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夢媛
全世界的教育界幾乎都盛行一個觀點,那就是自尊心強的人往往能成功。在這一理論的指導下,孩子們每天都能得到大量表揚,學校也經(jīng)常舉行各種頒獎儀式。在美國,越來越多的老師開始避免這種“空洞的表揚”。因為大量與孩子的實際能力并不符的表揚,反而會成為孩子成功的障礙。教育工作者們打算使用更精確、更科學的“表揚詞匯”,以促進孩子們切實地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并承擔更多具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
夸孩子聰明并非好事
為了讓學生們掌握西班牙語最基本的語法,蒙哥馬利縣的沙爾·赫利老師多年來一直試圖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如果有學生不能很輕松地回答問題,她會輕輕地說出答案,然后大聲說:“你真棒!”但是,在羅基希爾中學,赫利老師沒有說出答案。一名七年級的男生被要求寫一個句子,他3次回到投影機前,每次都猶豫不決,同學們不安地保持著沉默。
過去30年的研究表明,過于輕率的表揚對學生不僅無益,而且會干擾重要的學習機會。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在蒙哥馬利等地的學校進行的研究表明,夸獎孩子“你真聰明”也會產(chǎn)生適得其反的結果。經(jīng)常被夸獎為聰明的孩子更有可能因擔心損害自己的“聲譽”而回避困難。
鼓勵孩子努力獲得成功
因為學習努力、敢于冒風險而受到夸獎的孩子,往往更樂于接受挑戰(zhàn),并取得更大的成功。認為智力并非與生俱來,而是可以通過學習新事物不斷發(fā)展的孩子,其長期表現(xiàn)也更好。
這種現(xiàn)象是有科學依據(jù)的,當人們學習和實踐新技巧時,大腦皮層的神經(jīng)元之間的連接會增加并變得牢固。事實證明,這對學習有困難的孩子具有激發(fā)作用,因為這能使他們產(chǎn)生一種對成功的控制感。
羅基希爾中學的老師們?yōu)槿?100名學生開設了大腦發(fā)展的短期課程。赫利說,在播放YouTube上講解大腦發(fā)展的視頻之前,她鼓勵學生們說:“這是今年你們要學的最重要的東西。這關系今后你們將如何生活——會繼續(xù)學習、保持好奇心、擁有活躍并不斷發(fā)展的大腦,還是會消極地接受發(fā)生的一切?!?/p>
德韋克和一名研究人員在2009年開設的名為腦科學的網(wǎng)上課程已經(jīng)被300所學校采用,這給許多學區(qū)的課程、教育培訓等帶來了明顯變化。例如,在費爾法克期縣,各學科的老師不再把部分學生稱為“有天賦的學生”,而是把學生們分成從“新手”到“專家”的不同檔次,這種語言也滲入老師對學生的夸獎中。
不要培養(yǎng)“表揚癮君子”
教育專家早就對過多夸獎孩子的壞處提出過警告?!丢剟畹膽土P》一書的作者阿爾菲·科恩說過,大部分表揚,即便是對努力給予的表揚,也會促使孩子成為“表揚癮君子”,導致他們喪失自身的判斷標準和學習動機。
華盛頓特區(qū)主管教育的前官員米歇爾·里說,她的女兒們在足球方面獲得的許多獎歪曲了她們對自己運動能力的判斷。她說:“我們一直沉迷于讓孩子們建立良好的自我感覺,卻忽視了幫助他們構建做好一件事所需要的技能?!?/p>
教育智庫托馬斯·B·福德姆研究所的負責人切斯特·芬恩認為,表揚應該與客觀標準相關聯(lián)。他說,如果學生們沒有達到精通和熟練的水平,不管是為了什么而表揚他們都是沒有好處的。
德韋克說,應該明確告訴孩子最好的表現(xiàn)是什么,這樣他們才知道該如何努力。
蒙哥馬利新任教育廳廳長喬舒亞·斯塔爾在其讀書俱樂部里講述了他兒子的故事,這個3歲的孩子剛剛明白“Broen”這個詞是B開頭的。斯塔爾回憶說:“我妻子對兒子說‘你真聰明。”當斯塔爾阻止妻子夸獎兒子的智力時,“她看著我,好像我瘋了”。
對于夸獎,年幼的孩子通常不會多想。但十幾歲的孩子會明白什么樣的反饋是有用的、真實可信的。赫利說:“他們知道并不是他們做的每件事都那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