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語文教學設計中,設置教學目標是首要步驟,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后續(xù)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實施,比如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活動的設計、教學評價等。因此,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確教學目標,并充分發(fā)揮課堂目標的導向作用,以優(yōu)化教學手段,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導教作用:優(yōu)選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過程
在課堂教學中,教學目標指導與制約著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過程的選擇。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圍繞教學內容,明確適宜的教學目標,然后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引用合理的教學媒體,促進教學過程的優(yōu)化設計。比如《往事依依》的教學,本課是篇回憶少年時期讀書生活的散文,通過學習本課,讓學生學習精當選材、描寫情狀、前后呼應等寫作方法;感受文中文情并茂、繪聲繪色的語言描寫,學習優(yōu)美字句。同時,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意識與能力,讓學生形成愛讀書的良好習慣,熱愛文學作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選用獨立與合作研讀課文、比較閱讀的教學方法,精心設計學習活動,優(yōu)化教學模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感知語言美。
第一模塊:初讀感知。設計小檔案,喚起學生閱讀熱情,培養(yǎng)他們課前預習的學習習慣,讓學生提前與整體感知文本,了解大概內容,并圈點勾畫疑惑之處。第二模塊:研讀課文,細品語言,既讓學生把握文本賞析方法,也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同時,這一模塊又包含了如下學習活動:①心領口誦。通過反復誦讀,與文本產生情感共鳴,豐富語言積累,獲得語感,增強語言能力。②精度探究,推敲文本思路,找出過渡語段,領會文章情感。③比較閱讀,把本課和后面的類似課文進行比較閱讀,對比分析文章內容、文本結構、語言情感等方面,尋找異同點,品味與感悟。第三模塊:聯系生活,感悟升華: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悟文本情感與主旨,獲得思想啟迪,感悟人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二.導學作用:激發(fā)學習熱情,培養(yǎng)自學能力
在新課改下,“先學后教”是提倡的教學理念之一,而與之相對的教學方法則是目標導學模式。通過這一模式,可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引起同學們的課堂注意力,使他們以目標為導向進行自主學習,避免盲目性,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讓學生形成預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學會學習。同時,以目標導學,可讓人人參與,培養(yǎng)學生自學意識。比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根據課型特點,圍繞教學內容,依照學生認知特點,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習目標,然后以“導學案”的形式來展示學習目標,讓學生有目的的、有方向的、有任務的自主學習,完成“導學案”中的有關問題。同時,在自學過程中,對于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學生可圈點標記出,便于小組合作解決。這樣,可以培養(yǎng)獨立思考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合作交流意識,也給學生教師的后續(xù)點撥引導、重點分析提供起點。
如教學《石榴》時,提供導學案,展示學習目標,明確自學任務:呈現目標。[學習目標]把握文中生字詞;學習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體會作者抒發(fā)的理想與追求;學習形神兼?zhèn)錉钗锸址ǎ肺赌?、生動、形象的語言。[學習重點、難點]明白石榴的內外特點,感受文本內容與情感;結合時代背景,體會本文作者托石榴所言之志;明白作者的熱切追求、堅定執(zhí)著的信念。[相關鏈接]走進作者;了解寫作背景。[自學指導]①選擇喜歡方式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并借助工具書克服字詞障礙,注意課文朗讀技巧。②跳讀文本,尋找文中描繪石榴枝干、葉片、果實等的句子,細細品味,揣摩語言,感受文中蘊含的理想與追求。學生先自主學習,然后小組交流。[自學檢測]①文中圍繞“最可愛”3個字分別描繪了石榴的什么方面?突出了怎樣的特征?②為什么作者認為石榴花是夏季的心臟?③透過石榴描寫,贊揚了什么精神?又表達了什么信念?等等。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還有導測評作用,以課堂目標為標準,評價課堂教學效果與學生學習效果,師生共同反思,完善計劃。
總之,在語文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需充分發(fā)揮導教作用,優(yōu)選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過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感知語言美。充分發(fā)揮導學作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形成預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從而學會學習,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陳洪桂,教師,現居江蘇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