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晨
1922年6月10日,閩南金門人王敬祥因病不幸逝世,驚聞噩耗,百忙之中的孫中山十分悲痛,親自赴王家吊唁,并贈銀千元。王敬祥究竟是什么人,為何獲得孫中山的尊重?
父子日本經商
王敬祥(1872—1922),1872年1月出生于福建金門縣山后鄉(xiāng)。因其伯父王明玉無子,從小便過繼給他為子。在家鄉(xiāng)金門度過童年、少年之后,16歲的王敬祥于1888年赴日。
王明玉,名國珍,清同治初年往日本經商,在神戶開設貿易商行復興號,設有棧房(倉庫)。從中國輸入雜谷、大豆、豆餅、棉花、砂糖、大米,并將火柴、棉布、海產、雜貨銷往東南亞和中國,其營業(yè)范圍擴展到臺灣、廈門、上海、營口、馬尼拉等地。王明玉成為19世紀后期神戶著名的世界貿易商。王明玉還與旅居神戶的漳、泉商人共同創(chuàng)辦了神戶八閩公所,被推選為首任會長,設會所在復興號商行內。
王敬祥赴日后,初幫父親經商,之后,王敬祥擔任專營外匯的橫濱正金銀行神戶支店負責為中國商社服務的買辦。不久,他成為神戶復興號商行的當家人,將該行發(fā)展為神戶最大的國際貿易公司。王敬祥以神戶為基地,建立了一個遍布中國沿海及東南亞各大城市的貿易網絡。王家在海外設立的公司和商號眾多,包括神戶的復興公司、振興號、源興號和致和號,廈門的敬記銀行及昌記號,上海的復興號,新加坡的和記公司,越南峴港的東南公司,印尼泗水的和興號等。此外亦在天津、大連、營口、哈爾濱設有分棧(分號)。
王敬祥繼父親之后任神戶八閩公所(1903年后改稱神戶福建商業(yè)會議所)第二任會長,神(戶)、(大)阪中華會館理事長(1907—1911),成為神戶僑領之一。王敬祥還在故鄉(xiāng)金門島與其生父、兄(王敬濟)等共同倡建新屋18棟,安置其族人。民國初年,還出資建晉江及安海公路。
雄厚的經濟實力和長年建立起來的信用,使王敬祥不僅成為一個企業(yè)家或是某一鄉(xiāng)幫的領袖,而是成為神戶華僑界的一個社會賢達。他以此擴展了活動范圍,領導能力也在辛亥革命時期得到了發(fā)展。
支援辛亥革命
1897年,孫中山經加拿大轉往日本,從事革命活動。日本神戶是孫中山當年進行革命活動的重要地點之一。從1895年至1924年,孫中山曾18次到訪神戶。他的革命活動得到神戶華僑和日本友人的大力支持,當時神戶僑領王敬祥就是一位重要的支持者。
王敬祥和父親王明玉均是孫中山的忠實追隨者,在經濟上大力支持孫中山的革命活動。1905年,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在東京成立,王敬祥和父親王明玉均是正式會員。同年,王敬祥出任神戶中華同文學校副董事長。1908年,神戶、大阪華僑正式成立中華商務總會,王敬祥被推選為董事長。之后,王敬祥等發(fā)起成立“旅日華僑統(tǒng)一聯合會”(中華總商會前身)。1911年,會所遷往神戶,王敬祥出任會長。他為孫中山在日本的革命活動籌募了大量的經費,復興號貿易公司也成為革命黨人的活動據點和支援國內革命的兵站基地。1911年,當時由陳其美領導的滬軍都督府等致函王敬祥,請求神戶華僑捐款。從保留下來的捐款清單可知,其時已募得3700多元,這在當時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在武昌起義爆發(fā)后3天(10月13日),神戶的報紙就開始刊登有關起義的消息和神戶華僑的感想。王敬祥明確地表明了支持革命政府的態(tài)度,他在回答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人民的同情在于革命軍一方。
11月26日,神戶華僑在中華會館組織了“中華民國僑商統(tǒng)一聯合會”,王敬祥被推選為會長。在聯合會的成立大會(約600人參加)上,王致祥登臺演講,呼吁神戶華僑團結一致。除了號召華僑捐款、組織日本華僑敢死隊赴滬、寧參加起義等活動外,聯合會還舉辦了“中華民國統(tǒng)一大慶典”提燈游行活動。
統(tǒng)一聯合會從成立到1912年3月31日解散這段期間,開展了在神戶華僑中募捐、協助中華銀行的創(chuàng)建、籌建“興業(yè)貿易株式會社”等活動。之后又開展了組織國民黨神戶交通部歡迎孫中山訪問神戶等活動。
1912年2月17日,統(tǒng)一聯合會會長王敬祥派黃卓山攜帶捐款11000元赴南京,交付給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對于神戶華僑的貢獻,已于1912年1月31日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的孫中山寫了感謝信,表彰王敬祥和神戶華僑,稱贊王敬祥“急公好義,協力相助,具愛國熱誠,良深嘉許”。王敬祥于2月20日赴上海、南京,與新政府、同盟會的重要領導人會面,為設立專賣軍火物資的“興業(yè)貿易株式會社”而奔走。當時,在南京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中,還有一部分人主張與北洋軍閥武裝對抗到底。王敬祥欲創(chuàng)辦此公司,就是支持這一觀點的。雖然隨著時局的發(fā)展,公司最終沒有成立,但是王敬祥支持新政府的熱情由此可見一斑。
