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六一
摘 要: 課外閱讀是指學生在課外的各種獨立的閱讀活動,但是農村小學的課外閱讀現(xiàn)狀不容樂觀。作者從以下方面入手,改善閱讀現(xiàn)狀:精選讀物,培養(yǎng)閱讀興趣;營造讀書氛圍,激發(fā)閱讀興趣;開展讀書活動,促進習慣養(yǎng)成。
關鍵詞: 農村小學 一年級學生 課外閱讀 興趣培養(yǎng)
所謂課外閱讀是指學生在課外的各種獨立的閱讀活動。小學生正處于人生的起步時期,如一株株剛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識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壯成長。這“甘露”的獲得,除了靠老師課堂上有限的傳授外,更需要學生依靠課外閱讀采集。
通過調查分析,農村小學的課外閱讀現(xiàn)狀不容樂觀,突出表現(xiàn)為以下方面的問題:(1)閱讀興趣比較單一:休閑性閱讀占據學生課外閱讀的大部分時間,如五花八門的卡通讀本、形形色色的“爆笑校園”充斥孩子們的視野。與經典著作相比,多了一些庸俗,少了很多先人富有哲理的思維火花,少了許多描述人性的閃光。(2)課外閱讀時間的比重減少:在電視、電影、上網等多種活動方式的包圍之下,在這些活動方式的沖擊下,課外閱讀時間變得越來越少,學生不愿獨立思考,特別依賴其他人。(3)閱讀消費較少:經調查,小學生的諸多消費中,用于玩具、零食等方面的娛樂消費遠遠高于購買書刊的費用。(4)一年級小學生識字量不大,閱讀能力弱,特別是農村小學一年級學生由于基礎差,缺乏獨立思考、獨立閱讀能力。(5)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教學實踐中,語文教材仍然被當做最主要的閱讀材料,即使有各種課外讀本,往往也沒有充分利用,更缺乏必要的指導。針對以上情況,我們考慮從以下方面改變現(xiàn)狀。
一、精選讀物,培養(yǎng)閱讀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倍覍W段不同,年齡不同,心理特征不同,學生的閱讀取向也會有所不同。教師在推薦閱讀讀物時一定要尊重學生“個性化閱讀”的權利,同時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水平。新學期開學時,我會在班級QQ群中公布適合本年級學段閱讀的書目,家長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購買或是借這些書籍。有時我也會和孩子們一起同看一本書。例如,上個學年我就向孩子們推薦了《猜猜我有多愛你》、《月亮的味道》、《花婆婆》、《大衛(wèi)上學去》等,課后還和他們一起討論書中的人物、情節(jié),大大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營造讀書氛圍,激發(fā)閱讀興趣
1.家校溝通,營造愉快舒適的家庭讀書環(huán)境。
人們常說父母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一個愛讀書的爸爸媽媽,一定會培養(yǎng)出一個愛讀書的孩子。家長要盡量給孩子營造安靜、舒適的讀書環(huán)境,在孩子看書時不妨拿本書坐在孩子身邊,這樣潛移默化的影響,久而久之定能培養(yǎng)孩子的定性,促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我們每月評選一次“書香家庭”,將其全家照片和事跡貼在對角里展示,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
2.創(chuàng)建班級圖書超市,豐富學生閱讀資源。
為了體現(xiàn)圖書“互換互利”的原則,彌補學生書源的不足,可動員全班學生開展“創(chuàng)建班級圖書超市”活動,將自家的圖書暫存于班上。推薦讀書習慣好的學生為圖書管理員,建立班級圖書名錄。圖書超市的創(chuàng)建,讓學生課外閱讀的內容更加豐富,課外閱讀的時機更加方便,加強了彼此間關于圖書內容的交流。我還組織“好書推薦會”,讓學生向大家推薦自己最喜歡的一本書,并說明理由。
3.設立“閱讀時光段”,合理安排閱讀時間。。
有家長反映孩子在校要搞學習,回家寫完作業(yè),做做運動就沒有時間讀課外書了。其實不然,只要合理安排好時間,就能在緊張的學習中抽出閱讀課外書的時間。例如,學生吃完中飯到午休前半小時,不能進行劇烈運動,所以,我利用這段時間讓他們看看書,可以坐在教室里,可以坐在走廊上的“快樂書吧”中,讓學生自帶喜歡的讀物在寬松、自由的閱讀環(huán)境中無拘無束地讀。學生在課外閱讀的園地中,可能掏得的是“鳥蛋”,也可能采到的是“蘑菇”,但都能烹制一道美味的“佳肴”。經常置身于閱讀環(huán)境中,耳聞目睹閱讀情景,會大大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
三、開展讀書活動,促進習慣養(yǎng)成
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點燃思維的火花,促使學生進行感性體驗和理性分析,如故事會,朗誦比賽、“我是小詩人”、每周一詩等。
參考文獻:
[1]唐曉紅.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書目的選擇[J].遼寧教育,2006(05).
[2]崔素芹.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環(huán)境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10.
[3]顧亞妹.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初探[J].新語文學習(教師版.小學專輯),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