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興兵
〔關鍵詞〕 數(shù)學教學;教學效率;提高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3)09—0079—01
課堂是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主陣地。對于數(shù)學教師來說,最迫切的問題,就是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盡量在有限的時間里,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下面,筆者就如何提高中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目標明確,方法得當
在備課時,教師要圍繞確定的教學目標,并結合學生的實際選擇教學策略及方法,同時還應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必要的重組。在數(shù)學教學時,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達到預定的目標。
教師要隨著教學內(nèi)容、教學對象、教學設備等的變化,靈活應用教學方法。數(shù)學教學的方法很多,靈活選用才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如,講授法適用于新授課,穿插演示法適合立體幾何的教學。比如,在教學“立體幾何”之前,要求學生每人用鉛絲做一個正方體的幾何模型,并觀察其各條棱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以及各條棱與正方體對角線之間、各個側(cè)面的對角線之間所形成的角度。這樣,在講授“空間兩條直線之間的位置關系”時,就可以通過學生自己做的幾何模型直觀地加以說明。
二、突出重點,化解難點
每一堂課都有一個重點,教師的教學都是圍繞著這個重點來逐步展開的。為了讓學生明確本堂課的重點、難點,教師在上課開始時,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將這些內(nèi)容簡短地寫出來,以便引起學生的重視。筆者通過聲音、手勢、板書等的變化以及模型、投影儀等直觀教具的應用,刺激學生的大腦,使學生能夠興奮起來,對所學內(nèi)容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解析幾何第二章的“橢圓”第一課,其教學的重點是掌握橢圓的定義和標準方程,難點是橢圓方程的化簡。教師可從太陽、地球、人造衛(wèi)星等的運行軌道,談到圓形臺面的直觀圖、圓蘿卜的切片、陽光下圓盤在地面上的影子等等,讓學生對橢圓有一個直觀的了解。
三、例題精講,練習多做
根據(jù)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要求,教師要精選例題,可以按照例題的難度、結構特征、思維方法等各個角度進行全面剖析,不片面追求例題的數(shù)量,而要重視例題的質(zhì)量。解答過程視具體情況,可以由教師完完整整地寫出,也可將部分過程寫出來,或者請學生寫出。關鍵是講解例題的時候,要讓學生也參與進去,而不是由教師一個人承包,對學生進行“滿堂灌”。教師應騰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做做練習或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或解答學生的提問,以進一步強化本堂課的教學內(nèi)容。若教學內(nèi)容相對輕松,也可以指導學生進行下堂課的預習。
四、創(chuàng)新手段,加強效果
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課的課容量,減輕教師板書的工作量,使教師能有精力講深講透所舉例子,對整堂課所學內(nèi)容進行回顧和小結,進而提高教學效率。在教學臨近結束時,教師總要引導學生總結本堂課的內(nèi)容,尤其是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傳統(tǒng)教學中,總是教師口述或者引導學生口述,這樣學生印象不深刻。而引入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就可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如,通過多媒體將內(nèi)容瞬間躍然“幕”上,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課的內(nèi)容。還可以設計教學課件,借助多媒體生動形象地展示所教內(nèi)容。如講授正弦曲線、余弦曲線的圖形、棱錐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都可以用多媒體來演示。
五、重視自學,強調(diào)示范
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關鍵。數(shù)學的自學也從閱讀開始。初一學生閱讀能力較差,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因此,教師必須從示范做起,對課文內(nèi)容逐句、逐段領讀、解釋,對重要的教學名詞、術語,關鍵的語句、重要的字眼要重復讀,并指出記憶的方法,同時還要標上自己約定的符號標記。對于例題,讓學生讀題,引導學生審題意,確定最佳解題方法。在初步形成看書習慣之后,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接受程度,在重點、難點和易錯處列出閱讀提綱,設置思考題,讓學生帶著問題縱向深入和橫向拓展地閱讀數(shù)學課外材料。還可利用課外活動小組,組織學生交流,相互啟發(fā),使學生再次閱讀,尋找答案,彌補自己先前閱讀時的疏漏,從而進一步順應和同化知識,進而提高閱讀能力。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