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漢語和泰語形容詞的句法位置及功能既有相同點又有不同點。通過對漢語和泰語形容詞在句法位置和功能上的描寫與比較,對比分析其差異,探討并指出學習和運用漢泰形容詞的重點和難點,同時強調師生互動、學以致用才有可能真正掌握好形容詞的用法。
關鍵詞:漢語 泰語 形容詞 對比研究
形容詞是現(xiàn)代漢語中一個重要的實詞類別,一直以來都是漢語語法學界一個頗有爭議的類別,對其具體功能,語法學家觀察的角度不同,各家觀點不一致,都各持其理,言之有理,但似乎又可以進一步的探討。而在泰語中,有的語法學家把形容詞和副詞統(tǒng)一起來作為一個實詞類別,也就是特殊詞(???????),比如:????? ????????的《?????????????????》、?????? ??????????的《???????????》;有些語法學家根據英語語法把形容詞和副詞加以區(qū)分,比如:????? ???????的《???????????》、????? ?????????的《????????????》。本文試圖從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角度對兩種語言的形容詞的句法位置及功能進行比較,以期為對外漢語教學和泰國學生學習漢語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一、漢泰形容詞的句法功能及位置的比較
在漢語詞匯里,形容詞數(shù)量豐富,而且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對多部專著的考察,人們對漢語形容詞句法功能的概括主要有以下幾條:
1.常作定語和謂語
2.可以作狀語
3.可以作補語
大部分的人都認同漢語形容詞除了作定語和謂語外,也可承擔其他的各種語法功能。作定語、謂語、狀語、補語的句法位置一般來說是固定的,比如說,作狀語或定語時放在所修飾詞的前面等。
泰語中的形容詞句法功能與漢語具有相似性,也是可以作謂語、定語、狀語等,但是在句法位置結構上有很大的區(qū)別。一般來說修飾詞在中心詞的后面,這一點尤其體現(xiàn)在形容詞作狀語、定語上。在泰語中,形容詞可以作謂語、賓語、狀語、定語,但是沒有作補語的情況出現(xiàn),作狀語的形容詞有的翻譯成漢語就成了作補語。
(一)漢泰形容詞作謂語的句法功能及位置
根據黃伯榮和廖序東主編的《現(xiàn)代漢語》(增訂三版)所述,形容詞具有謂詞性,因此從理論上說,形容詞能夠很自由地充當謂語。而在泰語中,根據??????? ???????的《?????????????????????》形容詞也可以充當謂語。這是兩者的相同點。例如:
(1)今天的天氣冷。
???????????????
(2)泰國人喜歡辣。
?????????????????
(3)這本小說很有趣。
???????????????????????
在這三個句子中,無論是漢語還是泰語,都可以作謂語,而在現(xiàn)代漢語中,形容詞里有一部分意義上是自足的,可以表達謂語的完整意義,因而有時能單獨作謂語,例如:“這個房間大?!毙稳菰~作謂語常常用復雜形式,一般不能單獨作謂語。形容詞單獨作謂語是要受一定的條件限制的。在對話里,提問的句子和回答的句子都可以這樣用,例如“問:哪個地方好玩?答:翠湖好玩?!?/p>
也可以用在復句的分句里,主要是對比句或者先行句、后續(xù)句,例如“說有易,說無難。/道遠,你多走一會不就得了!/多穿點衣服再出去,外頭冷?!辈蝗?,句末也要有語氣詞,例如“天晚了。/我累了。”
而泰語形容詞卻能單獨充當謂語,不管放在什么句子中都可以單獨使用。例如:
(4)?????????????
我媽媽老了。
(5)??????????????????
她的臥室臟。
由以上例句可以看出:在漢泰語中的形容詞,一般的句法位置是主語在前,謂語在后。但是在泰語口語中有時為了強調謂語部分的內容,也可以將謂語置于主語之前。例如:
(6)??????? ???????
