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向前推進和發(fā)展,新一輪中職學校的德育教育課程改革也進入了實施階段,德育新教材的實施也已經經過了一個周期的應用。筆者在本文中主要針對中職德育新教材的實施過程進行了分析和思考,對截至目前為止新德育教材實施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改進中職德育教育的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中職德育 新教材 實施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7-0058-01
我國當前正處于第三輪的中職德育新教材的實施階段,新的中職德育教材實施以來已經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效果,為了適應當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勢和要求,在這次新課程實施中主要包含必修和選修兩大部分,必修課主要包括了有關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職業(yè)道德與法律、經濟政治與社會、哲學與人生等課程,選修課開設心理健康等,各中職類學校根據自身的專業(yè)設置和德育教育具體情況進行了課程的獨特設置與實施。經過這幾年的實施,關于德育新教材的問題也有所體現,本文針對存在的問題和今后的發(fā)展完善進行了分析,關于這一問題需要我們每一位德育教育工作者進行深刻的思考。
一、中職德育新教材實施中的問題
德育新教材實施顯示出了巨大的優(yōu)勢,與學生個體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相聯系,對學生具有很大的指導性作用,其余課程的設置也都對學生走向社會形成了正確的指引,有利于幫助學生成為道德品質高尚的社會有用人才。但是新教材的實施同樣還有很大的問題,具體內容如下:
(一)教學主導一方存在的問題分析
首先,有些教師的教學觀念存在滯后性,對待學生仍以學習成績好壞來區(qū)別待遇,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對成績好的同學關注多,對成績差的學生關心甚少。雖然大多數的中職學校都在德育新教材實施前對教師進行了培訓,培訓中要求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學生觀,平等對待每一名學生,但落實到實踐中仍然有教師難以改變舊有觀念,對待學生也沒有任何改觀。
其次,有些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跟不上時代發(fā)展,在平時的授課中以傳統的理論灌輸講授為主,缺乏與學生之間進行的交流和互動,也不積極利用現代多媒體手段,難以吸引學生真正的投入到學習中,缺乏學習的興趣,導致學習效果也不明顯。
再次,有些中職德育教師仍堅持以傳統的試卷考試為主,在命題上也沒有新意和變化,無法真正反映出學生的德育真實情況,因為分數只是知識記憶的結果,考試只是一種形式。
(二)學習主體一方存在的問題分析
首先,不少學生學習德育課程的積極性不高,學生逃課如同家常便飯,在課上也常有玩手機、看閑書、睡覺、聊天等現象,課下作業(yè)更是難以按時完成。
其次,學習過德育課的學生在自身的文明禮貌和道德言行上沒有明顯改善,浪費、攀比、亂丟垃圾、抽煙喝酒、打架、早戀等不良行為屢有發(fā)生。
再次,相當一部分學生不能學以致用,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和規(guī)劃,不能真正將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用于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劃中,仍然處于混日子的狀態(tài)。
二、完善中職德育新教材實施的對策
針對新教材實施四年來,教學效果存在的問題,我們應當進一步的完善,使之更加科學和具有可行性,對此筆者提出了以下需要在新教材實施過程中的改進措施:
(一)完善教學主導一方教學活動的對策分析
首先,學校應當進一步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并要將培訓工作作為一項持久的工作內容,力求逐漸轉變教師既有的教育觀念,樹立全新的平等的教育理念。同時要建立科學的教師考核考評體系,融入學生對教師的教學評價,促進教師進一步去關愛每一個學生。
其次,教師應當努力改進德育課程教學方法,如開展情景教學、啟發(fā)式教學等。在教學中教師要學會利用各種現代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學習,不斷提高課程學習的趣味性。同時要大膽創(chuàng)新使用好教材,根據中職學情靈活處理教材,精簡內容突出知識亮點。
再次,教師在考試形式上要做出改變,不能再一味的使用試卷考試方法,要綜合筆試、口試、日常行為、考勤等多方面表現情況作出成績評定。
(二)完善學生學習主體一方的對策分析
首先,要讓學生充分參與教學過程,調動學習積極性。教師應把握教材精髓,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找準學生關注的興奮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德育課上成學生喜歡上的課程。
其次,要對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的不良道德言行舉止進行規(guī)制,要實行科學有效的教育和處罰,達到教育和震懾的雙重作用。眾所周知,講文明、懂禮貌是學生學會做人的先決條件,教師應該對學生文明習慣的養(yǎng)成予以高度的重視,當文明禮貌行為在學生的身上顯現時,要及時肯定表揚,當不文明、不禮貌的行為在學生身上露頭時,一定要給予堅決制止,及時批評、矯正。
再次,要建立起科學有效的德育成績考評機制,關注學生從德育課上學到的知識教育成果轉化,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評價,督促學生把德育教育內化為自覺行動。
三、結語
綜上所述,德育課程新教材的實施是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為中職德育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材料和實施指導,新一輪的德育新教材的實施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也存在著明顯的不足,對此德育教育工作還需要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做出進一步的完善,為真正發(fā)揮德育教育的功能奠定基礎,促進中職德育教育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
參考文獻:
[1]潘鐘萍,對中職德育課新教材的認識與思考[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7(07)
[2]吳愛國,對中職德育課程改革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08(07)
[3]丁宏軍,淺析職業(yè)學校德育課創(chuàng)新教育三部曲[J],中等職業(yè)教育,2009,(26)
[4]黃玉珍,如何發(fā)揮主題班會在中職學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J],廣西教育,2011年27期
作者簡介:
林蘭花,女,(1970-06),1990年7月畢業(yè)于漳州師范學院政教系,2006年6月福建師范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自考本科畢業(yè),現任教于華安職業(yè)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