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建華 裘松杰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3)08-000-02
摘 要 體育教學作為一種與心理有著密切相關的教育活動,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意志品質方面具有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教育優(yōu)勢,但是在日常的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和研究未能引起大家重視,許多老師漠視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特征,一味地以教師自我為中心,以“管教式”和“說教式”的教育方式為主,效果甚微。其實只要我們針對學生年齡心理特征,在課堂教學中多去思考和挖掘一些教學方法,也可收到良好教學效果?,F根據多年的課堂教學實踐體會,總結提煉出以下幾點培養(yǎng)小策略,以供同行參考借鑒。
關鍵詞 體育課堂 意志品質 策略
一、明星誘導法
青少年學生對各種體育明星、影視明星崇拜不已,他們對明星的事跡特別感興趣,明星們的一舉一動都是他們模仿、學習的對象,都夢想著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明星們一樣受人歡呼。我們老師就可以抓住他們這一心理傾向,利用明星效應實施意志品質教育。例如,在籃球教學中,課前與學生一起聊聊喬丹、科比、姚明等這些學生耳能熟詳的明星,欣賞喬丹等在關鍵的比賽中一球定音,取得勝利的精彩鏡頭,隨即告知學生喬丹為了練就后仰跳起投籃的絕技,每天苦練投籃上萬次的事例,讓學生知道這些球星不為人知的幕后刻苦訓練的故事,讓他們明白所有成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得到,成功的背后隱藏著艱辛的付出和不懈的努力,通過明星成長故事的誘導,堅定他們刻苦練習的信念,提高學生對堅韌不拔意志品質的認識。
二、游戲滲透法
教人未見意趣必不可學,在技能教學中我們常常利用游戲教學,能收到較好效果,在意志品質培養(yǎng)中也是如此。例如在枯燥的耐久跑教學中,采用“團體接力比賽”、“定向尋寶”、“超越領跑”、“校內越野跑”等游戲比賽,學生雖然在課堂中勞累、流汗,但情境化、游戲化的課堂教學手段,變“讓我練”為“我要練”,課堂中學生跑得氣虛喘喘,筋疲力盡,但他們?yōu)榱藠Z取勝利,往往能堅持到最后,在游戲活動中不知不覺地完成教學任務,同時培養(yǎng)了吃苦耐勞、永不放棄的良好品質。
另外,在所有的游戲教學中,都有明確的規(guī)則和要求,往往還要進行分組、分角色,要想取得勝利需要同伴間相互配合、遵守規(guī)則、堅持不懈,于是在快樂的游戲中能不知不覺地進行了自覺性、堅持性等優(yōu)良品質的培養(yǎng)。例如在“巧過攔截區(qū)”的游戲中,沖擊手們要在快速奔跑的瞬間,觀察對手和同伴的位置,分析對手的動身,決定沖過去的時機;如被對手盯住,要迅速采取急停疾起、轉向奔跑等;而阻擊手則要考慮給予對手的各種沖擊辦法以攔截的招式。這樣,讓學生在游戲中感悟行動果斷的重要性,培養(yǎng)機智、果斷和應變能力。
三、極點磨練法
“極點”現象是考驗和鍛煉意志及提高自信心的極好機會,因為只有在最難忍受之時付出最大的意志努力,才能取得鍛煉意志的效果。在一些耐力性項目教學中,巧妙地利用這一味猛藥往往能收到奇效。以中長跑為例,在中長跑活動中,經過一定時間的負荷刺激后,會使學生出現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口干腹痛等痛苦的生理反應,隨之帶來不愉快的情緒感受,加之平時的嬌生慣養(yǎng),此時此刻,一些意志薄弱和自信心不強的學生很多都會停下來,甚至中途退出跑道,輕易的放棄了前面的努力。我們切不可放過這一極佳的教育契機,首先,教師要在運動前告訴學生耐力跑中出現的“極點”的生理原理,讓學生明白這是正常的生理反應,懂得耐力跑對提高人體心肺功能的鍛煉價值。其次,通過耐心講解、指導在耐力跑時要注意呼吸方法、體力分配及正確合理的跑步技術,以此來增強學生戰(zhàn)勝極點的信心和技術保障。最后,也就最為關鍵的就是在出現極點之時,大聲對學生給予鼓勵,或尖叫、或吶喊,或在旁邊進行陪跑,并給與跑步技術上的指導,鼓勵學生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勇往直前地奔向勝利的終點。這樣經過一次次的極點訓練,無論在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能給學生最佳的刺激和磨練,堅持到底就是勝利的信念會漸漸地扎根在他們心底。
四、目標導向法
