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健玲 董小華
摘 要 在習作指導中,教師可從“用心”感悟、“隨心”寫作、“開心”運用三個方面引領學生“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表達”、實現(xiàn)“自我價值”,從而達成《語文課程標準》所提出的“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的目標。
關鍵詞 三用式 自我發(fā)現(xiàn) 自我表達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著名雕塑家羅丹曾說:“作品就是情感。”“情感”源自哪里?源自人的心靈。葉圣陶先生指出寫作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币虼?,進行習作指導時,教師要把握好學生與事物產生共鳴之契機,幫助學生解開心靈的束縛,燃點靈感的火花,喚起寫作的欲望與熱情,讓學生自由地“我手寫我心,我口抒我情”,才能根治“無話可說”、“無病呻吟”、“千人一面”的弊病,才能讓寫作真正成為學生的“賞心悅事”,才能實現(xiàn)《語文課程標準》所提出的“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的目標。
1 “用心”感悟,方能回歸“自我發(fā)現(xiàn)”
1.1 “發(fā)現(xiàn)”客觀世界“獨特”的事物
指導學生習作時,我們常常會要求:要用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刹簧賹W生寫出來的東西依然簡單、空洞,千篇一律,沒有特色。究其原因,是他們只在“用眼”觀察,而缺少了一顆“感悟”的心。作家張潔說過:“人和人的眼睛是不同的,每個人的瞳仁,實際上是長在自己的心靈上的,他們只能看見各自心靈上所給予他們的那個界限之內的東西?!币虼耍攲W生睜大“心靈之眼”,在客觀事物身上細細觀察,用心感悟之時,才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才能發(fā)現(xiàn)事物獨一無二的特性,才能把現(xiàn)實中的事物內化為“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獨特形象。
有一次,筆者指導學生描寫學?;▔吷系囊粎残∫盎?,不同的學生寫出了不同的形象:有樸素無華、默默綻放的小野花;有不畏風雨、頑強生長的小野花;有不自卑、不怕嘲笑的小野花,有不慕虛榮、甘當“綠葉”的小野花……,經過學生獨特的情感浸潤,思維加工,在孩子筆下就呈現(xiàn)出各具特色的小野花了。
1.2 “發(fā)掘”精神世界“獨特”的感受
法國作家雨果說過:“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比说男撵`,人的精神世界,是較之客觀世界更為遼闊的疆域,更是一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課堂上,你看到一個學生托腮凝視,一動不動,也許你以為他什么都沒做,可實際上,他早已思接千里,浮想聯(lián)翩了。學生的精神世界就是一座有生命力的、不斷生長的、豐富的寶庫,里面充盈著無窮無盡、千奇百怪的獨特感受?!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要“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我們的責任,就是引導學生通過對客觀事物的體驗和感悟,“發(fā)掘”他們心靈的“獨特感受”,并把它化為蘊含真情實感的語言文字。
如讓學生寫“給老師的一封信”,有些學生寫出了對老師的贊美,有些學生寫出了對老師的敬佩,有些學生寫出了對老師的不滿或指出老師的不足……,對于這種種不同的情緒,教師要抱有平等、公正、寬容的心態(tài),要尊重學生言語表達的自由,要肯定學生敢于說真話、實話的勇氣,這樣,學生智慧的火花才會在習作中不斷閃現(xiàn)。
“感悟”如此重要,在平時的寫作訓練中,如何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呢?我探索了“三用式”感悟法:
第一,“用實踐”生成感悟?!白魑倪@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字?!比~圣陶先生如是說。學校生活生動有趣,家庭生活溫馨和睦,社會生活豐富多彩,自然生活美麗多姿。學生積極身處其間,多實踐,勤思考,真心誠意地感受生活的精彩,各種各樣的信息便會源源不斷地進入心靈的寶庫,情感愈發(fā)豐滿,感悟就會愈發(fā)敏捷。
第二,“用隨筆”記錄感悟。葉圣陶先生這樣談論“感受”:“你只要隨時反省,就覺得自己胸中決不是空空洞洞的;隨時有一些意思情感在里頭流衍著,而且起種種波瀾。你如果不去把捉住這些,一會兒就像煙云一樣消散了,再沒痕跡?!币虼?,引導學生進行寫隨筆的練習,把所見所聞所感隨時記下來,不失為訓練“感悟”能力的一個好辦法。
第三,“用情境”激發(fā)感悟。小學生的情感非常容易受感染,教師在指導習作時,以圖片、實物、音響、視頻等教具為學生創(chuàng)設凸顯主題、氣氛熱烈的情境,更有利于幫助學生打開思路,發(fā)揮想象,加深對事物的感悟。筆者在教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習作“暢想未來世界”時,就用多媒體動畫設計了多拉A夢和大雄利用時光機穿越而來,和孩子們一起“暢想未來世界”的情境,在備受喜愛的動畫形象面前,學生情緒高漲,表達欲望強烈,生發(fā)了許多奇思妙想。
2 “隨心”寫作,方能凸顯“自我表達”
2.1 低年段:無拘無束“自信”地寫話
低年段的寫話要求,《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钡拇_,對低年段的學生來講,沒有什么比激發(fā)和保護他們的寫作興趣、信心更重要。讓他們無拘無束地寫,寫童話中的形象,寫現(xiàn)實生活的人,寫好玩的游戲,寫有趣的活動等等,在老師欣賞的目光中,品嘗到寫作的樂趣,才能樹立起寫作的信心,增強寫作的動力。
2.2 中年段:不拘形式“自由”地寫作
中年段是學生寫作能力初步形成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要求學生“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這就強調學生要做真人,說真話、寫真事,教師在寫作指導中,要滲透寫作的基本方法,初步培養(yǎng)觀察、想象、思維、表達等多種能力。只有把自由表達與方法訓練結合起來,學生的“自我表達”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自由”,寫作能力才會扎扎實實地提高。
2.3 高年段:個性化的“自如”地表達
高年段的學生已初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教師應鼓勵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努力捕捉自己對社會、對人生的特別感受,并選擇自己擅長的文體與方法,寫出具有個性色彩的文章,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和獨特見解。
“隨心”寫作,要得到教師的肯定、鼓勵和正確的引導,教師要想方設法關愛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生的“自我表達”才會縱情、愜意,才能在自由寫作的道路上走得更長遠。
3 “開心”運用,方能實現(xiàn)“自我價值”
學習寫作的目的是什么?目的不光在于正確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更在于實現(xiàn)“自我價值”。學生只有意識到寫作不但是學習的一部分,更是生活的一部分,他的寫作興趣才會長久不衰,才能得到源源不斷的寫作動力。
我們要鼓勵學生把寫作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如與朋友QQ聊天,發(fā)電子郵件,微博上發(fā)表習作、寫評論;在學校論壇上發(fā)帖、回帖;節(jié)假日制作賀卡、寫信或發(fā)手機短信給父母、親人送祝福;出班級墻報,給紅領巾廣播站投稿;寫請假條、留言條、通知……當學生意識到寫作給自己生活帶來便利與快樂,感受到自我價值得以實現(xiàn)的成功和喜悅,學習寫作的興趣才會更濃厚而持久。
參考文獻
[1] 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言論摘要.智仁勇等摘編.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