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玉青
【摘要】李清照是我國宋代杰出的女文學家,她的創(chuàng)作以詞著稱,更被譽為婉約詞派之宗。但深入研究其作品,不論是在詞方面,還是在詩文方面,都表現(xiàn)出一種豪放風格。
【關鍵詞】李清照;詩詞文;豪放風格
談起婉約詞派的大家李清照,她的詞作不僅有閨房中的哀婉情愁,也有雄氣闊達的豪氣,更有在柔情軟調掩蓋之下的大膽叛逆,進而感受到李清照廣闊的胸襟和豪放之氣。尤其在沒有“別是一家”束縛下的詩文中,她用激揚的文辭來表現(xiàn)自己的真性情,書寫自己對歷史、對朝廷、對時局的態(tài)度和看法,氣象宏敞,有著“不徒俯視巾幗,直欲壓倒須眉”的豪放之氣??湛跓o憑,下面我們就從李清照詩詞文中認識她的豪放風格。
一、“婉中有直,柔中帶剛”的詞風
清代王士禎曾在《花草蒙拾》中說道:“婉約以易安為宗,豪放惟幼安稱首?!崩钋逭毡煌茷橥窦s派的代表人物。當然,這并不代表李清照所有詞都是婉約的,我們應當注意到,易安詞的風格是多樣的,婉約只是易安詞的基本風格。[1]李清照也有豪放詞。如《漁家傲》一詞,充分的展示了李清照的豪放風格: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漫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州吹取三山去。
《藝蘅館詞選》評:“此詞絕似蘇辛派?!秉S了翁《蓼園詞選》評曰:“無一毫釵粉氣,自是北宋風格。”詞中有著大膽的想象,“天”、“云濤”、“星河”、“千帆”等意象之廣闊壯麗,可見李清照境界之浩大,她對自由的追求和向往。她夢中仿佛來到仙境,天帝也要殷勤問我的歸處。下闋毫無做作地展現(xiàn)自己的才華,緊接上闋乘船遨游云濤之中,四周天海相接的景象,進一步描繪風之大,使境界更加宏大壯闊,顯示出她的豪邁氣概和積極浪漫主義精神。李清照描繪如此雄奇的境界,氣勢豪邁奔放,也展示出她超越橫流的胸襟。
其次,在李清照婉約風格的詞作中,亦有豪放的風調。她有女性的柔美委婉,又有闊達超脫的胸襟,她的詞既清麗婉約,又透出一種豪邁之氣。
再如《點絳唇·蹴罷秋千》中所描繪的千金小姐,天真浪漫,又調皮聰慧,怕被客人見到自己“薄汗輕衣透”的狼狽樣子,急忙躲避起來,卻是亂上加亂,來不及穿鞋子,穿著襪子就跑,頭上的金釵也歪斜了。但即便羞怯如此,心里仍是盼望與異性接觸,展現(xiàn)自己的美好,匆忙之間,卻又氣定神閑,倚門回望,巧借嗅梅花以視人,并以嬌美之態(tài)示人,真實地表現(xiàn)了少女的內心世界。通過一系列富有特征的動作,展現(xiàn)出的這位小姐全然不是語不高聲,笑不露齒地壓抑生活,而是能夠大膽地真實地表達自我的本能欲望。這正是易安對封建社會規(guī)范的叛逆,也是其大膽真性情的展現(xiàn)。
歷來對李清照的研究重視詞而忽視詩文,其原因概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所指:“清照工詩文,尤以詞擅名”。其實,李清照在詩、詞、散文方面都有精深造詣,對于李清照豪放風格的認識,自然需要對被詞名掩蓋的詩文進行研究。
二、詩文中的“意氣豪蕩”
李清照那種“俯視巾幗,壓倒須眉”的豪放之氣在其詩文中,更是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
李清照嫁趙明誠后的第二年,政壇上的黨派之爭就使李清照陷于窘境。新舊黨爭,李清照的婆家與娘家即分屬不同的政治集團,兩黨在朝中已成水火不容之勢。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被列為元祐黨籍,不得在京城做官。過門不久的兒媳婦希望公公趙挺之對自己的父親手下留情,上詩趙挺之,“何況人間父子情”,希望已任中書侍郎的公公能伸出援手解救自己年老的父親。然而,當哀轉請求失敗后,李清照沒有就此作罷,默默咽下這口氣,而是以其大膽直率、剛直倔強的個性,用詩歌來表現(xiàn)自己的不滿與憤怒,用犀利辛辣的語言諷刺公公趙挺之“炙手可熱心可寒”。李清照完全無視上下尊卑的家庭等級觀念,其勇敢令人驚嘆,詩中自有著天不怕地不怕的豪氣。
