上網前,首先接受“網德”的教育培訓
眾所周知,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駕駛員,除了學會開車的技術以外,還必須認真學習交通法規(guī)并通過駕駛考試,取得駕駛員資格。美國特拉華州立大學受此啟發(fā),也制定了這樣的一個制度:新生入學后必須接受一次計算機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校方為此專門制定了一本計算機網絡使用守則,供學生學習參考,經過短期培訓后,學生還必須參加一次以守則為內容的網上考試,成績合格者才有資格使用校園網。這是有效地使青少年對網絡道德有一個基本的認知的有效方法,值得大力推廣。
3、正面疏導,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免疫力和道德自律能力
①引導學生正確識別網絡信息中的“垃圾”,合理利用網絡。
②引導學生繼承和發(fā)揚優(yōu)秀民族文化,積極抵制網上不良文化的侵襲。
③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倫理”,杜絕不文明的網上行為。不文明的網上行為,往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我們應該教育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網絡道德觀念,自覺規(guī)范網上行為,杜絕破壞性事故發(fā)生。
④開展網上心理咨詢。長時間的上網會對學生的心理產生極大的危害,我們應該積極進行“網上心理咨詢”,在學生上網前就向學生傳播有關上網可能導致心理障礙的信息,以及防止心理障礙產生的方法等。并建立“網上心理咨詢”輔導站,由于網上交流有很大的隱蔽性,學生不用露面,也可以匿名,當然可以大膽地說出自己的隱私和心理疾患,通過自身的努力和老師的指導,求得心理平衡,醫(yī)治心理疾病。
第三,從家庭的角度看,由于電腦日益普及,在家上網已成為一種時尚,但網絡的兩面性又讓家長惶恐不安,對此,我們必須加強家庭教育與社區(qū)教育,幫助、輔導家長掌握網絡基本知識,規(guī)避家庭網絡教育誤區(qū)。父母應當正確處理好網絡時代的“代際”關系,多花時間與孩子交流,多帶孩子接觸社會、適應社會,以避免孩子沉溺于網絡的虛擬世界;多花一些時間和孩子們一起用電腦,培養(yǎng)他們的自尊,讓他們來教你如何使用電腦,讓他們給你看他們上什么網,和誰聊天。如果有可疑之處,檢查他們收取的電子郵件。
總之,在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開展德育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的內容。我們需要深入研究網絡特點、功能,大膽探索實踐,借以形成學校、家庭、社區(qū)各種力量齊心協(xié)力、協(xié)調一致的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系統(tǒng)。為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構建起一個和諧的網絡信息平臺。利用有利形勢,克服不利因素和條件,穩(wěn)打穩(wěn)扎,方能收到實效。
【參考文獻】
[1]“網絡德育”若干問題的思考與實踐[J].教育現(xiàn)代化,2000(2).
[2]周繼平,王黎明,楊小麗.網絡·德育·對策.
[3]韋吉鋒.上網學生的主體性與網絡德育工作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