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愛珍
摘 要:同伴關(guān)系在兒童青少年的發(fā)展中和社會適應中具有成人無法取代的獨特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視的重要環(huán)境因素之一。早期的同伴關(guān)系不良將導致兒童青少年短期或長期的社會適應困難。有效提高幼兒同伴關(guān)系中混齡交往的互動性,有利于我們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做好幼兒同伴交往中混齡交往的研究,從而進一步擴大混齡交往范圍,并充分發(fā)揮混齡交往的優(yōu)勢,為幼兒建立良好的早期同伴關(guān)系,也為兒童青少年更好地適應社會打下扎實的基礎(chǔ)。
關(guān)鍵詞:同伴交往; 混齡交往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3)09-094-002
從1996年起我園就開始進行《培養(yǎng)幼兒交往能力》的課題研究,在對幼兒同伴交往的研究中,我們最初注重的是同齡幼兒之間的交往,我們欣喜地看到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初步具有了健康的心理素質(zhì)和良好的交往能力,孩子們的交往技能得到了很大提高。在進行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進一步擴大研究成果,開始了對幼兒同伴交往中混齡交往的研究,以便我們更進一步、更有效地提高幼兒同伴關(guān)系中混齡交往的互動性。
一、幼兒對同伴交往的迫切需要
“同伴交往”是指年齡相同或相近的兒童之間的一種社會互動,在互動中兒童之間形成了一種不同于親子關(guān)系的平等互惠的同伴關(guān)系。同伴關(guān)系在兒童青少年的發(fā)展中和社會適應中具有成人無法取代的獨特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視的重要環(huán)境因素之一。早期的同伴關(guān)系不良將導致兒童青少年短期或長期的社會適應困難。同伴關(guān)系不良的兒童更容易出現(xiàn)學校適應困難,孤僻、退縮、冷漠、壓抑或其他心理失調(diào)等方面的問題。
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兒童活動的范圍在不斷擴大,認知能力也在不斷提高,同伴交往就顯得越來越重要,具有成人無法替代的作用,對兒童的心理發(fā)展有重要價值。
二、混齡交往活動與幼兒的發(fā)展
由于我國實施了計劃生育的國策,因此大多數(shù)幼兒缺乏與兄弟姐妹交往的機會。針對這一現(xiàn)狀,我園初步嘗試了混齡交往活動的研究?!盎忑g交往活動”是指打破幼兒的年齡界限,讓不同年齡的幼兒通過混合的組織方式,在一個近似家庭的生活環(huán)境中,像兄弟姐妹般地一起活動?;忑g活動包括混齡教育活動、混齡游戲活動和混齡生活活動。我們將4-6歲的中大班幼兒混合在一起,肯定孩子具有自發(fā)性的教育本能,讓他們在較大的范圍內(nèi)選擇自己的朋友,在互動中彼此配合,彼此協(xié)助,在教師的啟發(fā)指導下進行自我教育,促進幼兒集體交往能力的發(fā)展。我們期望這些孩子能像兄弟姐妹般生活在一起,并通過相互學習、模仿,達到共同促進、共同發(fā)展的目的。
有關(guān)專家指出,從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看,異齡兒童間一起學習、生活、游戲會增加發(fā)生認知沖突的機會,這種混齡交往會創(chuàng)造 “最近發(fā)展區(qū)”,他們之間會產(chǎn)生觀點的相互挑戰(zhàn)和沖突,從而促進幼兒各方面尤其是社會理解的發(fā)展。混齡交往常常會使幼兒超越自己的原有水平,達到力所能及的最高水平,這種異齡之間的社會建構(gòu),能促使每個幼兒的能力在自己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內(nèi)得到發(fā)展。
幼兒混齡交往活動可以提供公平的教育機會,增強幼兒的主動交往意識?;忑g活動中各成員占有獨特的位置,均能有交流、操作、游戲的自由,幼兒受教育的機會均等,學習與活動的參與程度大,而且在民主和諧的師幼關(guān)系以及合作互助的同伴關(guān)系的建立過程中幼兒的個性也得到發(fā)展,促進了幼兒的社會化。
幼兒混齡交往活動可以保證“大帶小,小促大”的合作地位,發(fā)揮集體的互助力量。在組織混齡交往活動時我們注意提出明確的合作內(nèi)容與方法,并且確?;忑g交往活動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在活動中我們常要求幼兒發(fā)揮互助合作精神,倡導“你有困難嗎?我來幫助你”的合作風氣?;顒又杏變涸讵毩⑺伎嫉幕A(chǔ)上相互啟發(fā)、相互合作、相互調(diào)整,從而完成任務(wù)。
三、對班級中幼兒混齡交往的觀察與分析
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我很注重利用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隨機教育,同樣在我們的混齡班里,我更是注意對這些混齡幼兒的觀察,獲得第一手資料,也更加便于我針對幼兒混齡交往中出現(xiàn)的問題隨時進行引導,并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指導。下面就把我在班級中對幼兒混齡交往的一則觀察案例與大家分享:
案例:大孩子與小孩子如何交往、合作?