李清照的詩文豪蕩,在于她不只把目光局限于自己生活的狹小圈子,她還對國家的前途與命運予以高度關注。她不僅用筆來抒發(fā)個人情感,更能用一己之筆來發(fā)表自己的政治意見和抗敵愿望,而那種雄姿英發(fā)、慷慨激昂的英雄氣質以及明朗激烈的感情基調,正是其愛國詩的魅力所在?!稙踅吩娬f:“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在楚漢之爭中失敗的項羽,逃到烏江邊,自覺無顏再見江東父老,“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v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悲壯地拔劍自刎。李清照不以成敗論英雄,高度贊美了項羽寧死不屈的氣節(jié),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更是以項羽不東渡來反襯高宗南逃,高宗膽小如鼠,畏敵如虎,一路向南過長江杭州,再到越州明州,一直逃到大海,竟毫無慚愧之心,李清照大膽地對高宗為代表的統(tǒng)治階級逃跑偷安行進行斥責。“兩漢本繼紹,新室如贅疣。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詠史》),李清照熱情贊頌了曾為中散大夫的嵇康,不慕榮利,寧死也不與非正統(tǒng)的政治集團合作的品行,闡明南宋繼承北宋才是正統(tǒng),借此呼喚社會中真正的剛正之氣,展現(xiàn)出李清照明確的民族立場和民族氣節(jié)。朱熹曾評此詩曰:“中散非湯武得,引之比王莽?!闭J為這樣的詩句全不似一女子所能,“豈女子所能”(《朱子類語》)?!墩虑窨h志》贊其“意見聲調,絕響一代”。李清照詩展現(xiàn)了她犀利卓越的英雄豪情,其詩的豪放風格可與蘇軾為代表的豪放氣概相媲美。
李清照散文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將自己的真性情和識見寓于文中?!对~論》是一篇闡述李清照對詞體寫作和欣賞標準的議論性文字,與《投內翰綦公崈禮啟》、《打馬圖序》等記述性、抒情性的文字不同,并不直接表露作者性情。歷來人們只是把它當作理論著作來研究。然而,這篇文章不僅有著驚人的論斷,而且將作者超乎常人的眼力和獨到的見解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更是體現(xiàn)作者大膽爽直的性情。在文中,李清照不盲從隨大流,而是另辟蹊徑,堅持自己的文學主張,將詩與詞進行嚴格劃分,樹立詞“別是一家”的地位,盡管其對音律的要求細瑣過苛,對詞人(如秦觀)的批判有不實之處,但其敢于對文壇的前輩甚至是聲明久傳的大家的缺點,進行了毫無顧忌地批判。如批評晏元獻、歐陽修、蘇軾的詞“句讀不葺之詩爾”、“不協(xié)音律”,批評柳永“詞語塵下”,批評王安石、曾鞏不知詞“別是一家”、“不可讀”等等。這種敢于向“權威”說“不”的精神和勇氣讓人欽佩。
胡仔曰:“易安歷評公歌詞,皆摘其短,無一免者。此論未公,吾不憑也。其意蓋自謂能擅其長,以樂府名家者?!保ā盾嫦獫O隱叢話》)胡仔認為李清照對文壇大家的評論并不公正而“不憑”,確實如此,“其意”后兩句,發(fā)人深思,對于李清照的聰慧穎達,她過人的識見,她耿直爽、好勝好強的個性以及她具有異乎尋常的藝術品鑒力,他還是很欣賞的。《詞論》表現(xiàn)出李清照才高學富,學識廣博,且有膽有識,于事于物獨到的見解,讓人驚嘆這個女子的魅力和豪情。
裴暢評價李清照“自恃其才,藐視一切”,認為她的評論是不值得留存的,但是她是第一個能如此大膽的婦人,她的狂妄是其他人比不上的。從裴氏激烈貶損性的語言中,我們看到了李清照給當時的文壇帶來的震撼,更贊嘆她想要與男子爭鋒的豪放情懷。
【參考文獻】
[1]楊慶存.宋代文學論稿[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139~221.
[2]陳祖美.李清照評傳[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
[3]濟南市社會科學研究所.李清照研究論文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