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改彥
學習語文,就要學會閱讀。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體,現行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要“具有獨立的閱讀能力,注重情感的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這一標準明確指出:“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學生要具有獨立的閱讀能力?!蹦敲矗鯓硬拍苓\用多種閱讀方法,怎樣才能提高學生閱讀的基本能力,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淺薄的看法和認識。
一、要有辨析詞語、品味詞語的能力
詞語是文章最基本的單位,最基本的要素,是構成文章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我們要提高閱讀能力,首先要讀準字音,理解詞語最基本的意義,對那些自己不懂的字、詞或形似字、多音多義字,應動手查查字典、詞典以求理解。特別是對那些多義詞,更應借助工具書理解詞語在上下文中的含義、作用。如,李白的《將進酒》中的“將”應讀為”qiang”,理解為“請”,而不是通?!皩怼薄皩⒁钡囊馑?;而不同的詞語有不同的含義,同一詞語在不同的語境中也有不同的含義,在具體的語境中品析詞義、體會句義、品味詞與句的表達作用,說明詞、句、段的表達作用等等,才能從內涵上理解文章。再比如“震動”,我們通常說:“大地震動了一下”是指大地在顫動,而孫犁的《荷花淀》中水生嫂聽水生說水生自己要去大部隊,“女人的手指震動了一下”,這個“震動”根據上下文來看,就把水生嫂的擔憂但又無法阻止丈夫的那種內心生動地刻畫出來。由此可見讀準字音,聯(lián)系上下文正確理解詞語的含義是提高閱讀,學好語文最關鍵的一步。
二、分析、體會文中關鍵性的句子
在閱讀理解中,不僅要注意一些與文章的中心思想有關的句子,而且要特別注意體會一些具有深層含義的句子。一般來說,那些能表現文章主旨,蘊含深刻哲理,具有象征意義或表達思想感情的句子,往往具有深層含義。對于這樣的句子應抓住句中的關鍵詞語,分析句子的含義,多角度反復推敲、理解,進而把握文章主題。比如老舍的《賣白菜》中“她終年沒有休息”“她的手終年是鮮紅微腫的”,這個“終年”就把母親的操勞,母親的勤勞形象的刻畫出來;對運用修辭方法的句子進行分析如《賣白菜》中“我怕,怕,怕,家信中帶來不好的消息,告訴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失了根的花草”比喻失去了母親的孩子,運用這一修辭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恐懼;根據標點符號來理解,作品中有些標點符號不僅僅是為了停頓,而且還有表達感情、傳遞思想的重要作用,如莫泊桑的《項鏈》中“唉!我可憐的瑪蒂爾德!可是我那一掛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這兩個感嘆號和一個省略號是對瑪蒂爾蒂的嘲諷、可憐,意味深長,令人回味無窮;還有通過分析句子本身和前后文句之間的關聯(lián)分析句子的意義和作用;通過文章的語言風格分析句子的意義和作用等等。總之抓住關鍵性的語句,多讀關鍵性的語句,對理解文章起很大的作用。
三、不同文體的文章要抓住其文體知識的特點閱讀
抓住文體知識特點,提高閱讀能力。如閱讀記敘文要抓住記敘中的六要素、記敘的順序;說明文的閱讀要從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語言這幾個方面著手;議論文的閱讀要抓住議論文的中心論點、論據、論證;小說的閱讀則從人物描寫、故事情節(jié)、環(huán)境描寫三方面入手,從而把握文章的主題。當然還應該從文章的層次、結構、思路,思想感情等多方面來分析、探討。我們舉一例來說明,《荷花淀》中開頭景物的描寫“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的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小說中這一環(huán)境的描寫,渲染了寧靜、清麗的月夜,為后文情節(jié)的發(fā)展作了鋪墊,那就是我們美麗的家園容不得外來侵略,我們一定要奮起保衛(wèi),這就有了后文的參軍、作戰(zhàn)。
四、要學會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
如何做到“整體感知課文的大概內容”呢?這就需要我們在初讀中,邊讀邊把一些生字、難詞、難句,以及明顯顯示作者思路的詞、句、段,分別用不同符號畫出來。在縱覽全文之后,就應據此粗略地感知這篇文章寫了什么(如敘述的事情的梗概,說明的事物的概況,論述的道理要點等),把握文章的整體框架,感受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整體上理解文章的寓意,能找出表達全文主要內容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從整體上理解文章的基本寫法或表達技巧。在“感知”這個步驟中,重要的是通過對文章進行粗略的瀏覽從而求得對其的整體感知,而不是對文章零星的、片斷的、局部的意思的把握。比如,很重要的一個方法是抓住文中的議論句、抒情句。文中的抒情、議論往往有畫龍點睛、深化中心、升華主題的作用,如《世間最美的墳墓》中的議論句就極為典型,在敘述的基礎上反復闡述自己的觀點:“在俄國所見到的景物再沒有比托爾斯泰的墳墓更宏偉、更感人的了?!本o扣中心,點明主旨——托爾斯泰的墓是世間最美的墳墓。
五、要從閱讀中學會感受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閱讀了一篇文章,不僅每個人會有自己不同的感受,而且每讀一次都會有不同的收獲。我們要在整體把握思想內容的基礎上,理解作者的觀點和融入作品的思想情感,能夠表達閱讀感受,正確評價文章等。對每一次的感受、看法都能及時地表達出來,包括對人物的評價、對內容的看法以及自己從內容中所受到的啟發(fā)、想象,這樣堅持下來,閱讀能力就會慢慢提高。
提高閱讀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以上五點是我多年來積累的一點經驗和認識,所以從點到面、從詞到句到段再到文章。要先將基礎的能力點學習透,其次進行記敘文閱讀、說明文閱讀、議論文閱讀的學習,然后再初步的鑒賞、評價。這樣符合我們學習由淺入深的基本規(guī)律,有利于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提高閱讀能力。
(作者單位 山西省石樓縣職業(y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