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美
要讓文章脫穎而出、大放異彩,不僅要有好的構思、立意,而且更要有好的形式。新穎的形式能吸引讀者,為文章增添亮色。結合教學實踐,筆者淺談一下提高學生作文質量的七種形式。
一、運用題記或尾記
正文前先援引他人或自撰幾句蘊涵哲理的話,來一段醒目的題記,或展示主體內容,或提示作品內涵,或闡述寫作緣由,讓讀者從中透視到作品的亮點,觸摸到情感的脈動,能激起讀者的興趣。如話題作文《學會堅強》中,某一學生寫了這樣一段題記:
女孩,你仿佛是天生的弱者,眼淚是你的孿生姐妹,愁容是你的忠實伴侶,大呼小喚是你形影不離的朋友。女孩,其實你要明白:你的名字不叫弱者。
不用讀正文,題記中的排比就已經充分地展示了作者的語言魅力,新穎的形式也充分凸顯出學生在構思立意上的與眾不同,而正文的內容與語言想必也會八九不離十。
整齊的句式、和諧的節(jié)奏、優(yōu)美的意蘊及深刻的哲理,題記所產生的磁力一下子就能粘住讀者。不用看正文,也大致能揣摩到文章的主體內容,同時也能觸摸到作者情感的波動,而題記的語言也直觀地展示了文采,可以說題記是閃光點之一。
當然學生也可在結尾寫上“尾記”或“后記”,哪怕只是三言兩語,或與題記遙相互應,渾然一體,或巧妙點題,卒章顯志,文章會更吸引讀者。
二、神話寓言式
借助神話或寓言以寫現(xiàn)實,能達到很好的表現(xiàn)效果。
如以“污染”為話題的作文,學生寫了一篇《孫大圣除氣妖》,文章寫了孫大圣怎樣遇到黑云(廢氣),怎樣與之決斗,最后如何求助天帝。以生動有趣的情節(jié)和人物的對話表達了廢氣污染的嚴重性,耐人尋味。
三、書信式
用書信的形式,采用第二人稱,給人一種親切感。如以“真情”為話題的作文《給已逝奶奶的一封信》,有學生就用書信的形式,用第二人稱寫出了奶奶生前對“我”的關愛,表達了作者對奶奶的無限懷念,感情真切動人。
四、建議書式
以向某些人或某部門提建議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思想,以表現(xiàn)某種主題。如:《我們要求平等》以學生集體向當?shù)亟逃痔峤ㄗh的方式,建議教育局強制禁止學校分快慢班,建議力陳了分快慢班的弊端,很有說服力,令人深思。
五、夢幻式
通過夢境實現(xiàn)某種理想或揭示某種社會問題。如《渴望母愛》一文的作者因父母的重男輕女而得不到應有的愛,在這種強烈的渴求平等的思想支配下產生了夢境夢見自己生長在一個人人平等、父母關愛的社會里,發(fā)人深省。
六、運用小標題
作文使用簡潔醒目的小標題,既有提綱挈領、條分縷析之效,又可以減少過渡性文字的鋪排,以突出重點,既可讓文章疏密有致、卷面爽心悅目,又充分展示作者的人文素養(yǎng),吸引讀者的注意。
如:半命題作文“我在______學到語文”,某學生大膽地采用了“新三國演義——爸、媽、我”為《我在家中學到語文》的副標題,文章主體也采用了章回體小標題“曹操無奈回‘老巢”。整個人物用代稱隱喻法,且前有引子簡介人物、身份、性格,后有尾聲交代事情的結局。正標題、副標題、小標題渾然一體,構思新奇,情節(jié)曲折,語言洗練且有文采,令讀者擊節(jié)叫好。
七、運用鏡頭式
有些材料并不新鮮,但一些聰明的學生能借助電影蒙太奇的手法,通過鏡頭組合、畫面切換以及畫外音的形式來展示豐富的內涵。這樣的文章因形式新穎而平中顯奇,令讀者耳目一新。如學生在《家鄉(xiāng)的路》一文中,輯錄了三組鏡頭鏡頭一:彎彎的小路,蹣跚的行人;鏡頭二:寬寬的石子路,車輪滾滾,灰塵滾滾;鏡頭三:寬闊平坦的水泥路,車水馬龍,暢通無阻。三組鏡頭,三個時代的縮影,且畫面典型,標題有文采,對比巧妙,構思新奇,堪稱佳作。
鏡頭式作文往往能減少過渡語及鋪排性文字,以利于集中場面和筆墨敘述事件,刻畫人物,從而使文章主題鮮明,節(jié)奏明快。
當然,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技巧還遠遠不止這些,我們還可以從寫作視角的變化、組合材料的變化等方面進行設計,這里不一一羅列。需要注意的是,形式上的創(chuàng)新一定要建立在追求內容正確、材料新鮮豐富、語言生動有文采的基礎上。文章的形式可以有更多的創(chuàng)新,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技巧,增加文章亮點,給讀者一個驚喜,從而使文章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