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
摘 要:在新課標下,探究性學習是高中化學學習的重要方法,而開展探究性學習的關鍵是如何把握好、設計好過程與方法的目標。課程改革的有效實施只有從過程與方法上精心設計,實現(xiàn)教學過程的生成性和教學方法的科學性,才能真正走出傳統(tǒng),邁向生成。
關鍵詞:探究學習;過程與方法;三維目標;新課標
一堂充滿生命活力的好課,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是智慧與智慧的碰撞,是靈魂與靈魂的共鳴,是生成新知與激活思維的過程。新課標積極倡導“以實驗為主的多種探究活動,使學生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激發(fā)學習化學的興趣,強化科學探究的意識,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必須從過程與方法上挖潛力,想辦法,才能走進新課程。
因此,課程改革的有效實施只有從過程與方法上精心設計,實現(xiàn)教學過程的生成性和教學方法的科學性,才能真正走出傳統(tǒng),邁向生成。
一、正確把握“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新課標下,課程目標可分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三維課程目標是層層遞進的,知識與技能目標是基礎,過程與方法是手段,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是體驗與獲得。即即通過本節(jié)課教學,學生應獲得哪些知識與技能,是通過怎樣的過程和方法來實現(xiàn)的,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能獲得什么樣的情感體驗,形成什么樣的態(tài)度與價值觀。
由此可見,知識與技能、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必須通過過程與方法目標落實才能實現(xiàn),由此也成為實現(xiàn)三維目標的關鍵。過程與方法的實現(xiàn)過程既是學生自主、探究、合作方式的學習過程。
二、教學設計具體化,精心考慮過程與方法的可行性
1.科學處理教材是前提
過程與方法需要在分析教材、研究教材的基礎上,重組教學內容,科學地設計教學互動的目標與主題,從而引領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的展開。
以《二氧化硫》教學為例:可以選擇①SO2的溶解性;②SO2的氧化、還原性;③SO2的漂白性;④大氣污染與防治為切入點,開展合作、探究學習。要選擇那些足以觸及學生思維、情感的素材和原認知相對接,讓現(xiàn)實問題情景成為學生知識生成的觸發(fā)點,每一個問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形成發(fā)展思維鏈條,撥開影響學生思維發(fā)展的迷點、彌補知識空白點,增加感悟,誘發(fā)思維,自主學習活動才能順理成章。
2.科學對待學生是關鍵
教學是否有效,是否成功,說到底還是看學生形成了多少新知,發(fā)展了多少能力,獲得了多大學習動力。
(1)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要心中有“生”,目中有“人”,做到教書先做人、育人先育心,做到親其師信其道。教師應以和諧、平等、民主的關系與學生共同學習,積極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會的條件,引導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2)教師的教學智慧和教學藝術,就表現(xiàn)在如何合理而有效地點擊學生愿意興奮、能夠興奮的關鍵點和關節(jié)點上,從而不斷地推動學生智力和思維水平向更高的層次發(fā)展。如上述③中SO2的漂白性的探究可以采用趣味實驗設疑:將盛有某無色溶液(過量SO2通入品紅試液后的溶液)管口系有氣囊的試管加熱,溶液由無色變?yōu)榧t色、氣囊膨脹;將試管浸入冷水中,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氣囊癟了。從而使學生的思維處于憤悱狀態(tài),在興奮中完成SO2的漂白性知識的生成、學習方法的形成和學生能力的提升。
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準確把握學生已有的知識和能力基礎,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性格特征,以便在教學互動過程中“有的放矢”,讓每位學生都能積極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來。師生關系是朋友、是同伴、是共同的學習體。
三、教學過程探究化,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探究是發(fā)現(xiàn)學習的一種重要形式。在高中階段,化學課程不僅應該注重科學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注重將化學科學的新成就及其對人類文明的影響等納入課程,而且還應重視對學生終身學習愿望、科學探究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學生只有采取探究性學習才能發(fā)展化學思維,才能把化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如《硫酸》教學片段的探究設計:在試管加入濃硫酸與碳,加熱,將生成的氣體依次通過盛有品紅試液、酸性KMnO4溶液、品紅試液、澄清石灰水的洗氣瓶和NaOH溶液中。
【搜集證據】
第一個品紅試液褪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最后生成SO2和CO2。因為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碳具有較強還原性,+6價硫被還原為SO2,碳被氧化為CO2。
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參與小組學習討論,消滅個性問題,收集整理共性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加以啟發(fā)誘導,發(fā)現(xiàn)不足及時彌補,發(fā)現(xiàn)成果及時肯定,發(fā)現(xiàn)優(yōu)點及時表揚。針對共性問題展開討論研究,通過師生互動解決思維障礙,運用多種手段將課堂推向高潮。
參考文獻:
[1]劉成坤.高中新課程落實三維目標的方法研究[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5(11).
[2]李艷嶺.高中化學“過程與方法”課程目標的實現(xiàn)研究[J].河南大學,2012.
[3]張慶林,揚東.高效率教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3.
(作者單位 浙江省天臺縣蒼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