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照彰
摘 要:《登岳陽樓》為杜甫所做,短短四十言,觸景生情?!叭竹R關山北,憑軒涕泗流”,體現他胸中裝有黎民社稷?!对狸枠怯洝窞榉吨傺退?,計三百六十九字,文情并茂,感人肺腑?!跋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一句成為千古名言。憂國憂民思想在兩名篇均得到充分體現和彰顯,更使岳陽樓名揚中外。
關鍵詞:杜甫 《登岳陽樓》 范仲淹 《岳陽樓記》
一、岳陽樓的基本情況
岳陽樓位于湖南省岳陽古城,起源于唐肅宗時,后至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陽樓。因其屹立在海拔39米的高丘上,下臨洞庭,遠對君山,北通巫峽,南極瀟湘,視野開闊,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的名譽。岳陽樓與湖北武漢的黃鶴樓、江西南昌的滕王閣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岳陽樓登樓遠眺,氣象萬千,氣勢壯闊,構制雄偉,堪稱江南三大名樓之首?!扒Ч沤^唱因樓而生,文化名樓因詩而名”。自唐朝開始,岳陽樓已成為天下文化名樓,歷朝歷代的詩人大都留下了大量優(yōu)美的詩文名篇。最具代表性的是唐朝杜甫的詩《登岳陽樓》和北宋著名文學家范仲淹的散文《岳陽樓記》,使得岳陽樓更加名揚中外。岳陽樓二樓正面懸掛著清著名書法家張照書寫的《岳陽樓記》,三樓陳列著一代偉人毛澤東手書杜甫的詩《登岳陽樓》。二0一0年會暨第七屆“名樓論壇”在南京閱江樓舉行,岳陽樓被尊為“名樓盟主”,成為人們更加向往的一個勝地。
二、作品所體現的思想性
(一)《登岳陽樓》這首詩體現的思想性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睂戇@首《登岳陽樓》的五言律詩時,杜甫已五十七歲,貧病衰老,落魄潦倒,沿江漂流,泊舟岳陽,他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陽樓,憑軒遠眺,面對煙波浩渺、壯闊無垠的洞庭湖,發(fā)出由衷的贊嘆;繼而觸景生情,想到自己晚年生活坎坷,國家動蕩,民不聊生,不免感慨萬千,于是揮筆寫下這首千古傳誦名篇。這首詩篇幅雖短,但氣魄非常雄大,表現了詩人越是在個人不幸之時,越不忘國家和人民的高尚品格。平生憂國憂民的詩人,不只是為自己晚年的凄涼而悲切,更關心國家的安危和人民的苦難。詩人的晚年是在小船上度過的,想不到寫完這首詩的次年冬天,他就在上水的一條小船里與世長辭了。這首五言詩,自古以來曾引得多少吟誦者愴然淚下!
《登岳陽樓》真實表達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而且這種感情與個人悲慘的遭遇、個人抱負的不能施展緊密聯系,顯得感情更加迭宕,更加真切,更加動人。我們看到臨死前的杜甫,還是那樣的憂國憂民,不忘國家的命運,實在令人感動和敬佩。詩人形象是衰弱的,精神卻是高大的?!兜窃狸枠恰纷鳛閼n國憂民之作,境界高,氣魄大,感情深,感人肺腑。
(二)《岳陽樓記》這首散文體現的思想性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范仲淹一生的行為準則?!斑_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已成為封建時代許多士大夫的信條。范仲淹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正貶官在外,“處江湖之遠”,本可以采取獨善其身的態(tài)度,可他仍然以天下為己任,胸懷遠大抱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表明了不計個人得失的高尚情懷,“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抒發(fā)了憂國憂民的政治抱負,體現了先憂后樂的精神品質。
《岳陽樓記》名傳千古、廣為傳誦,成為我國散文創(chuàng)作的經典。其內容之博大,哲理之精深,氣勢之磅礴,語言之鏗鏘,可謂匠心獨遠,堪稱絕筆。文中許多警句已成為后人處世待人的格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幾乎每個有文化的中國人都能背誦,而且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成為他們取之不竭的精神動力之源。《岳陽樓記》,寫景雄偉、立意高遠,人們驚嘆他華美的辭彩,更加折服于他崇高的思想。他倡導的先憂后樂思想,是中華文明史上閃灼異彩的精神財富。
三、作品所體現的藝術性
(一)《登岳陽樓》這首詩的藝術性表現在以下三點:
第一、表現手法變化多樣。作品雖然只有八句話四十字,但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法。首聯運用敘述的手法,交代了登岳陽樓的緣由。頷聯運用描寫的手法,描寫了洞庭湖的壯觀景色,在描繪中,又運用了形象的比喻,增強了生動性。頸聯運用夸張手法,寫出詩人自己的生活處境。尾聯運用了抒情的寫法,揭示出詩人依舊關心國家大事和人民疾苦,提升了作品的思想境界。
第二、對仗工整、用字考究。“昔”與“今”、“洞庭水”與“岳陽樓”、“無一字”與“有孤舟”對仗,極為工整?!佰濉?與“浮”兩個動詞,點石成金,富于神韻?!叭找垢 比?,下得深沉,寓情于景。宋代劉辰翁說,此聯“氣壓百代,為五言雄渾之絕”。清初王士禛贊為“雄跨今古”。
