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佃成
在過去的體育教學中,有很多教師都曾用到過分組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便是小群體教學法的雛形。但這種簡單分組由于學習目標不明確、分組成員不固定等因素,并未有效提高學生的團體意識與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組織具有實質意義的“小群體”,然后利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合作與競爭中,快速掌握體育知識及競技技能,使學生能得到全身心的發(fā)展。
一、小群體學習法的內(nèi)涵
所謂小群體學習法,指的是以教師為指導,學生采用自由組合的方式,組成一些由組長帶領的小群體,群組人員在組長的帶領下,積極主動地完成體育教學任務。對于小群體這種特殊的組織形式來講,它能充分發(fā)揮群組成員間的互助、互爭以及互動功能,尤其在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上,具有非常顯著的效果。因此,小群體學習法是一種適用性強且效果顯著的新型學習方法。
二、小群體教學的四個階段
1.準備階段
教師可提前一周將單元目標下發(fā)至學生,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組隊,同時選出一名組長,經(jīng)商討后確定出該組的學習目標之后,及時上交至教師處。教師收集齊學習目標之后,可根據(jù)各組成員的實際情況,如身體素質、學習興趣以及能力水平等,對群組人員進行適當調整,當一切就緒之后,教師便開始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并準備好教學所需器材。在這一階段中需特別注意兩個問題,一個是分組個數(shù)及小組人數(shù);另一個是確定組內(nèi)人員所擔任的角色,如組長、裁判員及記錄員等,這兩點將對教學效果產(chǎn)生直接影響。
2.引導階段
這一階段教師應不斷對學習目標進行強調,同時確定群組人員的職責,以便在教學過程中,每個群組成員都能各司其職,最終順利完成教師下達的教學任務。
3.學習階段
在這一階段中,除了教師示范及講解之外,更多的時間都是由小群體自己選擇恰當?shù)膶W習方法,以及學習所需器材來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則從旁對各群體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有效的改進意見,必要時再進行集中講解與示范,讓學生能在啟發(fā)與誘導中快速學習。同時,在學習過程中,組長可根據(jù)該群組成員的學習情況,對學習目標進行適當調整,并不斷鼓勵群組成員,讓大家能在互幫互助、一起思考和共同總結中,順利達成學習目標。
4.結束階段
當每個學習單元結束之后,教師可組織群組間進行比賽,或是選取某個表現(xiàn)出色的群組進行成果展示,從而讓學生覺得運動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同時也從中悟出協(xié)作與競爭在體育競技中的重要性。然后再安排組長對本群組的情況進行總結,最后由教師對本單元的學習情況進行全面總結。
三、小群體學習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功用
1.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與學生之間,基本都是教師發(fā)出指令而學生被動接受的關系,長此以往學生就喪失了主動學習的能力。而小群體學習法則非常重視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與自主性,要求教師盡可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這樣一種學習環(huán)境,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能發(fā)生質的轉變,最終起到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的作用。
2.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及競爭意識
在小群體教學法中,要想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學習目標,就必須要求群組成員具有良好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以及較強的競爭意識。當大家為了共同的目標努力時,課堂氛圍將變得生動活潑,而群組成員間的凝聚力也將得到提升;
3.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主體性
在小群體學習法中,更多的學習時間都是由學生自行支配的,學生不斷進行主體交往之后,將形成各不相同的自我評價與自我認識,同時還能在學習過程中,讓自己的知識、性格以及思想品德等得到較大的提升,這對發(fā)展學生的主體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除此之外,小群體學習方法還能培養(yǎng)更多的體育骨干,同時培育學生具有終身體育的意識、習慣、興趣及能力等,因此,將小群體學習法運用于初中體育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不但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從中培養(yǎng)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最終達到讓學生自主學習,同學間能相互協(xié)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