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福民
【摘 要】教育學課程的教學要想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教育學教師必須要做到把教育學教科書中的理論、原理應用于教育學課堂教學中,即要做到“以其之道,還治其身”。教育學教師自身要堅決貫徹教學原則,靈活應用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手段等,教育學教師還應根據(jù)一堂(一門)好課的標準,盡量使自身的課成為好課的“樣板”。
【關鍵詞】教育學課程;教學;教學理論;教學實踐
一、教育故事
2006—2007學年度春學期,根據(jù)學校的安排,我接手英04(2)、04(4)、04(6)班等班級的《小學教育學》的教學工作。學期臨近結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這一級即將升入大專的學生將要重新選專業(yè)方向,重編班級,其中的英04(6)班將不復存在。在最后一次教育課上,英04(6)班送了一本很精美的同學錄給我。這個班共有52名同學,52名同學都在同學錄上留了言,我后來了解到,這個班只給我這位教育學任課老師贈送了同學錄,其他老師都未送,這里我從中選擇幾份。
(一)賀同學的留言
趙老師:
眨眼中師三年已接近尾聲,面對分班,不管是同學,還是老師,我們都有著深深的不舍,雖然您僅教我們一學期,但是您的幽默、敬業(yè)、知識淵博,早已讓我們大家喜歡。在這學期中,您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書本知識,更教會了我們許多道理。您的求學過程讓人感動;您的家庭讓人感動;您的追求完美讓人感動;您讓我們知道,只要努力,只要有一線希望,絕望就會變成希望。
您的課堂教學新穎、獨特,給了一個我們展示自我的平臺。在此,我想說:”I love you!”請老師甭忘了我們英04(6)這活潑、善良、純樸的一個集體。真心希望在接下來的兩年里,您還能教我們……
(二)蔣同學的留言
趙老師:
說老實話,目前,最喜愛的課就是——教育學課,正如崔同學所說,每天盼望星期三的到來,在您的課上,可以學到很多很多,最大的希望就是四年級時您可以做我的班主任……
(三)黃同學的留言
您:有才華,有本事,會收買學生的心!
我想只要是學生,沒有理由不喜歡您這樣的老師,不可否認,您就是有這股魔力。
對于您,除了敬佩就是崇拜!
看您上課,每節(jié)課都有驚喜,每次都上得盡心盡力,道具一帶一籮筐!難為您了!想把您忘了都做不到。因為,just because of you是我所有老師中最厲害,講課最生動,除了上課的教科書帶的東西最多一位老師,總之,把世上所有的帶“最”的好詞都送給您都不夠……
(四)孫同學的留言
趙老師:
雖然我是您眾多學生中不起眼的一個,但對于我來說,您卻是我眾多老師中影響最大的一個,這一學期以來,從您身上我學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您是我見過興趣愛好最多的老師,您真的太有才了!在我們班上課,您總是使出渾身解數(shù),讓我對這門本身很枯燥的學科感興趣,真的很謝謝您!您是很現(xiàn)代的老師,和我們之間毫無那種應有的“代溝”。馬上我們就要升入大專了,也就是大人了,我們都會謹記您的諄諄教誨,做堂堂正正的人,謝謝您對待我們像對待您自己的孩子一樣,謝謝您教我們做人的道理,謝謝您每個星期三認真地給我們上課,謝謝您。
我們都在漸漸地長大,懂得的道理也漸漸地增多,我希望當我以后遇到困惑的時候,您能耐心地開導我,是您讓我們懂得了父母的一片苦心,也是您教會我應該珍惜現(xiàn)在所擁有的……
人生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說過人人都有一種愛和尊重的需要。學生們的留言,讓我看到了學生對我的肯定、尊重和喜愛,因此我很開心,很高心,感到很快樂,很幸福!我認為金獎、銀獎、不如學生的由衷的夸獎;金杯、銀杯、不如學生的良好的口碑。
為什么學生會喜愛我給他們上的教育學課呢?西方哲學家說過“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學生喜愛我的課也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原因之一是我有一直將教育學教材中的一些原理運用于我的《小學教育學》課程的實際教學中,即“以其之道,還治其身”。
二、“以其之道,還治其身”的原因分析
“以其之道,還治其身”其中的“道”是“道理”、“原理”、“理論”之意,“身”即“自身”、“本身”之意。在教育學課程中“以其之道,還治其身”是指教育學教師要把教育學課程中的一些“道理”、“原理”、“理論”應用在教育學 “自身”、“本身”的教學過程中。
要想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教育學教師必須做到“以其之道,還治其身”。