意志的一個特征是“具有自覺的目的”。人的意志行動,總是有一定的目的引起的,目的在意志行動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意志過程中的目的性越明確,則達到這個目的所需要的意志力也會愈大。其實每一個學生都想讓自己成為最好,有的愿望自己能有一副好身材,有的愿望自己能跑得更快,有的愿望自己能打得一手好球。但是他們往往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夢想著馬上實現自己的愿望,經過短暫的努力后,發(fā)現進步緩慢或遇到困難和挫折就打起了退堂鼓,也有的存在好高騖遠的想法,幻想著不切實際的成績,結果無論怎樣努力都無法達到自己的目標,最后導致他們喪失信心,降低練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因此,教師必須幫助學生根據自身的體能條件、技能掌握水平、興趣特長和愛好確定階段性的,附合實際水平的階段性目標,以此來調節(jié)和指導他們的意志行動。
如開學初就明確告知學生本學期學習的主要內容和考核目標,讓他們明白學期的目標,在每單元的技能教學中采用“小步子”目標教學法,把一個單元大目標分解成若干個課時小目標,讓學生分段逐步完成,并在每次課前告知他們這節(jié)課必須達成的技能目標,讓他們通過不懈的努力,跳一跳就能夠達成目標,并在完成后及時給予鼓勵性的評價。這樣當他們有了明確的、可操作性的目標后,會指引自己朝著目標一步步努力,通過目標的一個個實現,逐漸形成自覺、堅定的意志品質。
五、困難突破法
堅強的意志品質往往是在與困難作斗爭中鍛煉并在行動中表現出來的。一般來說,意志越堅強,克服困難越多、越大;意志越薄弱,克服困難越少、越小,甚至不能克服困難。反過來說,克服的困難越多越大,鍛煉意志的效果越好;克服的困難越少、越小,鍛煉意志的效果越差。如果在體育課堂中沒有一定的運動負荷、一定的運動量、一定的技術難度,一味追求輕松和快樂,很難形成堅強的意志品質。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創(chuàng)設困難情境和艱苦條件,遵循由易到難逐漸加大難度的原則,安排學練小目標,讓學生奔著小目標,勤學苦練,讓他們奮力向上跳一跳,咬牙向前沖一沖,通過自己的努力,突破一個個困難,完成一個個小目標,摘到成功的果子。通過與困難做斗爭體驗付出的艱辛,回味付出的過程,享受成功帶來的喜悅,激發(fā)繼續(xù)努力的信心和斗志,明白有付出就會有成功的道理,培養(yǎng)他們勇于挑戰(zhàn)困難的堅強意志品質。
六、榜樣示范法
青少年兒童性格的可塑性大,對各種事物模仿能力強,尤其對他們崇拜的榜樣,有著巨大的吸引力,所以,教師要努力給他們提供學習的榜樣。言教不如身教,其實教師自己就是學生最好的學習榜樣。俗話說細節(jié)決定成敗,體育教師的榜樣示范并不是要求你做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來,而是體現在平時點點滴滴的教學行動之中。例如,在課前認真布置好場地器材,提前站在烈日下等待學生上課;在課中帶頭與學生一起跑圈,與學生一起做操,與生一起同甘共苦,揮汗如雨;遇到困難不慌不忙,堅持到底,敢于拼搏;以自身強烈的事業(yè)心,嚴肅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感染每一個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另外,教師還要善于在學生中挖掘、樹立典型人物。在平時的教學中注意觀察學生,尤其關注一些后進生的轉化,當發(fā)現個別后進生,或者體育困難生經過他們的不懈努力取得顯著成績的時候,及時進行表揚鼓勵,挖掘提煉先進事跡,把他們的事跡推廣到全體同學之中,讓榜樣人物談談自己刻苦鍛煉的感受和體會,激勵學生向優(yōu)秀生學習,激發(fā)他們的競爭超越意識。
七、心理暗示法
經研究表明心理暗示的作用是巨大的,通過言語和聯(lián)想過程轉化為情緒狀態(tài),并產生心理沖動,直接作用于機體的各種機能和行為活動而發(fā)揮的作用。消極的暗示能擾亂人的心理、行為以及人體的生理機能,而積極的暗示能起到增進和改善的作用。因此,教師應該注意有意識的給學生以積極的心理暗示,而避免消極的心理暗示。
首先,教師用簡潔、明確、肯定的語言,重復說,反復說,對孩子形成完整的心理暗示,給予學生自信和動力,激發(fā)他們的潛能。例如,在長跑出現“極點”時,通過“你能行”、“堅持住”、“快到了”等語言激勵學生堅持到底。
其次,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自我暗示習慣,遇到困難時能做一暫停,作一深呼吸,靜下心來,心中自我暗示。例如,在排球分組比賽中當一方比分落后,越打越差,導致心情急躁,甚至想放棄比賽之時,引導、鼓勵學生進行自我心理暗示:“我能行,落后只是暫時的現象,我們一定會勝利”。通過自我積極的心理暗示,逐漸調整好心態(tài),把毛躁情緒抑制下去,鼓起勇氣,充分發(fā)揮技術水平,克敵制勝。
總之,良好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必須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多種教育情境,抓住教育時機,精心設計教學小策略,激發(fā)學生內在需要動機,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意志品質教育,讓學生逐漸內化成自覺、果斷、堅韌、自制等良好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