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成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3)09-000-01
摘要:本文對調節(jié)課堂氣氛的幾種途徑和方法做了簡要闡述,即:通過課前熱身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調整體育課堂氣氛,豐富教學方法從而調節(jié)課堂氣氛,教師應注意對教學節(jié)奏的控制,重視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等。
關鍵詞:小學體育 調節(jié)課堂氣氛 激發(fā)學習興趣
通過本人多年的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學生在一個輕松、融洽的課堂氛圍內對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遠遠高于相對枯燥的課堂氛圍中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如何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融洽的學習氛圍就成了目前較為重要的課題之一。
一、 通過課前熱身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調整體育課堂氣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每節(jié)課的開始階段學生的注意力最為集中,是激發(fā)學生興趣最好的時機,因此,教師要充分把握好這個機會,如何抓住小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首先,冬天的體育課是另教師們很頭疼的,由于氣溫太低,身體在接觸體育器材后更是感覺一股刺骨的寒氣,學生一般都很怕冷,不愿意主動參與到體育教學活動中去,因此,在課前的準備活動中教師可先組織學生玩一些不需用到體育器材的小游戲,如最簡單的人背人游戲,教師可將學生分成幾組,進行人背人接力賽。這個小游戲的好處是,其中既無較高的技術要求,其運動量也夠大,同時兼具趣味性,同學們的好奇心在輕松的游戲中得到滿足,同時也起到了一個很好的熱身效果,游戲結束后,再接觸體育器材,同學們就不會再抗拒。
二、 豐富教學方法從而調節(jié)課堂氣氛
新課標實施以來,體育教學的目標有了較大變動,從死板的應試教育逐漸向以人為本、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自主鍛煉的能力過渡。眾所周知,應試教育時期,教師為了使學生可以達到考試要求,往往采用的是簡單講述、反復訓練的教學方法,迫于考試以及升學的壓力而很少顧及到這樣枯燥且高強度的教學方法是否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而正是因為這樣簡單枯燥的教學方法,導致大部分小學生對體育課產生厭倦甚至是懼怕的情緒,不利于今后體育教學的順利實施,同時也與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終身鍛煉能力的指導思想背道而馳。因此,教師可從教學方法的變革入手,綜合本校實際情況借鑒或開發(fā)出更多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身體狀況、接受能力的新型教學方法,并使其起到調節(jié)課堂氛圍的重要作用。
小學生正處在身心快速發(fā)展的階段,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一成不變、枯燥、單一的教學方法顯然不適合小學生,而游戲是孩子的天性,處于小學時期的孩子們十之八九是特別喜歡游戲的,因此,教師可將實際教學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將其以體育游戲的形式展開,如在投擲課上,教師可先教小學生折紙飛機,或是讓學生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將同樣的紙團做成不同的形態(tài),比如圓圓的炸彈等,并組織學生用它進行投擲比賽,看誰的“武器”跑的更遠,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通過及時的向學生傳授“扔炸彈”的動作要領,即投擲的動作要領,使學生在愉快的游戲中學習到知識,輕松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當然,適合小學生的教學方法還有很多,如:情境教學法、分組合作教學法、角色轉換教學法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勇于嘗試,善于總結和完善,將這些教學方法通過實踐轉化成自己的東西,并積極將它們用于日常的教學實踐,爭取給學生們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又可以學到知識的氛圍。
三、 教師應注意對教學節(jié)奏的控制
教師要保證教學節(jié)奏快慢適中,小學生雖好奇心強,但由于其年齡特點,他們的接受能力還是非常有限的,如教師教學節(jié)奏掌握不好,速度過快容易使學生體力不支、產生負面情緒,如若教學節(jié)奏過慢,無法跟上學生的思路,則會顯得單一 、無趣,因此,教師對課堂節(jié)奏的掌握還是相當重要的,而節(jié)奏的掌握可以以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程度來衡量,如,在重點難點部分,教師可適當放慢節(jié)奏,給學生一個認識、學習和消化的時間。因在之前學生已經熟悉和掌握,所以在復習之前所學內容時,教師則應該使節(jié)奏比平常學習時要快一些,防止學生因重復而產生厭倦情緒。
體育課并非像大家想象的一樣,只有動態(tài)形式,如果體育課一直是以動態(tài)形式展開,那么極易產生兩個極端,一、學生過度興奮,不僅課程進度不好控制,也很有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超出學生的身體負荷,對學生之后的學習生活產生不良影響。二、學生在這種高負荷的教學強度下,逐漸對體育課程甚至是體育運動產生厭倦情緒,不利于今后體育課程的順利實施,因此,體育課要動靜結合,既要讓學生保持對體育課程的興趣,也不要使學生過度興奮。
四、 重視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我國傳統(tǒng)體育教學長期受應試教育影響,迫于升學和考試的壓力,教師多采用“注入式”或“填壓式”的教學方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被動,長期下來,極易導致學生產生厭倦等負面情緒,隨著素質教育在我國的不斷深入,這種教學方法很顯然已經不再適合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大環(huán)境,教師應積極響應素質教育的要求,重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去,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參考文獻:
[1] 喬建梅.淺談體育課堂氛圍的營造[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10).
[2] 楊志峰.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J].新課程學習(中).2011(02).
[3] 盧宏雄.初中體育課教學之我見[J].新教育.2010(02).
[4] 姜明浩.實現(xiàn)有效互動 構建和諧的體育課堂教學[J].大眾科技.2011(08).
[5] 張戰(zhàn)濤.在體育教學中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氣氛[J].新西部(下半月).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