第三、內容感情跳躍性強。從內容方面說,首聯寫詩人登樓的過程,蘊含了“昔”與“今”的時間跳躍。頷聯,由寫己推進到寫洞庭湖,有一個從小到大的跨度。寫景中由吳楚之地到日月天空的空間跳躍。頸聯,轉回自身的描寫,有一個從大到小的跨越。尾聯,又從自身遭際擴展到國事的描寫,又是一個從小到大的跨越。寫國事又有從國難到詩人感情抒發(fā)的跳躍。具有縱橫開闊,跳躍性強的特點。從詩人的感情發(fā)展上說,首聯蘊含喜悅,頷聯帶有雄壯,頸聯轉為凄苦,尾聯變?yōu)楸瘋T娙说母星殡S著詩篇的進展,顯示不斷變化,跳躍性強的特點。全詩“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憑軒涕泗流”三個境界,跳躍性強,聯系卻十分緊密,即杜甫晚年始終十分強烈的憂國憂民的感情,把景與情融為一體,把國家命運與個人遭遇緊密結合。
(二)《岳陽樓記》這首散文的藝術性表現在以下兩點:
第一、獨具匠心、別出新裁。《岳陽樓記》是一篇我國古代散文的佳作。作品另辟新境,避熟就生,不蹈前人窠臼,不去重復老話,換一個新角度,找一個新主題。文章的題目是“岳陽樓記”,卻巧妙地避開樓不寫,而去寫洞庭湖,寫登樓的遷客騷人看到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時產生的不同感情,以襯托最后一段所謂“古仁人之心”。文章充滿著對自然的贊美、對友人的贊許,但更為表現作者博大的抱負與情懷?!安灰晕锵?,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他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從不計較個人的榮譽得失,以實現更高價值的人生追求,表現了跨越時代的政治遠見。議論的部分字數不多,但有統(tǒng)帥全文的作用,是一篇獨特的議論文。
第二、表現手法多樣、語言特色鮮明。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交融在一篇文章中,記事簡明,寫景鋪張,抒情真切,議論精辟。“前人之述備矣”文詞簡約,“覽物而悲者與喜者”洋洋灑灑。文章有許多四言對偶句,明暗相襯,動靜相生,音節(jié)和諧,如“日星隱曜,山岳潛形?!薄吧锄t翔集,錦鱗游泳。”“長煙一空,皓月千里?!保瑸槲恼略鎏砹松?。采用對比寫法,一陰一晴,一悲一喜,兩相對照。作者錘煉字句的功夫也很深,如“銜遠山,吞長江”這兩句的“銜”字”、“吞”字,恰切地表現了洞庭湖廣闊浩瀚的氣勢?!俺瘯熛﹃帯保瑒t從不同時間表現了洞庭湖不同景色的變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文字簡潔,像格言一樣富有啟示性。“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把豐富的意義熔鑄到兩句短語中,字字有千鈞之力。
四、作品的影響力
《登岳陽樓》被后人評為“登樓第一詩”。清初文學評論家金圣嘆,把杜甫所作之詩,與屈原的《離騷》、莊周的《莊子》、司馬遷的《史記》、施耐庵的《水滸傳》、王實甫的《西廂記》,合稱“六才子書”。王安石對杜甫非常尊敬仰慕,他在一首題杜甫畫像的詩里面,說“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從之游”。杜甫不只在中國流名,還揚名海外。1481年韓國將杜詩翻譯成韓文,叫《杜詩諺解》。在日本杜甫對松尾芭蕉的影響尤深。杜甫也是美國作家雷克斯羅斯最喜歡的作家。1962年,世界和平理事會號召全世界人民紀念四位世界文化名人,其中一位就是杜甫。現岳陽樓上三樓正壁,懸掛著偉人毛澤東親筆手書杜甫這首詩的詩屏,杜甫和毛澤東,中華民族史上古代和當代的兩位偉人在岳陽樓上以這種獨特的方式站在了一起,更為千古名樓增添了無限光輝。他難民身份的先憂后樂比之北宋士大夫范仲淹尤顯珍貴。
《岳陽樓記》是傳頌千古的名作?!跋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千古佳句,是范仲淹一生所追求的行為準則,是他憂國憂民思想的高度概括,也成為一代代有抱負的政治家的座右銘。朱熹稱范仲淹為“有史以來天地間第一流人物”!歐陽修在他去世以后論定說“公少有大節(jié):于富貴貧賤毀譽歡戚不一動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范仲淹的一生,始終貫穿著“先憂后樂”的愛國愛民精神。他的偉大在于他“敢為天下先”的精神與超前的思想?!疤煜屡d亡,匹夫有責”,他能做到“先憂后樂”,他的行為準則為后人立下了一塊思想上與行為上的里程碑,就是在今天,也是為官者之楷模。其影響力洞穿史冊,成為延綿千年的治國理念之一,政通人和成為后代無數治國者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
南宋理學宗師朱熹認為中國歷史上有五位人物:諸葛亮、杜甫、顏真卿、韓愈、范仲淹,是偉大的人物,把這五人稱為“五君子”。杜甫與范仲淹,跨越空間和時間,最終走到一起,關鍵在于他們都有一顆偉大的心靈,在道德上面,在人格上面,都有偉大的建樹。
參考文獻:
[1]江立中.范仲淹《岳陽樓記》考析——與吳小如同志商榷[J].云夢學刊,1980(2).
[2]查洪德.《岳陽樓記》評點[J].殷都學刊,1981(1).
[3]袁行霈.《歷代名篇賞析集成》[M].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8.
[4]胡光凡.杜甫《登岳陽樓》[N].中國文化報,2012-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