好吃吧!菜。
從這些例句可以看出謂語置于主語之前時,謂語后面都要加上語氣詞。這種情況在漢語中也存在,通常也都是為了強調謂語,例如:“去哪里啊?你。”“吃了嗎?你。”
漢語中的形容詞,除了在一定條件下單獨作謂語外,常常用復雜形式作謂語,它們在句子中作謂語時后面要緊跟上助詞“的”或者是前面加上副詞“很”才能表示一個完整的句子。例如:
(7)小李個兒很高。
(8)小力的頭發(fā)長長的。
這點在泰語中是沒有的。為避免泰國學生在學習漢語時根據母語的負遷移,造出一些錯誤的句子,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知道二者的差別,并在平時的學習中多加注意并加以強化訓練。
也就是說,漢泰形容詞都可以作謂語,但是泰語形容詞單獨作謂語不受條件限制。漢語形容詞作謂語通常用的是復雜形式,需要有副詞或者助詞的幫助才能組成一個完整的句子。
(二)漢泰形容詞作定語的句法功能及位置
作定語是形容詞比較重要的句法功能,泰語形容詞作定語與漢語的情況具有相似性,但由于語言的地域性,也存在一定的差異。首先,漢語中一般是描寫性的形容詞作定語,這與泰語是一致的。例如:
(9)壯麗的故宮
(10)風平浪靜的港灣
例(9)和例(10)中“壯麗”和“風平浪靜”都是描寫性的形容詞,在句子中作了定語。再看看泰語:
(11)?????????????????????????????
大樹有多種功用。
(12)???????????
胖的人飯量大。
由上面的句子可以看出漢泰形容詞作定語時位置的不同漢語中形容詞作定語,形容詞要放在所修飾詞的前面;而泰語中形容詞作定語則放在修飾詞的后面。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就很容易犯錯誤,如上句“大樹有多種功用”,如果是初學者就會說“樹大有多種功用”,只有了解了這種差異才不會出現(xiàn)類似的錯誤。
其次是關于形容詞作定語要不要加助詞和漢、泰語中對應助詞的問題。漢語中單音節(jié)形容詞作定語,通常不加助詞“的”,例如“紅花/綠葉”;如果用“的”,形成平行格式,就有強調描寫的作用,例如“好的主意/新的課本”。雙音節(jié)形容詞作定語,通常是用描寫狀態(tài)的詞,例如“晴朗的天/干凈的水”。加或不加助詞有時也取決于上下文音節(jié)的協(xié)調與否。有時為了避免“的”用的過多,在不致發(fā)生歧義的情況下,“的”字也可以不用。泰語中這點是和漢語一樣的,單音節(jié)形容詞一般也不加助詞,(泰語中的助詞是“???”,也就是對應漢語中的“的”)。例如:
(13)??????????????????????
漂亮的姑娘已經走了。
(14)??????????????????????
窮苦的人沒有飯吃。
雙音節(jié)形容詞作定語時要加助詞“???”,以上規(guī)律是從語法角度總結出來的。實際上形容詞作定語要不要加“???”往往不只是受語法規(guī)則的支配,有時候也與語義的強調、音節(jié)的和諧、語言色彩的明快有關。因為泰語的語法受梵語、拉丁語、英語的影響,這種情況沒有規(guī)律可循,在此不作特別的說明。
學生學習過程中不知道漢語中的“的”和泰語中“???”的對應關系,尤其是在造句子時,不知道怎么處理“???”,一般都會選擇忽略它,比如“一股強大的風刮了過來”,泰國學生會把它寫成“一股風強大刮了過來”。類似這樣的錯誤有很多,教師在講課時要先向學生說明這樣的情況。
(三)漢泰形容詞作狀語的句法功能及位置
關于形容詞作狀語,多位學者對其分類、語義指向及其句中位置等進行了研究,但是對于漢泰形容詞作狀語之間的對比,目前的研究還不是很充分。吳錫根對定語與其中心語關系的分析對我們研究形容詞作狀語與其中心語的關系有一些啟發(fā)。吳先生從距離相似原則出發(fā),認為“分類屬性和事物的概念距離比情狀或一般屬性更近,而顯著的規(guī)約分類屬性和事物的距離又近于一般的分類屬性?!蹦敲从嘘P漢語中形容詞充當狀語是否加“地”、泰語中形容詞充當狀語是否有相應助詞的研究就顯得非常重要。
助詞“地”是漢語形容詞作狀語的標志,狀語后面加不加“地”的情況很復雜。單音節(jié)形容詞作狀語比較少,也大都不能加“地”,例如只能說“快跑、慢走、大干”。多音節(jié)形容詞相當一部分加不加都可以,例如“熱烈討論;熱烈地討論/仔細看了半天;仔細地看了半天”,也有少數(shù)不能加,例如“不努力學習,肯定要落后”里的“肯定”;還有少數(shù)必須加,例如“輕巧地劃著小船/親熱地問長問短”。
泰語中形容詞也可作狀語,據裴曉睿先生編寫的《泰語語法新編》、??????????????????的《???????????》以及??????? ??????的《???????????》等,泰語中形容詞作狀語不需要對應的助詞,不像作定語時有“???”。例如:
(14)?????????????????????
