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萍
摘 要:學生要想學好數(shù)學,首先必須學好計算,計算是數(shù)學基礎中的基礎,計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習數(shù)學的能力。數(shù)與計算將伴隨人的一生,一個人在成人以后所需的數(shù)學知識,基本在小學階段就學全了。因此,在小學階段學好數(shù)與計算的基礎知識,并形成一定的計算能力,是令人終身受益的。
關鍵詞:快樂口算; 趣味口算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3)09-058-001
小學數(shù)學教材改革中,1986年以后的教材將計算教學的順序改為先教學口算,再教學筆算。這樣的安排,使得學生在學習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加口算和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的退位減口算時,覺得難度很大,經(jīng)常發(fā)生錯誤。但這部分內(nèi)容又是很重要的基礎知識,特別是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加的口算在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乘法筆算中經(jīng)常遇到,根本不可能另列加法豎式算出得數(shù)后再繼續(xù)乘法運算,所以這部分口算不能降低教學要求。因此,提高學生對口算的興趣和口算能力的培養(yǎng)非常有必要。
在一年級數(shù)學課程中,無論是學習的內(nèi)容還是學習的時間,計算學習都占據(jù)著較大的成分。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幾點措施。
一、重算理,多算法
在小學階段學好計算,應注重讓學生真正理解算理,掌握具體的計算方法,并形成一定的計算能力。只有學生明確了算理和具體的方法,在生活中才能靈活、簡便地進行運用。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學具,是幫助學生感知和理解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的重要手段。在計算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探索出算理。如:教學5以內(nèi)的加法,教師可以用紅、藍兩種顏色的花片貼在黑板上。想要知道兩種顏色的花片一共多少個,學生就會想要把兩種顏色的花片放在一起。學生在學習加法之前已經(jīng)學過合成和分成,因此學生會想到,要想知道一共有幾個花片,就是想兩個數(shù)字的合成,并且知道了加號就是表示合起來的意思。這樣,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擺一擺、想一想的方法找出了5以內(nèi)加法口算的方法?!八惴ā笔侵附鉀Q各種數(shù)學問題的程序和方法,包括具體運算方法與解題策略。“多算法”是指運算方法和多樣化。在學生掌握了基本算理后,要想口算的能力有所提高,就必須讓每一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算法。在教學中,凡學生所想到的算法,只要合理都給予肯定。并要求學生在進行口算時采用自己最喜歡的算法。如:“34-8”,在教材中引導學生的算法是先算14-8=6,再算20+6=26。在練習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退位減)時,還有孩子向我提出不同的算法:先算34-4=30,再算30-4=26和先算10-8=2,再算24+2=26。這兩種算法都對,為了讓學生能夠?qū)⑼宋粶p法更好地掌握,我要求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法去口算。
二、持之以恒,收獲成績
從一年級上學期學習加、減法運算開始,安排學生每天課前五分鐘十道口算題,每道題算十分,總分一百分。老師每道算式報三遍,學生將算式記錄下來并進行口算,這樣對學生的聽、記和口算能力都有幫助。完成后同座位兩位同學互相交換,根據(jù)老師所報的正確答案進行互相批改。一年級學生對做小老師非常感興趣,每一個學生都希望自己能做一個好老師,因此在互相批改作業(yè)的時候?qū)W生很認真。學生每獲得一次一百分就獎勵一朵小紅花,連續(xù)五次一百分就獎勵一個小獎品。在一年級下學期一開學的時候?qū)⑦@樣的口算練習堅持下去,但獎勵制度有所改變。學生每獲得一次一百分就獎勵一朵小紅花,連續(xù)十次一百分就獎勵一張“口算達人”證書。只要堅持每天十道題,學生就一定有所進步;只要堅持每天五分鐘,學生就會給我們帶來出乎意料的成績。
三、趣味練習,激發(fā)興趣
筆頭訓練、競賽訓練、計時訓練等口算訓練對學生口算能力的提高都有一定的幫助,但是低年級口算的重要形式是從直接感知實物過渡到表象的運算。一味地對學生進行口算訓練會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甚至讓學生產(chǎn)生畏懼心理,越做越錯。怎樣才能讓學生在做口算時又對又快,還非常地感興趣呢?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將口算訓練的形式進行改變。如:低年級兒童對美術涂色非常感興趣,可愛的小動物、宏偉的城堡、五顏六色的花朵等等,在這些畫的空白處寫上學生所學過的算式,再給出涂色要求(如:將得數(shù)相同的涂上同一種顏色),看誰算得快、涂得對。這樣孩子們就會很感興趣,都想要第一個將畫中的口算算出來,涂色。趣味的口算訓練不僅能讓學生的口算能力得到提高,還能讓學生覺得輕松和快樂,從而達到口算訓練的目的,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
四、效果
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堅持訓練,學生的口算能力有了顯著的進步,我們可以從下面的表格中感受到這一變化。以下是選取我校一年級學生實驗前、實驗半學期和實驗一學期的成績進行對比。
實驗前后學生口算成績對比:每題1分,共20題。
學生口算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項長期而艱苦細致的工作,這項工作要貫穿在整個教學中,要讓學生懂算理、明算法,持之以恒地進行多樣的練習,才能真正地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
參考文獻:
[1]《數(shù)學新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第6~10頁
[2]《數(shù)學教師教學用書(一年級下冊)》,江蘇教育出版社第7~9頁
[3]《小學數(shù)學基本活動經(jīng)驗的形成策略》,江蘇教育出版社第50~5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