觀察時間:集體活動《鞋子的特殊本領(lǐng)》進行中
情景描述(一)
揚揚(中班年齡孩子)和龍龍(大班孩子)在一起為鞋子找朋友,揚揚拿著一只鞋走到一堆鞋子邊就站著不動了,龍龍跑到他身邊告訴他:“你拿的鞋是紅色的,它的前頭有一個蝴蝶結(jié),還有許多小孔?!饼堼堈f完就走開了,揚揚還是站著沒有動。過了一會兒,龍龍見揚揚還沒有找到鞋子,就徑直將鞋子拿給了揚揚,說了句:“找到了?!本陀肿唛_了。
情景描述(二)
揚揚用鞋子測量桌子的長度,龍龍則進行記錄。龍龍一會看看這,一會看看那,等他重新轉(zhuǎn)回頭看揚揚時,揚揚已經(jīng)用鞋子測到桌子的一大半了,龍龍只好問揚揚:“你量到第幾只鞋了?”揚揚低著頭想了一會,說:“不知道?!饼堼堉缓谜垞P揚重新測量,揚揚就收回鞋子,重新測量。我以為龍龍這回一定會仔細看了,可沒想到他還是東張西望,最后還是數(shù)不清揚揚量了幾只鞋。
情況分析
⑴從情景(一)中可看出,龍龍的觀察力、語言表達能力都非常出色,但他卻不懂得如何去幫助弟弟,他自己會的知識也不知道怎樣講給弟弟聽;他也不懂得在和弟弟說話的時候,眼睛要看好弟弟的眼睛。而揚揚與人合作交往的能力也比較弱,在接到哥哥的提示后他還是不知道怎么辦,或許他不知道哥哥在指教他?
⑵從情景(二)中可看出,龍龍的操作能力較弱,尤其是與人合作時,他不懂得要仔細看好別人測量進行記錄。他以為測量是揚揚的事,和他無關(guān),所以他很不專心,也就數(shù)不清給的測量結(jié)果了。而揚揚也不懂得要量好一只鞋就喊哥哥記錄一下,他們倆個都是自顧自做自己的事情,不懂得如何交往與合作。
教育措施
⑴情景討論,習得交往技能
我排演了一個類似情景(一)的情景表演,讓孩子們進行討論:“想讓別人聽清你說的話,可以怎么辦?”“怎樣才能聽清別人說的話?”