好好說一下就沒事了。
(15)????????????????????????????????
媽媽謙虛地介紹自己孩子。
上面句子中沒有助詞的存在,所以在泰國學生作業(yè)中往往發(fā)現(xiàn)該有“地”的句子往往沒有,不該有的也許他會加上。例如:“他們很吃力地把家具搬進屋”,泰國學生就會說成“他們很吃力搬家具進屋”或者說成“他們搬家具進屋很吃力”。首先是因為他們的母語中形容詞作狀語時沒有助詞的搭配,還有就是上面的句子都是狀語在修飾詞的后面,這點和漢語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就造成泰國學生造句時把狀語和修飾語位置顛倒,這一點需要強調。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泰語中有的形容詞作狀語,但是翻譯成漢語反而作了補語。例如:
(16)?????????????????? ?
漢語中正常的語序是“珍想把字寫得漂漂亮亮”,想寫的結果是“漂漂亮亮”。例如:
(17)?????????? ?
漢語中會說“他走得十分緩慢”。這類詞無規(guī)律可循,學習的時候需要特別注意。
二、漢泰形容詞差異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
通過語言對比突出形容詞的重點和難點,對外漢語語法教學的一大特點是學習者會受到其第一語言遷移作用的影響。作為第二語言的漢語對所有泰國的學習者來說有共同的難點,因此在學習形容詞時要有針對性。一方面,漢泰形容詞相同的部分簡單地帶過,差異性較大的要重點講解和練習;另一方面,對于雖非難點但卻是漢語最常用的基本知識,也應進行一定的練習,不能完全忽略。
語言習得主要是在母語和目的語的相互作用上,針對漢泰語形容詞的異同,在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泰國學生學習形容詞的時候受母語的負遷移比率位居第一,主要的錯誤體現(xiàn)在修飾語與中心語的位置錯誤。例如:
(18)?????????????????????????????????????????????
漢語中的正確語序是“他們很吃力地把家具搬進屋”,泰國學生卻說成“他們吃力搬家具進屋”或者說成“他們搬家具進屋吃力”,雖說語序上有很大差別,但是前一種至少說明了他們已經有調整語序的意識,后一種則完全是按照泰語直接譯過來的,教師在教授這一部分時要先了解泰語中修飾語和中心語的位置關系,從而糾正他們一味遵從母語的意識。例如:
(19)???????????????????????????????????
漢語中正常的語序是“笨手笨腳的服務員又把水杯打破了”,從上面的泰語語序可以看到,修飾語和中心語的位置是反著的,泰國學生會說成“服務員的笨手笨腳把水杯打破又了”,這個句子是有助詞存在的。
另外,泰語中形容詞作定語時,也有不加助詞“???”的情況。例如:
(20)?????????????????????????????
他激動得幾乎哭了。
在這個句子中,雖說“激動”作了定語,但是卻沒有助詞“???”,這也對應了前面所說的,有時候并不是一味地遵從語法規(guī)則,這句就是最好的證明。所以在學習的時候,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漢泰中的特殊用法,這些也是學生最容易出錯的地方。
還有就是補語,由于泰語中不存在補語,導致學生在學習補語的時候不知所云。例如泰語中有的形容詞作狀語時翻譯成漢語就成了補語,他們就會過度泛化,凡是看到泰語中作狀語的統(tǒng)統(tǒng)翻譯成漢語的補語,認為泰語中只要是作狀語的都可以在漢語中作補語,例(16)(17)這兩個句子中作狀語的部分翻譯成漢語時就作了補語,“珍想寫得漂漂亮亮”“他走得十分緩慢”,這種情況下是可以的,但如果是下面的情況就不行了。例如:
(21)???????????? ?
