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高
一、高考閱讀要求和閱讀材料在詞匯方面的特點
閱讀作為交際的一個重要手段,是語言學習的一個重要任務。在歷年NMET試卷中閱讀理解分值占40分之多。近幾年NMET閱讀理解題呈現(xiàn)已下特點:把考生對語篇的領悟能力作為檢測的重點和基本點選;題材更趨多樣化、現(xiàn)代化和生活化,更注重突出語言與文化相結合的特點;逐年大幅度加大閱讀量,提高對閱讀速度的要求;力求與教學大綱要求接軌,加大了閱讀材料的文字難度。其實NMET的閱讀就是一種真實閱讀,材料整體性強,閱讀材料基本上保留了其“原汁原味”語言風格。文章直接選自外刊,材料地道自然,因此生詞、一詞多義、熟詞生義、習語等語言現(xiàn)象隨處可見。因而突破詞匯這一障礙成為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筆者就自己的教學體會結合近幾年高考閱讀理解題,就詞匯教學談談自己的看法。
二、幾種生詞應對辦法
1.利用語境,猜測生詞含義
在閱讀課教學或閱讀訓練中的材料出現(xiàn)了生詞,學生總是查字典。而到了考試時碰到生詞,尤其是一兩個關鍵動詞、名詞、形容詞或副詞,學生就無所適從。但是,由于閱讀理解這一部分題材廣泛,遇到生詞是常事,因為考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掌握大綱附表中所規(guī)定的全部詞匯,更何況對閱讀理解這部分,大綱明確地指出:需要“根據(jù)上、下文判斷大綱附表以外的某些詞匯和短語的意義”。近幾年的高考題出現(xiàn)的生詞越來越多,生詞的多寡直接影響到理解的深度和理解的速度??忌磸烷喿x不解其意,有時還會影響考生的心理情緒。以下是猜詞的幾種方式:
(1)通過定義解釋來推測詞義
例:Have you ever wondered what a Degree might be worth to you in your job or career?or表示job和career同義,所以career譯為“職業(yè)”。
定義解釋形式多樣,常由is,or,that is (to say),in other words,be called等詞匯或破折號來表示。
(2)通過對比關系來推測詞義
例:Music,for instance,was once as groups experience...For many people now,however,music is an individual experience.
該句將人們現(xiàn)在對音樂的欣賞和過去對音樂的欣賞做比較,發(fā)現(xiàn)過去人們以群體的形式欣賞音樂而現(xiàn)在則單個人在家里欣賞。
能夠體現(xiàn)對比關系的詞匯很多,主要有表轉折關系的but,while,however,on the one hand on...the other hand、for one thing...for another等倒塌。
(3)通過因果關系來推測詞義
例:There,his sister and brother,taking short and quick breaths and coughing,collapsed on the lawn.
兄妹二人呼吸忽急忽緩,且咳個不停,最終當然只能“癱倒”在草坪上。
因果關系的語境通常由because,so that,so/such...that...等連詞體現(xiàn)。
(4)通過同類關系來推測詞義
例:In each Olympic Games,medals of gold,silver and bronze can all be awarded.bronze與gold,silver同類,結合語境可知,每屆奧運會上金、銀、銅牌都可以被頒發(fā)。
同類關系的內(nèi)容通常由such as,for example/instance等連詞列舉同類詞匯來體現(xiàn)。
(5)根據(jù)生活常識來猜測詞義
例:Mrs. Kreamer,a victim of smoke,was unconscious....
人都被熏昏了,當然是煙的受害者了。
猜測詞義時需利用上下文語境,結合自身生活經(jīng)驗進行邏輯推理。
(6)利用文意及邏輯關系來推測詞義
例:One mistaken idea about business is that it can be treated as a game of perfect information.Quite the reverse.Business,politics,life itself are games which we must normally play with very imperfect information.
前句說關于商業(yè)一個錯誤的觀點是商業(yè)可以被看作為完美的信息游戲,而后句說商業(yè)、政治、生活本身是非常不完美的信息游戲,前后含義正好相反,所以該短語應譯為“完全相反”。
利用文意及邏輯關系推測詞義時,關鍵應在理清生詞前后文意的基礎上著重分析前后文的邏輯關系,是遞進、轉折,還是并列。
2.要求考生猜測熟詞新含義
在閱讀題中,往往因為單詞的一詞多義沒有掌握全面,理解有誤而失分,利用熟詞的新詞性來抽象詞義,關鍵應在理解原詞的基礎上,分析它的新詞性,并結合原詞含義發(fā)揮合理想象,從而概括抽象出它的新詞義。
例1:The major market force rests in the growing population of white collar employees(白領雇員),who can afford the new service.
市場主要推動力在于白領雇員數(shù)目的增加,所以結合語境可猜測rest in含義應為“依賴于”。
例2:“It was the best night we had ever had,”said Angela Carraro,who runs an Italian restaurant.
例3:Then she waited alone for three hours while armed police prepared to storm the building.
句中storm有“暴風雨,暴怒,風波,猛攻,大雷雨”等。在這是“猛攻”的意思。
根據(jù)語境可知Angela Carraro為飯店主人,所以run的含義必然為“開(飯店)”
再如:The president should be addressed as “Mr.President”.
句中address 其熟義是“地址”,但是在本句中為“稱呼”的意思。
The patients dangerous condition cost the doctors and nurses many a Sleepless night.
句中cost 其熟義是“花費,值”,但是在本句中為“使失去(生命,健康)”的意思。
猜測熟詞含義除了要求學生有較強的語境分析能力外,還要求學生有較寬的知識面,對常見有新含義的熟詞要弄清其用法,并將這些詞進行簡要歸納整理。
3.注意發(fā)現(xiàn)閱讀材料中的習語
眾所周知,習語是以現(xiàn)成的形式、固定的意義存在于語言中的詞組和句子。習語的變化無章可循,同樣的事情可以用數(shù)百條的習語來表示,這使得英語習語非常難以掌握,含習語的句子也自然難理解了。我們平常應多收集多整理多記憶一些習語。
例1:Coming in a close second,——and often wrongly mentioned as the most instant island,is Easter Island,which lies1,260 miles of its nearest neighbor,Pitcairn Island,and 2,300miles west of South America.(2003 NMET)
這個句子中in a close second是習語 意思是“緊隨其后”。
例2:If left to himself,he would have whistled life away in perfect satisfaction.(2004重慶卷)
這個句子中l(wèi)eave somebody to oneself是成語,意思是“任其自然,放任不管”。
下面這些習語是考試中常見的:
anything but單單除…之外
around the clock整天不間斷,一天24小時不停
be in the dark蒙在鼓里,不知道
check out核實,結賬
cost a fortune花大價錢,價格很高
on sale減價出售
in a blue mood心情不好
make sense 有意義,有道理
make some difference有區(qū)別
詞是語句的基本結構單位,是進行交流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詞匯教學不能為教詞匯而教詞匯,英語詞匯構成特點和中英文化差異是詞匯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只有不斷摸清英語詞匯內(nèi)部規(guī)律和比較中英文化差異,讓學生在學習詞匯的過程中真正地領會到詞的涵義,并能正確運用所學到的詞匯進行交際,才能真正達到詞匯教學的目的——為交際。
(作者單位 福建省寧化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