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解放軍入城當天,有關部門按照周恩來的指示,首先接收了中南海,并對中南海作了初步勘查,為黨中央順利進城、新政協(xié)勝利召開,乃至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做前期的準備工作。
當時在華北人民政府交際處工作的夏杰曾參與此次接收工作。老人講述了1949年中共接收中南海的前前后后。
周恩來指示:先把中南海接收下來
1949年2月3日凌晨,齊燕銘(時任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秘書長)、周子?。〞r任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秘書處處長)等人從西柏坡趕到北平。剛一下車,喘息未定,周恩來的電報便追到了北平。在北平市軍管會,葉劍英一見齊燕銘,就把周恩來的指示轉達給他——先把中南海和北京飯店接收下來。
齊燕銘立即與軍管會及北平糾察總隊接洽,準備接收中南海。當時北平剛剛解放,新舊政權交替很不穩(wěn)定,我方入城的地方單位和部隊很多,隸屬關系復雜。為防止意外發(fā)生,齊燕銘迅速通知申伯純(時任華北人民政府交際處處長)接受任務并立刻安排當天下午到中南海辦理交接手續(xù)。
2月3日下午3點,我們觀看完解放軍入城式后,正在前門大街牌樓西側的華北飯莊吃飯,申伯純對我和保衛(wèi)干事陳群海說:“你們倆馬上隨我一同進中南海。”我們隨即取來行李,上了吉普車。
車到新華門,大門敞開并無軍警守衛(wèi)。我們沿南海西岸向北,徑直駛達豐澤園大門口。下車后,見豐澤園門廊柱上掛著“中南海公園管理處”的牌子。
我們直接走進豐澤園的頤年堂大廳,申伯純立即去找公園負責人談話。
他出去不大會兒,帶進一位50歲上下的先生。申伯純高聲向他宣布:“我們是北平軍管會派來接收中南海的軍管小組……”隨后將蓋有北平軍管會大紅印信的公文交給了那人。那人靜靜地聽完申伯純的宣布后立即點頭稱是,邀他到里屋談話并辦理交接手續(xù)。
接收手續(xù)很快辦完了。不一會兒,就有人為我們搬來床板和長凳,我和陳群海在大廳靠西墻處架起兩張床,打開了行李。申伯純臨走時對我們說:“今晚辛苦你們了。你們是中央機關最早入駐中南海的人,責任重大,意義重大。住下后先初步摸一下中南海的情況,晚上注意安全!”說完,他看了一眼陳群海斜挎在腰間的手槍。
無人設防的中南海毛賊橫行
晚上睡覺前,我和陳群海決定到外面走走。
出了豐澤園大門,對面是瀛臺小島。北平的夜幕降得快,才下午5點天色已是一團黯黑,影影綽綽地只能看見島上參天的古樹和樓閣的輪廓。豐澤園門前不遠處有條帶花格高護墻的引水溝,我們沿護墻下的一條窄路向西漫步。
突然,前面不遠處的一座房頂上發(fā)出一陣響聲,只見一個黑影一閃而過。陳群海迅速拔出腰間的手槍頂上了膛火,一手舉槍一手打亮手電,厲聲高喝:“什么人?站住!”黑影見狀驚慌失措地沿著屋脊奔跑,飛身翻出圍墻。
毛賊跑了,我們不便追趕,立即走進那處房門大開的屋中察看。在手電筒的照射下,只見屋里雜亂無章地堆放著許多書籍,仔細翻看才知道是國民黨當局查抄的進步刊物。我從地上撿起一本小冊子,“毛澤東論辯證法”幾個字赫然映入眼簾。
我們不禁感慨,這處歷史上的軍政要地竟城門洞開無人設防,難怪毛賊橫行。飽經(jīng)滄桑的中南海,在內憂外患的摧殘中已是滿目瘡痍,破敗不堪。