輕輕地敲門。
“輕輕”作了狀語,我們卻不能把這個句子說成“敲門得輕輕”,很明顯這樣說是錯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不能過度地泛化所學知識,只要隨著學生漢語水平的提高,這些錯誤就會逐漸減少。
還有很多地方存在偏誤,不排除有文化因素和教學因素導致的偏誤。筆者認為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從句子入手,由句子擴大到話語。句子是基礎,集中體現(xiàn)了基本的語法規(guī)則。但是從交際的目的出發(fā),僅僅學會句子還不夠,還要進行話語教學,讓學生知道漢語形容詞在句子中是怎么應用的。針對泰國學生在語序及其相關方面的問題,筆者認為以下兩點對教師來說是很重要的:
1.學生學習初期做好漢語形容詞語序知識的講解工作。因為漢語是一種缺乏形態(tài)變化的語言,語序不同,表達的意義就不同。教師在講解的時候,要把語序作為一個突出的問題,讓學生明白在學習過程中語序的重要性。針對泰國學生要著重強調形容詞作狀語和定語方面的問題。同時也可以通過突出漢語和泰語形容詞的不同之處來引起學生的足夠重視,這樣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減少很多麻煩。
2.精講多練,以練為主。在形容詞的教學過程中,不是只解決懂不懂的問題,而是要解決會不會用的問題。語法規(guī)則不是講會的,而是在練習中學會的。比如形容詞作定語、狀語時修飾語和中心語之間有沒有助詞的問題。一些需要講解和練習的重點不一定在教材中都有顯現(xiàn),這就要求教師根據學生易犯的錯誤情況進行靈活的對比講解,使學生真正的在練習中習得知識。
三、結語
通過漢泰形容詞在句法位置和功能方面的對比分析,采用對比例證、歸納總結等方法把漢泰形容詞的異同清晰地呈現(xiàn)出來,可以使泰國學生更容易學習漢語形容詞。堅實的理論基礎是必要的,但合理應用才是最重要的。在理解漢泰形容詞句法位置及功能理論知識的同時,還需要大量的應用練習,通過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的學習,才有可能真正掌握好形容詞的用法。
參考文獻:
[1]丁聲樹等.現(xiàn)代漢語語法講話[M].北京:商務印書館,1961.
[2]朱德熙.語法講義[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3]王啟龍.現(xiàn)代漢語形容詞計量研究[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3.
[4]黃伯榮,廖序東.現(xiàn)代漢語(增訂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張國憲.現(xiàn)代漢語形容詞功能與認知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6]????? ????????. ?????????????????. ????????:????????????,2524.
[7]?????? ??????????. ???????????. ????????:????????????,2524.
[8]????? ???????. ???????????. ????????:????????,2530.
[9]????? ?????????. ????????????. ????????:???????,2514.
[10]王亦達.現(xiàn)代漢語形容詞句法特征研究綜述——現(xiàn)代漢語形容詞研究五十年的歷史回顧與分析之三[J].社會縱橫,2000,(2).
[11]韓玉國.現(xiàn)代漢語形容詞的句法功能及再分類[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1,(2).
[12]吳尚義.淺談形容詞的句法功能[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04,(1).
[13]趙妍.現(xiàn)代漢語形容詞特征探究[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1,(5).
[14]??????? ???????. ?????????????????????. ?????????????????????? ???? 258, ????????: ????????????????? ???????????????, 2527.
[15]張世才.形容詞作狀語的語義指向與在句中的位置[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1999,(1).
[16]王俊毅.陳述性和描寫性——形容詞狀語的分類[J].世界漢語教學,2006,(4).
[17]李迅.形容詞作狀語情況的考察[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06,(S1).
[18]劉振平.近20年來形容詞作狀語研究述評[J].滁州學院學報,2010,(3).
[19]吳錫根.形容詞研究概述[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1993,(64).
[20]裴曉睿.泰語語法新編[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21]??????????????????. ???????????. ????????:?????????????,2478.
[22]???????? ????????. ????????????????:????????????. ????????:???????????????????,2538.
(黃迎麗 云南蒙自 紅河學院國際學院 66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