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浩
摘 要: 乒乓球運動隸屬于隔網(wǎng)對抗類體育運動,是我國的國民運動項目,受到廣大人群的喜愛。乒乓球課程也是高職院校學生的選修課,一些教師對于乒乓球課程進行改革并獲得了一定成果,推動了乒乓球教學向科學化、現(xiàn)代化。乒乓球培訓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運動精神,嘗試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幫助高職院校學生提高乒乓球運動技能,實現(xiàn)自身成長。
關鍵詞: 高職院校 乒乓球課程改革 教學目標 教學特點
我國《普通高等院校體育課程教學綱要》規(guī)定“五大基準目的”,注重“終身鍛煉,健康第一”?,F(xiàn)代體育教學減少了“體育競技”的教學,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運動的愛好,重視教學內(nèi)容的全面性、整體性,幫助學生養(yǎng)成運動鍛煉的良好習慣。
一、高職院校乒乓球課程改革的教學目標
怎樣綜合當前教學實際狀況制定教學目標是保證教學改革的關鍵。所以,在制定乒乓球課程教學目標時,應充分考慮教學的全面性、整體性與差異性,摒棄傳統(tǒng)的統(tǒng)一教學方法,根據(jù)不同學生的運動能力制定對應的教學目標,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一)制定直接目標。
就是向?qū)W生教授基礎運動知識,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高職院校乒乓球課程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劃分為:握拍、步伐、攻球、抽球等幾個重要技巧的教學,讓學生學會“玩”乒乓球,并且會“玩”乒乓球,可以進行簡單的乒乓球?qū)官悺?/p>
(二)制定發(fā)展目標。
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技能、習慣,激發(fā)學習興趣。應重點對乒乓球的基本技術進行教學,如:準備姿勢、握拍方法、推擋方法等。同時可以穿插一些游戲練習,讓學生在輕松氛圍中完成教學任務,提高自身體能與技術。
二、高職院校乒乓球課程改革的教學特點
乒乓球教學內(nèi)容包含很多種類,教學方法的應用同教學成果之間有必然聯(lián)系,應用合適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強化課堂教學效果,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興趣和對運動的熱愛。高職院校乒乓球課程改革的教學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一)應用不同教學方法提高學習興趣。
在乒乓球課程教學中,應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主要包括觀察法、目標法、合作法、自主法、練習法等。例如:目標法,就是在乒乓球教學的進度安排中讓學生依據(jù)自身條件制定一個規(guī)定時間內(nèi)要完成的目標,并給予相應的指導,幫助學生達成目標,進而提高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鍛煉的積極性。乒乓球運動不僅是個人項目,而且是團體項目,無論是增強學生的個人技能還是樹立團隊合作精神,合作法都是一種良好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通過相互合作,掌握體育常識、規(guī)則、運動技能等。尤其是當同學們對運動方法有不同理解時,進行相互討論,交流溝通,可以取長補短,提高自身運動技能。
(二)應用分層教學模式增強基礎技能。
在乒乓球教學中,當面對同樣的學生、同樣的基礎技能,教師應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就可能讓教學效果發(fā)生變化。分層教學模式就是依據(jù)學生的體育層次進行的教學,改變了傳統(tǒng)的“統(tǒng)一”教學方法。分層教學模式以實際運動水平將學生劃分為高、中、低三個層次,并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方法與計劃。在開展分層教學模式時,以各層次的基礎技能練習為主,同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相互練習,更好地發(fā)揮學生間“傳授、幫助”的作用。對不同層次學生進行定期調(diào)整,讓進步比較快的學生進入更高層次,讓停止不前的學生降低層次,從而增強學生的進取心及對乒乓球運動的喜愛。
(三)尊重學生的自身情感,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
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不僅要注意學生的合理要求,還要創(chuàng)造適宜的條件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增強學生對成功的滿足感,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運動習慣。正確選取教學方法可以強化教學效果,那么,怎樣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呢?在教學中應該重點考慮以下幾點:
第一,應為學生提供更多練習的方法,讓學生進行選擇,從而適應學生的體重、身高、智力等條件,讓每一名學生都可以進行充分的學習與運動,滿足生理上的運動快感,收獲心理上的滿足,同時可以更好地學習運動知識,提高乒乓球技能。
第二,教師應注重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與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欲望,不可以過于注重行動標準、規(guī)范,要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在進行乒乓球教學時,首先傳授基礎知識及技能,讓學生掌握理論,然后進行分組、自由練習,讓學生盡量模仿學習到的技能,增進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讓學生在運動中自行發(fā)現(xiàn)樂趣。當然,教師不應阻礙學生進行深入的技能學習,同時給予一定的指導,幫助學生獲得更大的成就。
三、結語
高職院校乒乓球課程改革更有利于增強運動的社會功能,體現(xiàn)運動的價值。讓我們在看到乒乓球美好的發(fā)展前景的同時,更堅定了課程改革的決心。因此,對高職院校乒乓球課程改革特點進行分析值得廣大體育教育工作者共同關注。
參考文獻:
[1]陸亞光.關于高職院校乒乓球?qū)m椪n程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1(04).
[2]陶志翔.持拍隔網(wǎng)對抗項群理論與應用成果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02).
[3]劉翔,武曉慧,劉珺琛.高職院校課程改革探索與分析[J].今日科苑,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