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燕
水墨畫亦稱“中國畫”,它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瑰寶,也是東方繪畫藝術的奇葩。它源遠流長,在歲月的長河中逐漸形成了融合整個中華民族獨特文化素養(yǎng)、審美意識、思維方式、美學思想和哲學觀念的完整藝術體系。
隨著兒童早期美術教育的普及,我校選修課也開設了“兒童水墨畫”課程,在有限的80分鐘內(nèi),充分發(fā)揮孩子的興趣與所學技能,天真稚拙的孩子大膽地闖進了這水墨淋漓的黑白天地。
一、挑選孩子感興趣的題材
動物是孩子們的天使,是他們忠實可愛的小伙伴,他們有特點,有生氣,有神韻,兒童非常熟悉和喜愛。他們筆下的小動物多擬人化,不是將其比作朋友,就是比作自己。掌握這一心理特點,在教學中打破常規(guī),不能把成人那套畫花鳥、山水等技法原封不動地搬來強化教學,不能把他們教成小大人,這樣極不利于他們的思維發(fā)展。從動物開始,以畫小動物為主,兼畫小花、小草。教學中可以與兒童自主的生活體驗聯(lián)系起來,這是練筆、練墨的極好選擇。這些內(nèi)容既有用墨的不同,又有用筆的轉換,簡單易懂,易于上手;然后慢慢循序漸進到花卉、人物等,這樣既學習了傳統(tǒng)筆墨,也認識和應用了傳統(tǒng)花鳥畫的構圖章法。有了以上基礎,再圍繞專題性的內(nèi)容進行教授,如荷花、梅花、金魚等。秋天可以畫菊、畫蟹,新年畫中國福娃、布老虎和水仙。
夸張、抽象、簡約、寫意、水墨淋漓的繪畫風格與孩子的童趣、樸質也有著許多共同之處,可由平日生活中截取的題材進行創(chuàng)新,結合現(xiàn)代中國繪畫大師吳冠中老先生的現(xiàn)代國畫,創(chuàng)作出屬于孩子眼中的現(xiàn)代國畫。
二、選擇孩子喜歡的方式
國畫基本功練習是很枯燥的,就拿線條的練習來說吧,畫線條的要求是讓筆能在紙上運行自如,要長即長,要短即短,要曲即曲,要直即直,這對于兒童來說是極不容易的,畫一會兒就煩了。怎樣才能讓他們始終保持高漲的情緒,完成國畫的基本功練習呢?為此,我曾做了這樣的嘗試:把這枯燥無味的畫線條引入綜合機制,結合線條的方向,把單獨的基本功訓練引入到具體的繪畫作品中去。在線條練習《貓頭鷹》中,既有濃淡墨的交相互用,也有線條方向的轉換,還有線條與塊面的結合。在整幅作品完成之際,孩子們學習到了水和墨最簡單的互融,又有了最初的得意作品,敲開了他們學習水墨畫的大門。
另外,傳統(tǒng)的中國畫發(fā)展到如今的現(xiàn)代水墨,在繪畫材料、形式、內(nèi)容上不斷地得到突破和創(chuàng)新。孩子對于材料的認識也大大地影響了他們對課程作品的興趣。選用各式各樣的宣紙,讓他們驚呼不斷。從簡單的有色宣,到灑金宣,花草宣,到熟悉水墨暈染之后的泥金宣;從規(guī)整的正、長方形到扇面宣;從單一的紙張到立體的紙扇,再到球形宣紙燈籠;從一個人獨立完成,到幾個人的合作。教學活動用有效、有趣的形式吸引孩子,每次的嘗試和探新都讓孩子們更喜歡中國畫。
三、培養(yǎng)兒童作畫激情的同時,融入德育意識的教育
國畫藝術體現(xiàn)了我國特有的民族審美意識,水墨、毛筆、宣紙所暈化出的筆墨情趣,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從直觀認識入手,讓兒童多欣賞、多臨摹,可以逐步了解中國畫藝術的特點,激發(fā)對民族藝術的熱愛。源遠流長的國畫藝術,接觸多了,潛移默化,學生繪畫能力和藝術情操都會提高。
畫與人是相通的,作品直接體現(xiàn)了畫者想要訴說的內(nèi)心最真實的感受。在與孩子的教學過程中,將文人的修養(yǎng)與教學融為一體,融會貫通到心領神會中,在畫中學做人。如:在高年級大尺寸作品《紅遍萬山》中,我讓孩子們分工合作,由男生完成群山部分,由女生負責流水及前景樹木和裝飾。讓他們深刻體會到男生就好像是堅毅的群山,是最強有力的支持;而女生就像是流水,能補充強硬的部分,讓整幅作品軟硬兼?zhèn)?。女生的細心耐心和男生的大氣有互補的作用,做人亦如此。在整幅作品完成之后,每一個孩子都能看到自己所負責的部分對整幅作品所起到的作用,缺一不可。筆勢的流暢與畫面的逸然神韻,以形傳神的生靈與墨色的相互輝映,讓孩子們從習畫中感受到了水墨畫特有的精神,同時也感受到人文意識。
四、愛護兒童繪畫個性,鼓勵他們自由作畫
兒童眼中的世界豐富多彩,富有生氣,幼小的心靈有自己的所喜所愛,有不同的見解追求、善惡標準。教師要有意識地啟發(fā)誘導,讓孩子們表現(xiàn)對客觀事物不同的感受和理解,激發(fā)他們的繪畫個性,并且自由地、創(chuàng)造性地用自己的親身生活體驗、表現(xiàn)手法來表達自己的生活和感情。這樣,就會完成生氣勃勃的兒童國畫創(chuàng)作。教學中,教師要將學生造型意識的訓練放在首位,著重提高他們的直覺思維能力,幫助他們將觀察與表現(xiàn)一步一步推進深度,在有限的時間里跨入水墨畫學習的門檻。
臨近農(nóng)歷新年,我挑選了中國福娃的題材,教師的示范只有一個大致的框架,沒有實質的造型和配色。每個孩子的畫面中都有自己的創(chuàng)意,有的身抱大鯉魚,有的扎個小辮兒,有的頭頂阿福頭。學生的作品各有特色,虎頭虎腦,煞是可愛。
在水墨畫教學的實踐中,在教給孩子筆墨技巧并強調突出水墨畫特點的前提下,教師要有意識地努力將傳統(tǒng)的水墨畫技法與兒童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學習中去逐漸感受水墨的清韻,體驗水墨的魅力。
五、在實踐中鍛煉,在形式多樣的活動中提高
勤練多畫是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徑。教師在指導學生練習的過程中,要注意讓他們參加形式多樣的活動,如參加各級各類型的繪畫比賽,組織各種形式的繪畫作品展覽,開展學生作品觀摩評比會等,以提高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多種多樣的學習機會。教師還要注意在其他畫種的兒童畫當中選取適當題材,如水彩畫《梯田》,換做水墨技法,結合水墨暈染,濕墨的邊緣不平整性,和淡墨的全幅暈染去營造梯田清晨的霧感,這些都是其他兒童畫方式所不能及的。
中國畫源遠流長,兒童國畫越來越被家長、社會、老師所重視,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根據(jù)兒童心理特點,去繁從簡,去粗取精,反復練習,從而引導他們用水墨畫技巧,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豐富多彩的生活,從而創(chuàng)造出充滿童心情趣的作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