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莉
一、 深度地解讀文本,探尋生成之“源”
《談禮貌》是一篇說理文,我在備課時發(fā)現(xiàn),牛皋和岳飛問路的故事便于教學實施,就準備將重點圍繞“牛皋和岳飛問路的故事”展開。課堂上,我讓學生默讀這一段落,找一找兩人向同一位老人問路,為什么結果不同呢?畫一畫兩人向同一位老人問路時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寫一寫自己的體會。學生深入思考,學習的自主性被調動起來,深入分析兩者問路結果不同的原因,深刻地明白文章要闡述的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運用文章的留白部分,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讓學生學會補白:老人聽了兩者的問路后,心里會想些什么?學生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從文中人物的角度出發(fā),思考他們的心理活動,深刻地感悟“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的道理。語文教學要重視課文留白,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思維方法,發(fā)揮豐富的想象,激活學生思維的靈感,來充實課文留白的內(nèi)容,從而讓學生在思考、想象、探究留白藝術中透徹地理解課文。
二、 科學的教學設計,激活思維之“舟”
在教學設計時,要注意問題設計的整體性、系統(tǒng)性與梯度性。以《海倫·凱勒》一文為例,問題的設計要從整體入手:海倫的精神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即不屈不撓。圍繞這一點,課文寫了海倫的哪些事跡呢?從主問題入手,還要系統(tǒng)地展開分析:文中哪些語段和詞語表現(xiàn)了海倫·凱勒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呢?學生默讀課文,圈畫出相關語句,并在旁邊寫批注。然后,通過交流來品詞析句,體味人物的精神品質。當然,教學設計也應由淺入深,在對人物的精神品質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我們還要讓學生從中汲取精神力量。我們可以設計拓展交流環(huán)節(jié):海倫的哪些做法最讓你感動?為什么?你從海倫的事跡中得到了什么啟發(fā)?這樣層層鋪墊,步步深入,就能從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啟迪學生的思維,升華文本的主題,促進課堂的生成,這樣語文課堂才能迸發(fā)出思維的火花,學生的思維之“舟”被激活,有了強勁的動力,才能駛向更廣闊的知識海洋。
三、 獨特的情境創(chuàng)設,匯集情感之“流”
語文教學要重視從整體入手,層層推進,采用剝筍的方式,品詞析句,進行朗讀指導。提倡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拓展思維空間。比如教學《愛如茉莉》一課時,真愛為什么如茉莉?茉莉具有怎樣的特點?為什么說爸爸媽媽間的真愛像茉莉一樣平淡無奇卻芳香怡人?我把問題拋給學生,看似平常的提問,卻把學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層次的探究世界,讓他們充分體驗思考所帶來的成功。通過細讀,感悟父母之間平淡無奇的愛,讓學生從文中的細節(jié)來體驗愛的真諦,每交流完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讓學生概括“愛是什么?”學生分別概括出:愛是媽媽虛弱的叮嚀;愛是媽媽善意的謊言;愛是爸爸直奔醫(yī)院的背影;愛是父母執(zhí)手而眠的情景;愛是爸爸布滿血絲的眼睛……最后,我將學生的理解歸納并串聯(lián)成一首《愛如茉莉》的散文詩。學生通過朗讀,真切地體會到文本的情感內(nèi)涵,感悟到愛的真諦和文章所要表達的主旨。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學生的情感被激發(fā),他們通過動情的朗讀,品味到愛的平淡無奇,愛的純潔,愛的幽香。這樣,本課難點的突破就顯得親切、自然,一氣呵成。
四、 關注文本的外延,升華能力之“果”
我們關注課文,除了從整體入手,切入文本細節(jié),感悟文本實質,還要再回到文本,要有一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視角。比如《我和祖父的園子》這篇文章,作者蕭紅為什么會對祖父的園子如此眷戀呢?她把祖父的園子寫得那樣的美好,她有何用意呢?我們還要跳出文本,關注文本的外延——蕭紅的人生經(jīng)歷:蕭紅母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唯有年邁的祖父疼愛她,唯有在祖父的園子里,才能享受到自由快樂。祖父的園子,是蕭紅童年的樂園、精神的家園。學生對文本的外延有了深層次的了解,自然而然地情感又進行沉淀,更有了一種憂傷、悲天憫人的情懷,這樣,也就升華了文章的主題。
(作者單位:鹽城市樓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