為了解決滬軍都督府的財政困難而設立的中華銀行,除了在戰(zhàn)時募集軍費、發(fā)行軍債以外,還兼有一定的中央銀行的作用。在其成立后,神戶華僑給予了不少支援,在成立僑商統(tǒng)一聯合會時,就將募集中華銀行的股份作為一項任務。1912年7月,中華銀行改組為完全民營,延請孫中山任該行總董。銀行除了向南洋華僑招募股份外,還想在日本積極開展業(yè)務,還欲請王敬祥擔任在日本的招股經理??梢娫趪医ㄔO中,占有重要位置的中央銀行創(chuàng)辦過程中,孫中山對王敬祥的期待了。
1913年2、3月間,孫中山訪問日本。在神戶,孫中山一行在短短的兩天時間里(3月13日、14日),先后訪問了中華會館、國民黨神戶交通部、神戶基督教青年會、神戶華僑同文學校、川崎造船所、吳錦堂別墅等處,受到各界熱烈的歡迎。王敬祥作為華僑精英之一,從大阪開始就陪同孫中山,使得這些活動能夠圓滿完成。
中華革命黨支部長
在孫中山訪問日本時,中國國內發(fā)生了宋教仁被刺事件,這是袁世凱為強化獨裁的一個陰謀。隨著案件真相的明了,孫中山決定發(fā)起“二次革命”。但是很快就失敗了。孫中山只好再次踏上了流亡日本的旅途。孫中山從福州轉道臺灣基隆,乘坐“信濃丸”號,于1913年8月9日到達神戶海濱。當天晚上,王敬祥等秘密登上停泊在神戶海濱的“信濃丸”號,就孫中山登陸之事出謀劃策。深夜,孫中山在日本友人的策劃下,從川崎造船所的碼頭上岸,在神戶市內山麓的花壇別墅隱蔽下來。10早晨,王敬祥等到神戶港佯裝去迎接孫中山,吸引了大部分記者和刺客的耳目,以此聲東擊西,掩護孫中山。
一周后,孫中山離開神戶,轉抵東京。1914年7月,孫中山在東京組織成立了中華革命黨。與此同時,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孫中山認為這是打倒袁世凱的好機會,于是,在山東、廣東、上海等沿海城市策劃舉行武裝起義。起義所需的經費,大多來自華僑的捐款。其中神戶華僑所捐的數目達126萬日圓,這多數是王敬祥募集的。在一戰(zhàn)的陰影下,在正常的銀行國際匯款業(yè)務不能開展的情況下,日本華僑的資金就顯得更加珍貴。1915年2月11日,孫中山任命王敬祥為中華革命黨大阪、神戶支部長。在王敬祥的兒子王重山、孫兒王柏林一直珍藏的資料中,就有孫中山先生頒發(fā)的一張委任狀,上寫“委任王敬祥為神戶、大阪支部長,此狀,中華革命黨總理孫文”。
1914年8月,一部分聚集在東京的黨員策劃在福建舉行武裝起義。起義的計劃由特派員劉佐成起草。這份題為《福建討袁計劃》的主要內容就是,動員駐邵武、建甌等福建各地的政府軍發(fā)動起義,攻占福州,其他地方也同時舉行起義。所需資金,按其計劃是發(fā)行100萬元軍債,然后在當地向富人征收。但是,實際上這個集資計劃很難行得通。結果大部分活動資金還是從王敬祥那里調集。
8月中旬起,劉佐成(福建討袁組織專員)、許崇智(福建支部長、軍務部長)、黃伯群(1913年上半年為國民黨東京支部長)、施明(福建省第二次歸國人員)、黃展云(福建副支部長)等人頻繁拜訪孫中山,接受指示,并分批來到神戶。到神戶后他們拜訪了王敬祥,領取活動資金,然后從神戶出發(fā),轉道臺灣回福建。
福建的起義后來不了了之。在劉佐成給王敬祥的信件中,報告了在11月中旬,起義計劃被泄漏,準備起義的部隊倉促起義而敗退的情形。還報告了一部分革命黨員到了福州后,奢侈腐化的丑態(tài)。
鑒于這種情況,王敬祥向孫中山提交了關于改造黨內財務和起義經費分配的建議書。在建議書中,王敬祥提出:“今日籌劃進行,對于財政出入,貴宜當做一潛形的政府。凡事須明白預算,切不可隨意紊亂收支,養(yǎng)成不規(guī)則之習慣。對于各省赴義舉事之人,亦不可過于畸輕畸重,導致財政的分配有未能盡宜?!彼€建議改善起義經費的分配,做到既有重點目標,又要使相鄰省份能夠響應等等。后來,黨內的財務規(guī)則逐步得到規(guī)范和整頓,1915年4月,從財務部的設立就可以看出,王敬祥的意見得到了貫徹落實。
繼續(xù)振興實業(yè)
1916年6月,袁世凱復辟帝制失敗后在國民的唾罵中郁郁而死。孫中山重返國內政治舞臺,中華革命黨在日本的活動就告一段落了。王敬祥作為企業(yè)家,繼續(xù)為振興實業(yè)而奮斗。他和林爾嘉等人發(fā)起成立了“實業(yè)討論會”,并擬訂了《創(chuàng)設實業(yè)討論會意見書》研究復興之路,并聯合全國商界,通過切磋和交換意見,增進共同利益。
王敬祥還曾參與陳清機發(fā)起創(chuàng)辦的“閩南民辦汽車路股份有限公司”。從這可以感受到王敬祥對于振興實業(yè)的熱情,但不幸的是,王敬祥壯志未酬,在1922年6月10日病逝,年僅50歲。孫中山感念其革命功績,親臨吊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