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家們最重要的能力是說服。說服人們相信你所畫下的美好藍圖,說眼人們自愿跟隨你前進。企業(yè)家除了要相信自己是值得人們尊敬的,更需要以企業(yè)家的方式為社會提供價值。七八十年前,我們的前輩們提出了“實業(yè)救國”的口號,他們更以實際行動說服人們相信這一理念,并獲得了社會的尊重。現(xiàn)在,輪到我們思考,該如何實現(xiàn)我們這一代人對社會的責任。
企業(yè)家精神是當下所稀缺的:中國的改革就是一個最需要企業(yè)家精神的課題。這不僅需要領導人發(fā)現(xiàn)體制目前所存在的問題,還需要他們能在目前價值如此多元的社會里,團結起足夠多的共識,甚至在體制內調和各種相互矛盾的利益關系,以推動改革向更深層次發(fā)展。鄧小平的“摸著石頭過河”就是最大的企業(yè)家精神。他的“50年不變”,“不爭論”,就是在妥協(xié),在動員,在說服。
而這都是企業(yè)家們最擅長的領域:遠見、規(guī)劃、管理、組織、協(xié)調、說服、動員、妥協(xié)。以國情而言,如果不把我們這些才能貢獻給社會,僅僅是拿出一些錢來做“慈善”,談不上是真正的“企業(yè)社會責任”。
所以,企業(yè)家對社會發(fā)揮影響力,真還不能向學者、向明星學習。僅僅是發(fā)言就算了。一個集團軍司令沒必要跟武林高手比武。企業(yè)家向這個社會輸出的正能量,恐怕就是現(xiàn)代的管理制度,組織機構,溝通技巧。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投身非營利的社會組織,以推動他們認為有價值卻不太可能掙錢的事業(yè)。在這些事業(yè)中,企業(yè)家們能做的就是發(fā)揮我們在組織、動員、說服上的經驗,為“社會資本”存款。
(作者為萬科企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周鴻祎:夢想讓一切簡單
有一個故事,說的是一頭驢,背著兩捆草,餓了,到底放下哪一捆來吃呢?一直擾豫不決,結果餓死了。這個故事有些夸張,但人生很多路口,大家都會在路口上徘徊。做選擇是很準很痛苦的,這邊有誘惑,那邊也有誘惑。到底選擇哪個?我的同學都出國了,我是不是也應該準備考托福?我的發(fā)小考公務員了,我是不是也要買書復習了?電視上說有個人小學沒畢業(yè)敞電商就發(fā)財了,我是不是也要到淘寶上開個店鋪?
你今天聽到東邊熱鬧往東跑,明天聽到西邊熱鬧,就掉頭往西邊跑。很多年下來,你就會變成一個沒頭蒼蠅,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疲于奔命,沒有積累。我認為,如果你覺得自己還年輕,那一定要花點時間想一想,不說長了,就是未來的十到十五年時間,你到底要想成為怎樣的人?未來十到十五年,你到底最想獲得什么?這是最重要的。這個東西,你可以說是夢想,也可以說是價值觀。
為什么?因為你一旦想清楚了,以后你無論做什么判斷,做什么選擇,那就簡單多了。有助于實現(xiàn)我夢想的,我就干。沒幫助,我就放棄。把夢想錨定,短期內不管你遇到什么誘惑,遭遇什么困難,都不會左右你判斷和選擇。
在這點上,我很幸運,在困難面前我很少搖擺,經常是一拍脯袋就敞決定了。因為我上高中的時候,就想清楚了我這輩子要干什么。我不想要進到一個仰人鼻息的單位去,我就夢想著要開個自己的電腦公司編軟件,自己安排生活和命運,而且做好了,很多人都用,這樣很有成就感。
一旦有了這個想法,所有的選擇都變得非常簡單。
(作者為360公司董事長)
李厚霖:企業(yè)需要換位思考
在管理學上,“換位思考”并不專屬于某一流派,也鮮有專門的理論研究,卻是當下對管理者呼聲最高的要求之一。換位思考,這是一件既簡單又復雜的事,看得見的條條框框,又有許多摸不著的規(guī)則。但這又是一件必須去做的事,部門之間、上下級之間,企業(yè)與客戶之間,唯有“換位思考”才能將沖突扼殺在“搖籃中”。
冰箱在問世后很長一段時間內,冷凍室一直在冰箱的上半部分。人們認為這樣的設計是合理的。因為冷空氣比重較大,它會自動地從上向下流動,這樣有利于對冷空氣的利用。但對消費者來說,它有問題:冰箱的下半部分,人們取食物要彎腰,不方便。而且一般家庭開啟冷藏室的次數(shù),要遠遠多于冷凍室。日本夏普公司的科研人員只好把自己作為消費者,進行反向實驗。如果必須要讓冷藏室在上面,我們要怎么修改設計方案?后來,市場上便出現(xiàn)了冷藏室在上的新型冰箱。
對企業(yè)來說,客戶的需求就是我們勝出的機會,與客戶“換位思考”就是幫我們走向成功的路。只有真正從客戶角度出發(fā)的產品,才能有價值和市場。每一個產品在問世前,生產者都要把自己當成消費者,去提問,去體驗。
位置可以增加人的權力,但增加不了權威;位置可以增加人的力量,但增加不了能力?!皳Q位思考”最重要的意義是成為一種思維方式,并踐行于企業(yè)經營中。我知道責權分明對一個公司管理的分量,但這次,我希望他們忘掉它
忘掉身份,忘掉職位,忘掉部門,有且只有信任。
(作者為恒信鉆石機構董事長)
舒爾茨:超越客戶的期望
今天你創(chuàng)建一家公司,你肩負的責任,就是要讓你接觸的每一個人,都能建立信任感,要有道德感地做事。如果你不能超越客戶的期望,就無法打造一家好公司。但是,為了達到甚至超越他們的期望,你必須首先超越員工的期望,無論是多么小的公司。我建議不要抄捷徑,最重要的是吸引那些與你有相同價值觀的人。
在星巴克,我招人,不關心他們的智商(IQ)有多高,我更關心的是另外兩個品質,我叫它CQ和EQ,CQ就是好奇心,我希望人們對這個世界有一種好奇心,希望他們能夠去探究未來會發(fā)生什么,希望他們不滿足于現(xiàn)狀,不斷地推陳出新,并且不斷改善自己。EQ就是情商。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里,你需要有一定的情商。當然,如果三者都有,那就是科比·布萊恩特了,但畢竟這樣的人是少數(shù)。
還有一個問題,你把人招進來,接下來該做什么呢?在我看來,盡管成就一個公司需要有不同的部門、不同的職能等等,但是最重要的一個部門很多時候最被忽視的,就是人力資源部門。你要打造一個偉大的公司,沒有偉大的人是不行的;沒有一個好的環(huán)境,他們不能夠同心協(xié)力,那也是不行的。
我們在51個國家創(chuàng)建了分部。所有的員工都是我們最重要的資產,不同國家對于文化融合的經驗,對我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而且,不管在哪個國家,我們都是以人為本,非常致力于為當?shù)氐娜颂峁┓?,為他們提供咖啡?/p>
我積極鼓勵員工,讓他們意識到,星巴克的成功不是被賦予的,而是自己掙來的。只有一如既住地想顧客之所想,才能保持領先。但是我們需要保持一個平衡:世界的迅速變化給顧客帶來更多的選擇,因此重要的是,不僅要“與時俱進”,還要保持和加強自己的核心業(yè)務,這樣才不會被其他的事情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