因為首先,教育學教材中的一些道理、原理、理論是在總結古今中外的教育經(jīng)驗的基礎上概括出來的,反映了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般規(guī)律,教育學的教學活動作為整個教學活動的一部分,或者說作為教學領域的一個特殊領域,理應符合教育教學的一般規(guī)律,即根據(jù)教育學中的原理、理論來進行,個性離不開共性,矛盾的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例如,所有的教育包括小學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都應該遵循啟發(fā)性原則,師范教育中的教育學課程的教育教學當然也要遵循啟發(fā)性原則,這是符合邏輯的,是一個正確的演繹推理。
其次,五年制師范學校的學生是在三年級時學習教育學,此階段的學生已經(jīng)是青年初期學生,青年初期的學生已經(jīng)有了很強的思維能力,尤其是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已經(jīng)很好的得到發(fā)展,他們會很自然地把教育學教師的課堂教學和教育學課程中的理論相比較。如果比較的結果是教育學教師的教學和教育學課程的理論相一致,學生們就會比較信服教育學課程中的理論,從而認為教育學理論是有價值的,學好教育學是非常有意義的,一定會更加主動、積極地學習教育學。但假如比較的結果是教育學教師的教學和教育學課程的理論不一致,即教師自身行動上做的和他口頭上講的理論相違背,導致的結果可能有三種:一種是學生們對教育學理論產(chǎn)生懷疑,第二種是對教育學教師加以否認,第三種結果是既對教育學教師加以否認,又對教育學理論產(chǎn)生懷疑。三種結果中以第二,第三種結果居多,尤其以對教育學教師加以否定居多。因為第三種結果是第二種結果的延伸,是因為“否其師”直接導致“疑其道”,例如教育學教材中有“樹立正確的師生觀,把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能動性結合起來”,而教育學教師在自身的教育學教學過程中卻不能把自己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能動性結合起來,教學滿堂灌,一言堂,自己在講臺前講得天花亂墜,學生在座位上聽得昏昏欲睡,學生們自然會想:你要求我們將來做教師時要把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能動性結合起來,那你自己現(xiàn)在為什么不身體力行呢?再如,《小學教育學》教材中有關于教育機智的內(nèi)容“教師的教育機智是指一種面對新的突發(fā)事件,能夠迅速而正確地作出判斷,隨機應變地采取恰當而有效的教育措施,以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如果教育學教師在教育學課堂教學中遇到突發(fā)事件不能發(fā)揮教育機智,卻表現(xiàn)出不知所措或驚慌失措,這樣的教學效果是會大打折扣的。又如《小學教育學》教材中提出了我國中小學常用的教學原則體系“1.直觀性原則2.啟發(fā)性原則3.系統(tǒng)性原則4.鞏固性原則5.量力性原則6.思想性和科學性相統(tǒng)一的原則7.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8.因材施教原則”,教育學課堂教學也應該遵循這八條常用的教學原則,如果教育學教師自身不遵循這八條教學原則,這樣勢必會影響到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教育學教師在進行教育學教學時,要想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必須做到“以其之道,還治其身”。
三、“以其之道,還治其身”的舉措建議
根據(jù)自身二十多年的教育學課堂教學的經(jīng)驗,我主要列舉三條“以其之道,還治其身”的措施和建議,供廣大同仁參考。
(一)在教育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嚴格遵循教學規(guī)律,堅決貫徹教學原則,教育學教師自身要做教育學教材中提出的八條常用教學原則的忠實的貫徹者。
教學原則是根據(jù)教學目的,反映教學規(guī)律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要求。一般來說,教學活動越是能夠符合教學原則,教學活動就越是容易成功;反之,教學活動越是脫離教學原則的要求,教學活動就越是可能失敗。
我的教育學教學之所以取得一定的成功,跟我有意地在教學過程中貫徹這些常用的教學原則密切相關。比如說,我很好地貫徹了啟發(fā)性原則、因材施教原則等,在教學這些原則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很好地理解這兩條原則,我根據(jù)英語班同學的專業(yè)特點,讓學生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何更好地記憶十二個月份的英語單詞?再如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貫徹“思想性和科學性相統(tǒng)一的原則”,有一次,和我?guī)叫邪嗟慕逃龑W教師的父親病故,我為他代了一次課——我的一個班和他的一個班合在一起上課,在上課結束前十分鐘左右,我向同學們說明了我為他們代課的原因,并讀了我根據(jù)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寫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曾在江蘇人民廣播電臺廣播過,題目叫《親情無價》。在聽的時候,有許多同學都流淚了。他們在同學錄上也說他們大為感動,深受教育,思想得到了凈化。