要求傅作義總部人員限期搬出中南海
2月4日早晨,交際處派了兩位廚師來,他們在豐澤園東配院的南小院里暫住并架鍋做飯,這所東配院就是后來毛主席長期居住的院子——菊香書屋。
這是一所標準的老北京四合院,它配有東西廂房和南房。周恩來總理初進中南海曾住在南房。北房雙門對開,上方橫掛一塊木匾,雕刻、彩涂著“紫云軒”三個大字。紫云軒是歷代皇帝棲身西苑時讀書閱覽之處,有較寬敞的藏書室。后來,博覽群書的毛主席久居此處。
飯后,我們又對豐澤園的其他宅院進行了勘查。黨中央入駐中南海后,這里一度成為首長們休閑跳舞的場所,而頤年堂則是中央政治局和小范圍領導開會的地方。頤年堂的北面還有一座叫含合堂的宅院,初進中南海的朱德總司令最先入住這里。豐澤園的東面就是勤政殿,這是南海里最高最大的建筑,后來成為新政協(xié)籌備會開會的重要場所,而連接勤政殿東側的一棟叫政事堂的平房,則成了新政協(xié)辦事機構所在地。
過勤政殿向北就看到了中海,我們沿海邊沒走多遠就來到一處叫居仁堂的地方,看見路邊和門前停放著幾輛軍用卡車,許多國民黨軍官兵正在忙亂地向外搬東西,原來這里是傅作義的總部所在地。
2月5日,齊燕銘和申伯純來到豐澤園聽匯報。我們把發(fā)現(xiàn)的情況作了詳細介紹。齊燕銘問:“現(xiàn)在有沒有咱們的部隊駐防?”我說:“到現(xiàn)在沒見到一名解放軍戰(zhàn)士,不時地能看見幾個身著黑制服的舊警察在四處流動?!饼R燕銘搖搖頭:“中南海我們要派大用場,一定要由我們自己的部隊駐防?!彪S后他指示申伯純把情況整理成文,盡快向軍管會報告,要求督促傅作義總部人員限期搬出中南海,盡快派我們自己的部隊駐防中南海。
“中南海辦事處”掛牌成立
2月7日上午,華北人民政府社會部的李富坤同志來到豐澤園。
他一是了解中南海的現(xiàn)狀,二是勘查警衛(wèi)部隊進駐的營房和警衛(wèi)點的分布設置。此時的中南海,除攝政王府仍有北平市舊政府和民政局在此滯留辦公外,其他閑散人員已基本清出。李富坤走后不久,新成立的中央公安縱隊警衛(wèi)一師一團正式駐防中南海。
同日上午,齊燕銘與周子健帶領交際處其他工作人員一并進入中南海,一時間豐澤園里人氣旺盛,一片笑聲。大家察看了豐澤園和瀛臺,后經(jīng)幾位主要干部研究決定,將由石家莊、正定等地來的同志與從西柏坡、李家莊來的同志統(tǒng)一編組開展工作。
當時擬定的主要工作有:清查中南海內所有房產(chǎn)的位置、面積、家具設備等并登記造冊繪圖列表;勘查所有房屋的破損程度,制定修復計劃,聯(lián)系修繕單位;聯(lián)系北平市有關部門勘查修復中南海的電路、道路、上下水及安裝電話等;聯(lián)系有關單位清運各處垃圾,并適時組織清理中南海水中的雜草淤泥(后組織部隊清出海底淤泥16萬立方米,沿海邊用石塊砌起了護岸,雜草、垃圾也被徹底清運干凈);加強與北平市軍管會及警衛(wèi)部隊的聯(lián)系,配合開展整治中南海的各項工作。
周子健在宣布工作職能和各組人員名單后說:“俗話說名不正則言不順,我們總得有個名稱才好。叫‘中南海辦事處如何?”大家聽后一致鼓掌通過。散會后有人跑到豐澤園的大門口,摘掉了那塊“中南海公園管理處”的舊招牌。
從此,我們以中南海辦事處的名義開展了對中南海的全面整治工作。
〔本刊責任編輯 袁小玲〕
〔原載《南京日報》2010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