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博
很多高中老師會有以下疑問,初中生學什么了,他們是如何學習的,為什么到了高中很多學生不適應,為什么一些很簡單的問題對剛升入高中的學生來說卻很難……我于2011年10月因工作原因,借調(diào)到我市一所初中擔任初三物理教學工作。借此機會,我對初中教學進行了實地考察,從中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在此談談看法。
一、初中教學情況
1.初中知識體系很全面,有些內(nèi)容高中都不作要求,但所學內(nèi)容深度淺、難度小,很多問題直接將條件代入公式計算即可。問題變化形式少,要求學生了解、知道的內(nèi)容多,需要理解的知識少,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對思維能力的要求不高。
2.初中階段,對知識內(nèi)容要求較低,課堂密度小,進度慢,有時間對重點知識反復訓練,題又不難,只要用功了,成績就不會差,對學生的區(qū)分度不大。有些學生進入高中后隨著所學內(nèi)容的增多和難度的加大,會出現(xiàn)掉隊現(xiàn)象。
3.學生自學能力差,不會分配把握時間,需要老師一直督促,自覺自制能力差,表現(xiàn)為老師在班級一個樣,不在班級又是另一個樣。老師督促做什么才想起來去做,老師不督促,自覺完成作業(yè)任務的很少。
4.以感官接受為主,重視物理現(xiàn)象,大多通過實驗現(xiàn)象得出結論,論證推理能力不強,因此從初中的形象實驗到高中的理論推理,學生倍感不適。
5.初中教材難度小,趣味性濃,一般都是由實驗或生產(chǎn)、生活實際引入課題,通過對現(xiàn)象的觀察得出簡單的物理規(guī)律,形象具體,易于接受。
二、初高中物理銜接出現(xiàn)脫節(jié)的原因
1.教材原因:初中教材內(nèi)容簡單直觀,重視物理現(xiàn)象,且多數(shù)為學生所熟悉的物理現(xiàn)象。要求學生了解、知道的內(nèi)容多,需要理解的內(nèi)容少,重在定性研究。高中教材復雜,重視現(xiàn)象的本質,研究的內(nèi)容比較復雜抽象,重在定量研究。從現(xiàn)象到本質,從定性到定量這是一種質的飛越,學生需要逐漸適應,因此教師要給予學生緩沖的時間。
2.教師原因:很多高中教師對初中物理知識體系和教學方法缺乏了解,忽視了學生的認知水平,自以為學生已經(jīng)具有某些能力,而實際上他們并不適應高中的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因此高中教師應該對初中教學情況有所了解,要掌握學生已有知識水平,并了解學生易于接受哪種教學方式。
3.學生原因:初中教材重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學生的直觀感覺。學生到了高中學習方法上就跟不上,只習慣形象思維,不習慣抽象思維;只習慣背,不習慣分析、推理、歸納;只習慣模仿,不習慣獨立思考;只習慣慢節(jié)奏、小容量,不習慣快節(jié)奏、大容量;只習慣被督促,不習慣自己分配時間。
4.心理原因:由初中進入高中,學生剛經(jīng)過緊張的升學考試,而距高中畢業(yè)參加高考還有三年之久,不少學生存在“休整”一下的心理,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學習上出現(xiàn)松弛、疲沓的現(xiàn)象。有些學生聽說高中物理難學,還未開始學習就已對高中物理產(chǎn)生畏懼心理,在心理上就先打了敗仗。
5.教學體制原因:高中生需要面對高考,需要在高中三年內(nèi)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學習,力爭在高考中考出理想成績。而初中生按學區(qū)上學,在學習上感覺不到太大壓力,不需要激烈的爭奪。因此,初中生在升入高中之后,除了覺得新鮮之外,并沒有意識到學習成績對他們的重要性。
三、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的對策
1.了解初中教學情況,逐漸過渡。高一物理教師要了解初中物理教材,知道初中物理教學方法和教材結構,知道初中學生學過哪些知識,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獲取這些知識的途徑,在此基礎上對高一物理設置合理的教學問題注意教學層次性,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降低難度,保護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使學生樹立學好物理的信心。
2.重視物理思想的培養(yǎng)。物理學對思維的要求非??量蹋袝r需要忽略次要矛盾,抓住主要問題;有時需要根據(jù)條件立即構建物理模型;有時需要思維縝密,注意每一個細節(jié);有時需要通過已知條件立刻判斷出用什么方法解決問題;有的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理解問題很快,而有的學生雖然很努力,但就是不會做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一聽就會,一做就錯”。出現(xiàn)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思維能力很弱,而物理思維是可以通過訓練逐漸培養(yǎng)的。
3.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很多初中生學習習慣不好,在學??坷蠋煻酱?,在家靠家長陪護,自己沒有主動學習的意識和對時間的安排能力。很多作業(yè)沒完成,卻不知道及時做。一些知識理解不透徹,卻得過且過,不會主動向同學或老師請教,這樣周而復始,學習成績就會越來越差。因此,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十分重要。有不會的問題不要拖欠,當天解決。合理分配自習時間,明確完成一個任務用多長時間。
4.考察教學效果不要以點帶面。每個學生的知識水平與理解能力是不同的,課堂上齊問齊答,看似學生都會了,其實這里面有很大的水分,有些同學理解不深刻,看上去好像全會了,實際上理解得很膚淺。有些同學不會也不好意思提問,因此教師不能被課堂表面的熱烈氣氛迷惑,要多給學生獨立思考、歸納總結和整理思路的時間,并盡量掌握學生的真實水平。
5.教學方式多樣化。學生集中注意力是有時間限制的,如果總是以同一種語調(diào)、同一種授課方式講課,學生的注意力就會明顯下降,對學習缺乏興趣,嚴重影響教學效果。因此在課堂上,教師不要一言堂,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這樣才是真正地把課堂還給學生。
6.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歸納、總結能力。一階段教材學完后,整理出一個知識系統(tǒng)綱,歸納出知識的主要內(nèi)容,也是一種重要的能力?!罢鹿?jié)小結”就是培養(yǎng)學生這種能力的一種較好的方法。在一章或一個單元教材學完后,老師要學生寫出部分內(nèi)容的小結或自己認為體會最深刻的某一個內(nèi)容布置一些有代表性的題目,要學生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去求解、驗證。與此同時,在實驗室里布置相應的試驗,要求每個學生至少完成一個題目。教師預先收集小結與題目完成情況,先派部分學生在小結課上發(fā)言匯報,其他學生可質疑、討論,課上絕大多數(shù)學生思維都很活躍,往往會進行激烈的爭論。在教師的指導和選拔下,學生自己得出結論。這樣的小結,學生思維始終處在主動、積極的狀態(tài),發(fā)散性思維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從而改變了過去那種等待接受老師灌輸?shù)男〗Y方式。
7.培養(yǎng)學生分析能力。有些學生做題目經(jīng)常不理解題意而死套公式,這是缺乏分析問題能力的表現(xiàn)。針對這個問題提倡學生進行“題后小結”,開始要求學生在作業(yè)本右邊留出適當?shù)牡胤?,在每題后面寫解題體會,心得,三言兩面語即可,并不要求成文,堅持下來后,進一步要求學生解一道題后,再對題目的某些條件進行變換及提出深入一步的問題分析研究題目的結果,使得他們通過解一題弄懂一類題目,促使學生主動分析,研究題目。這樣做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不依常規(guī)、尋求變化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當然,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還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和措施。高中物理教師可以在了解初高中物理差別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高中物理的積極性,讓學生順利完成初、高中物理的過渡,為學好高中物理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