(二)在教育學課程教學過程中,靈活應用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手段等,教育學教師自身要做新穎的、現(xiàn)代的、先進的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手段等的引進者、應用者、踐行者。
我的教育學教學之所以得到學生們的喜愛,跟我靈活應用教學方法、采用教學組織形式、使用教學手段等緊密相聯(lián)。比如在講授“啟發(fā)性教學原則”時,我主要應用了討論法這種教育方法,讓學生討論“十二個月份的英文單詞有什么巧記憶法?”同時我靈活采用教學組織形式,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座位坐成馬蹄型,也就是采用了“馬蹄型”的教學組織形式。在教學手段方面,我使用了我自己設計的教學掛圖,還使用了我自己的數(shù)碼相機、MP4、筆記本電腦等現(xiàn)代的教學手段。在講授“教學組織形式”這一節(jié)時,我如法炮制,讓學生討論兩個問題:1.個別教學和班級授課制誰好誰壞?2.“秧田型”教學組織形式和“馬蹄型”教學組織形式誰優(yōu)誰劣?學生討論得非常熱烈,各個小組的代表發(fā)言非常積極,教學效果非常好,我還把這個過程用數(shù)碼相機拍攝下來作為資料,在后面的教學比如“教學手段”這一節(jié)中加以運用,教學效果出奇的好!學生們在親身經(jīng)歷中掌握了書本知識,也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還把教育學教材中介紹的“沙塔洛夫的綱要信號圖示教學法”和“盧扎諾夫的暗示教學法”等新的教學方法加以應用,教學效果顯著提高。
(三)在教育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根據(jù)一堂(一門)好課的標準,教育學教師應盡量使自身的課成為好課的樣板、楷模、榜樣。
《小學教育學》中指出“一般來說,一節(jié)(次)好課應當符合以下標準:1.教學目的明確2.教學內(nèi)容正確3.教學方法適當4.教學過程緊湊5.學生主體性充分發(fā)揮。這五條標準中,第五條標準是最根本的一條,學生主體性的發(fā)展可以有不同形式和不同途徑,核心是他們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和積極性。”
教育學教師應該盡量根據(jù)一堂好課的標準來上好每一節(jié)(次)教育學課。尤其是教育學教師要想方設法、千方百計來調(diào)動學生學習教育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平時學生可能覺得教育學教師上的課上得很好,但還不知道好在哪兒,即“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等教學到評價一堂好課的標準的內(nèi)容時,教育學教師可以安排一次作業(yè),要求學生:根據(jù)評價一堂好課的標準,評價教育學教師的某一堂或某學期的教育學課。這時候學生會根據(jù)評價的標準對教育學教師的課給予一個恰當?shù)脑u價。這樣做的好處很多,既可以很好地貫徹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學原則,又可以讓學生認識到教育學教師的課之所以上得好是因為教育學教師已經(jīng)將教育學理論應用于整個教育學教學過程本身,從而使學生認識學習教育學這門課程的價值和意義,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習教育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因此,我建議教育學教師要根據(jù)一堂好課的標準盡量使自身的課成為好課的樣板、楷模、榜樣。
總而言之,教育學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以其之道,還治其身”,唯有如此,學生才能“親其師”,從而“信其道”。
【參考文獻】
[1]扈中平,李方,張俊洪主編.現(xiàn)代教育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顧明遠,孟繁華主編.國際教育新理念[M].海南出版社,2001.
[3]《小學教育學》教材[M].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