通過討論,孩子們了解了最基本的交往技能:與人說話時眼睛要看著對方,如果別人不看你,你可以碰碰他對他說:“請你看好我的眼睛,聽我說話,好嗎?”同樣當別人說話時,眼睛要看好對方、耳朵要聽好別人等等。
為了讓孩子們進一步掌握剛學到的交往方法,我又組織孩子們進行了情景表演,使孩子們將自己說的又通過動作、語言等方法表演出來,給孩子們留下較深刻的印象。
⑵合作游戲,強化交往技能
針對龍龍(及多數(shù)孩子)合作意識淡薄的現(xiàn)狀,我在班內(nèi)開展了一系列需要合作的游戲活動。如體育游戲“袋鼠跳”、“馬蘭花”、操作游戲“修補圖書”、語言游戲“我說你做”等等,在這些充滿趣味的游戲活動中,不用老師反復強調(diào)和講解,孩子們都體驗到了合作的快樂,更感受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從而也漸漸掌握了合作交往方面的技能。同時,我對合作好的幼兒給予一定的表揚,這樣也更好地調(diào)動了幼兒與人合作的積極性。
⑶家園協(xié)作,提高交往技能
孩子們在幼兒園習得了基本的交往方法,還需要家長在家中進行強化訓練,這樣才能取得明顯的效果。于是我及時與家長聯(lián)系,指出了孩子在交往方面存在的問題,得到了家長的積極響應和配合,從而使孩子們的交往技能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實施效果
通過讓孩子了解與別人交往的基本方法后,孩子們與人合作操作的能力也有了一些提高,那種自顧自做事的現(xiàn)象也少了許多。家長也反映,自從老師反映過孩子的情況后,作為家長也確實忽略了孩子合作交往技能的培養(yǎng),現(xiàn)在能注意引導孩子和小朋友們一起合作游戲、提醒孩子注意聽清楚別人說的話、別人說話時要仔細聽好。不僅如此,許多家長還注意引導孩子不隨便打斷別人的談話等等,進一步配合老師引導孩子提高交往技能,使孩子們的交往能力有較明顯的進步,為今后的社會適應打下基礎(chǔ)。
四、對幼兒進行混齡交往教育的幾點思考
通過一段時期對幼兒的混齡交往進行研究和實踐活動,我們看到了混齡交往對幼兒交往能力、語言表達、情緒情感等方面的促進作用,同時我們也深深感到了進一步推廣混齡交往成果的必要性,以下是我對幼兒混齡交往的幾點思考:
(一)重視宣傳推廣,進一步擴大混齡交往范圍
對于班級中混齡交往方面出現(xiàn)的成績可及時傳遞給家長,如通過宣傳欄、家長會、幼兒成長檔案、園刊、匯報會、開放日等多種形式向家長們推廣,爭取家長們的進一步支持和配合,使家長們在觀念上和我們達成對婚齡教育的共識,從而進一步增強家長對混齡教育的信心,并進一步激發(fā)他們參與混齡教育的熱情。
(二)利用社區(qū)資源,充分發(fā)揮混齡交往的優(yōu)勢
在進一步做好班級混齡教育工作、推廣混齡交往研究的同時,我們要充分利用社區(qū)資源,在一個社區(qū)里,就像一個大家庭,許多大大小小、年齡不一的孩子都會在社區(qū)的公共場合一起玩耍、游戲、聊天等等。為了進一步提高廣大家長們對混齡交往的認識,充分利用社區(qū)混齡兒童資源,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有責任向家長們宣傳混齡交往的優(yōu)勢,可采取多種形式宣傳,如:櫥窗宣傳、板報宣傳、育兒指導等等。
(三)進行混齡指導,適時提供混齡交往的場所
在社區(qū)中,有許多雙職工家庭,孩子放學后無人照看,就可在社區(qū)建立“學校放心小站”等場所,聯(lián)系一些有豐富的照看經(jīng)驗和教育經(jīng)驗的人士擔任指導老師,這樣既解決了家長們的后顧之憂,又可以給不同年齡的孩子們提供混齡交往的機會,使得年長孩子和年幼孩子彼此之間有溝通與和諧的機會,使大小孩子之間互相關(guān)愛、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互相贊賞、互相合作、共同進步,表現(xiàn)出真正的手足之情,這樣的混齡形式為孩子們良好個性品質(zhì)的培養(yǎng)、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社會性的發(fā)展起著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
總之,在混齡交往的教育過程中,除了教師的誘導、關(guān)注、幫助兒童之外,教師還要盡可能地充分運用“兒童教育兒童”的方法,充分挖掘同伴交往中混齡交往的潛能,真正通過同齡促進、異齡促進、角色換位等多元化的教育手段與方法,使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