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
錯位的紀念
又到一年畢業(yè)時,翻看江蘇宿遷青華中學2013屆高三畢業(yè)紀念冊,會發(fā)現(xiàn)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無論后排年輕的面孔變了多少次,前排的十三個領導永遠保持著同樣的姿態(tài),同樣的表情,穿著同樣的服裝,留著同樣的發(fā)型,甚至眼角眉梢的皺紋都數(shù)年如一日。
雖說照片看起來天衣無縫,對比之下明眼人還是能夠一眼看出:領導們的形象是PS上去的。對此,校方回應說,除了一張是現(xiàn)場拍照,其余都是后期合成,這是為了節(jié)省時間,而且往年采取的也是這種做法。
校方的回應引來了多方的一片噓聲,有人提起2010年時任浙江大學校長的楊衛(wèi),特意抽出一天半的時間親自與八千多名畢業(yè)生握手留念的事情;一位照相館老板記得,有位校長這樣對待畢業(yè)照,“任何人都不準走,等拍完畢業(yè)照再走,這是和孩子們在一起最后的時光了,說不定一輩子就再也見不到了”。
難以想象日后學生們看到照片里第一排端坐的領導,而記憶中前排卻是一片空白的時候,會是怎樣錯位的感覺。畢業(yè)之際,學校留給學生們的不僅僅是幾年來的教育,更是一份紀念與期許。倘若連這份本應在孩子們人生中起到指引作用的紀念都被虛假所代替,這份錯位的紀念不要也罷。
錯位的剪輯
眼見未必為實,視頻編輯線上兩個時間點的錯位對接,足以顛倒一個事件的因果,混淆人們的視聽。
幾天前,一段“上海復旦大學中山醫(yī)院青浦分院護士掄板凳砸病患”的視頻在網(wǎng)上被大量地轉發(fā)。視頻里,一名護士在與病患發(fā)生口頭爭執(zhí)之后,突然猛地掄起眼前的板凳向其中一名男子砸去,全然不顧男子身旁的婦女懷里還抱著一個孩子。這場激烈的追打在他人的奮力阻撓下告終,此時,這名動粗的護士已經是披頭散發(fā),原本戴在頭上的護士帽也搖搖欲墜地歪在一邊。
本應是白衣天使卻化身兇神惡煞者,此視頻被公布出來后,立刻引來多家媒體和大眾對醫(yī)護行業(yè)的口誅筆伐。人們會不自覺地聯(lián)想起前些日子護士狂扇ICU女嬰,護士扇病患巴掌等種種負面新聞,大呼世風日下,醫(yī)患關系緊張到一觸即發(fā)。
經過深入調查,才發(fā)現(xiàn)這又是一場未經求證的道德審判。網(wǎng)上流傳的這段視頻是經過剪輯的,剪輯者刻意地將雙方的口角和護士動手打人組接在一起,卻剪掉了這兩段中間護士被畫面中男子辱罵掌摑的片段。
錯位的剪輯帶來的是錯位的解讀,倘若媒體從業(yè)者不能站在客觀真實的角度報道事件,長此以往,只會造成社會上行業(yè)間的嫌隙越來越大。媒體人輕點鼠標剪掉的或許只是工作線上的一個視頻片段,割裂開的卻是理解與溝通的理性空間。
錯位的符號
榮譽帶來的并不總是榮耀和羨慕,有時也會帶給人莫名其妙和錯位之感。在最近舉辦的山西十大文化符號的評選活動中,一個名叫耿彥波的人以一百五十四萬多的票數(shù)狂甩晉祠、關羽、云岡石窟幾條街,暫居第一位。
許多人不禁要問:耿彥波是誰?當了解到他的身份是太原市市長、活動主辦方是山西省文化廳以后,人們的反應變成“主辦方‘拍馬屁”。還有網(wǎng)友發(fā)現(xiàn),所謂的投票并沒有有效的監(jiān)督機制,可以通過假名等手段反復投票。
活動的總策劃武敬東表示,此次評選是按照人物類、景觀類、建筑類和美食類等七大類,以企業(yè)或個人兩種形式進行報送,經組委會對申報材料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進行篩選后才能入圍。對于網(wǎng)友們對市長大人高票領先的質疑,主辦方解釋這恰恰反映出當今社會民眾對實干官員的喜愛。
不解釋還好,經此一說更添錯位之感。不可否認,耿彥波在山西享有很高的聲譽,在大同任職市長期間,他曾享有“造城市長”的美名,在全票當選太原市長后離開大同之時,更是受到當?shù)厥忻駬]淚相送的待遇。
但問題是,為官者做好分內之事就能成為文化符號,甚至超越數(shù)百年的歷史名人、數(shù)千年的文物古跡?此次評選的并非山西最受歡迎的官員,究竟是廣大群眾不理解文化的意義,還是評審組委會的專家缺乏對符號的理解?
【原載2013年6月26日《中國青年報·新聞眼》標
題為本刊所擬】
插圖/如此采訪/劉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