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歡
【摘 要】自主學習能力對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相當?shù)闹匾R寣W生能夠更好的自主學習,則需要對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文中主要就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探討。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質(zhì)疑
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興趣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能夠更加有效的掌握知識,就需要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掌握主動權(quán),去進行自主的學習,發(fā)揮出學生的主動性。
一、對學生的課前預習進行指導,為學生的主動探索打好基礎(chǔ)
古人常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边@一句話放到現(xiàn)在也是同樣適用的。預習是學生進行主動探索的重要基礎(chǔ),預習做好了,學生在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索的過程中將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時通過預習也可以讓學生明白做事前進行事先的準備可以在做事的過程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進行預習的過程中,學生需要主動的使用所學習過程的知識對將要學習的內(nèi)容進行分析理解,并在這個過程中了解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與差別,可以讓學生的思維能夠得到增強,對學生的歸納、綜合的能力進行鍛煉。在預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對新知識產(chǎn)生初步的了解與認識,這樣能讓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有更快的速度與更高的質(zhì)量,能有效的提高自主學習的效率。做好學生語文課的課前預習,讓學生能夠“先行一步”,在自主學習之前能夠有準備,進而更好的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能力,對語文課的教學質(zhì)量進行改善。對于小學生來說,在常規(guī)預習中,要讓學生能夠解決讀、畫、查的問題。讀就是要做到基本熟讀、連貫,對課文的內(nèi)容有一個初步的整體印象。畫就是講自己不理解或者是不能夠理解透徹的字、詞、句、段勾畫出來。查則是通過對工具書與有關(guān)資料的查閱,盡可能的解決自己所畫出來的問題。教師要做的就是讓孩子們掌握這些基本的預習方法。
二、激發(fā)出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欲望
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之間所開展的雙邊活動的過程,而課堂的氣氛會直接影響到學生是否愿意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而且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能夠促進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去。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良好的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教師不能總是用高高在上俯視的眼光去看待孩子,而要去做學生身邊的朋友,放下自己的架子,與學生打成一片,這樣才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與學生進行各方面平等的交流,這樣也將有助于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成為學生的引路人,幫助學生找到屬于自己的正確方向,讓學生能夠走向成功。在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在合適的時候?qū)W生進行鼓勵,教師的每一個微笑、每一句鼓勵的話都能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對孩子的一生都能夠產(chǎn)生影響,同時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起良好的自信心,讓學生可以更加主動的去進行自主學習。小學生因為沒有受到一些世俗觀念的影響,他們的思想總是天馬行空,很多時候都能夠發(fā)人深省,讓人的心靈受到震撼,此時對他們進行鼓勵,可以讓他們產(chǎn)生出良好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對于學生的正面評價與鼓勵,以及對學生所進行的指導,能讓學生的大腦處于興奮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下的記憶力會更加的深刻,并且學習持續(xù)時間也會相應(yīng)的增加,學習的效果就能達到事半功倍,讓學生對自主學習更加的認可。
三、為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增強學生的交際能力
要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需要對學生的交際能力進行改善。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肯定會遇到很多的困難與問題,而要其中一些問題是自己不能夠解決的,這個時候就需要通過與他人的交流來解決問題,這個過程中交際能力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就需要為學生提供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機會。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需要先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有自主學習的自信。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經(jīng)常設(shè)計小組討論的內(nèi)容與全班交流的環(huán)節(jié),通過這些內(nèi)容來讓學生逐步的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將自己的思維方法以及過程進行充分的表現(xiàn),自己去對知識的規(guī)律進行揭示,通過與他人的合作解決難題。這樣能讓學生加強和他人之間的溝通與交往,相互之間產(chǎn)生更加深刻的了解,促進學生去不斷的進行自我思考,并對其他同學的思路進行分析思考,然后做出自己的判斷,這樣的活動不僅僅是能夠鍛煉學生的交際能力,還能夠增強學生們的生活實踐能力。在這樣的過程中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不僅僅是能夠讓他們對知識的理解更加的豐富全面,還能夠讓他們放飛自己的想象力,提高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并且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團結(jié)友愛、互助合作的精神。
四、鼓勵學生大膽質(zhì)疑
在很多時候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加的重要,這是因為思維的發(fā)展都是從問題開始的。古人也認為“學起于思,思源于疑”,通過質(zhì)疑能夠讓學生產(chǎn)生出探求新知識的欲望,進而能夠迸發(fā)出思維的火化,促進學生去進行自主學習。所以,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根據(jù)教材的特點以及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來設(shè)疑,并要鼓勵學生去進行大膽的質(zhì)疑,讓學生掌握質(zhì)疑的方法,這樣才有助于學生激發(fā)出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例如在教授《鞋匠的兒子》這一課時,有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在面對參議院的羞辱時,林肯所說的那一段話中用了三個‘永遠,這樣是為了表達出什么意思呢?”在面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時,不能夠馬上就給出參考答案,因為這樣的問題并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答案,為此,需要步步為營,循循善誘地引導學生去對這個問題進行自主探究,讓學生通過討論湖綜合是小組合作的方式去尋找他們認為正確的答案,而當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達到先前的預定目標后,教師就可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和指導。
自主學習能力的養(yǎng)成能夠讓學生更好的適應(yīng)今后的社會環(huán)境,讓他們具有終生學習的能力,但是這是一個長期的、系統(tǒng)的工程,在短期內(nèi)也許難以看到效果,但是我們不能夠放棄,而是要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的對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何艷榮.如何使小學語文自主學習收到實效[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1,(12).
[2]王梅梅.淺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