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知識經濟迅速發(fā)展的時代,鐵路建設也有著跨越式的發(fā)展,全國范圍內都在進行大批鐵路施工建設,新建、擴建以及改建的鐵路工程項目成為我國社會建設的重要部分。在日益增加的鐵路施工建設中,鐵路線路施工安全成為施工建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完善的安全管理機制對保障鐵路運輸安全具有直接的影響。風險預警機制在安全管理中表現出了強大的優(yōu)勢,其應用領域也由金融、資本領域擴大到鐵路施工安全方面,并且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發(fā)揮出了巨大的作用。
關鍵詞:風險預警機制;鐵路施工;安全管理;安全風險防范意識
中圖分類號:TU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3)05-0142-04
鐵路作為我國最普遍、最廣泛的交通運輸方式,在加強各地聯系、促進社會經濟發(fā)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我國社會改革的背景下,我國鐵路部門也進行了系統的改革和調整,在這其中安全管理成為鐵道部門不得不面對的課題,鐵路施工安全管理就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鐵路相關部門多次強調鐵路施工安全必須要將其放在發(fā)展的突出位置,深化鐵路部門運行機制改革,確保鐵路施工的安全性。鐵路施工一直以來都沿用傳統的手工作業(yè)方式,再加上施工環(huán)境復雜多變,就使得鐵路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更加困難?,F階段我國鐵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差錯率較高、施工手段落后、科技含量低、危險性很高。在鐵道部門改革的推動下,傳統的鐵路施工手段已經明顯落后于國家對施工安全管理的相關要求,因此,為了提高鐵路施工安全等級,出現了先進的安全管理系統。
風險預警機制在鐵路施工安全管理上的應用可以有效地預防和控制在鐵路施工安全風險控制方面存在的問題,能夠有效地解決因管理或操作不當而引起的安全事故。為實現鐵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而建立的風險預警機制,能夠保證鐵路施工過程中人員、設備以及行車的安全性。綜合來說,風險預警機制要建立在遵循鐵路安全生產規(guī)律的基礎之上,才能實現鐵路施工安全管理的高效運行。
1 現階段我國鐵路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在人員、貨物流動越來越頻繁的當今社會,鐵路施工的規(guī)模不斷擴大,技術含量也有了較大程度的提升,工程成本相應的提高,與此相對應的就是鐵路施工安全監(jiān)管的松懈,導致現階段我國的鐵路施工安全管理存在一系列的問題:
1.1 鐵路施工前的準備工作不到位
鐵路施工單位在施工之前所做的準備工作質量如何,直接對施工過程中的安全問題產生影響,甚至影響鐵路建設的順利進行。鐵路施工工作是一項長期、復雜的任務,涉及到通信、交通、線路等多個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應該在施工之前做好詳細的設計規(guī)劃。無論哪一個或者幾個環(huán)節(jié)出現差錯,都會對之后的施工建設產生一定的影響,鐵路施工安全管理也會因此更加困難。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由于涉及領域廣,需要多個部門的相互協調。各個部門之間的相互配合能力欠缺,對施工的有序開展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鐵路部門在眾多的參與部門中處于核心指導地位,其整體觀念不強,加上各個部門之間口徑不一,導致各部門之間的契合程度降低。還有就是人員管理方面的問題,特別容易出現主管領導與人員沒有監(jiān)督到位的現象,施工單位內部安全監(jiān)督管理松懈,不能嚴格地按照規(guī)定要求操作,這些都給鐵路施工安全管理留下隱患。
1.2 施工過程中的違規(guī)操作
據統計資料顯示,因違章施工原因導致的鐵路安全事故占有絕大多數的比例,施工管理人員和技術操作人員的違規(guī)施工是大部分鐵路安全事故發(fā)生的共同原因。技術人員以及安全管理人員不能熟練掌握和操作安全技術和方法,使得鐵路線路承受能力下降,留下了嚴重的安全隱患。施工過程中的違規(guī)操作還經常出現在施工計劃臨時調整或變更的時候,主要是由于施工涉及到的領域和部門較多,臨時變更的計劃很可能通知不到所有的參與者,即使得到通知也可能在短時間內無法及時地做出反應。在目前各部門之間信息傳遞相對滯后的前提下,沒有與變更后的施工方案相配套的安全管理措施,甚至可能漏掉施工作業(yè)中的關鍵程序,對鐵路施工安全產生直接的影響。另外就是鐵路施工人員的基本素質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對于專業(yè)施工技術的掌握不夠熟練,這種人員配置的不合理,是施工機械故障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1.3 安全事故發(fā)生后沒有切實有效地應急預案
國家鐵路有關部門對于鐵路運輸的關注大多是其施工建設、人員安排、影響范圍等,對于如何處理應急突發(fā)案件則較少研究。一般性的突發(fā)狀況基本上能夠有比較穩(wěn)妥的處置方式,但是相對模式化的處理方式對于特殊性的安全事故則缺乏實際的可操作性。再加上鐵路施工現場監(jiān)管人員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意識都存有很大的問題,也就出現了監(jiān)管崗位形同虛設的現象。施工現場一旦出現安全問題,技術人員和監(jiān)督機構不能及時地發(fā)現,技術問題得不到及時的解決,最終導致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2 鐵路施工安全問題原因分析
2.1 鐵路施工工作缺乏細致統一的規(guī)劃
鐵路施工工作是一個需要多部門合作的聯合作業(yè),特別是大型鐵路交通樞紐的改造與建立會涉及到特別多的單位,如果沒有細致統一的規(guī)劃必然會給之后的安全管理帶來一定的難度。完整細致的施工規(guī)劃是建立在各級主管領導和施工人員深入細致工作的基礎上的,工作作風在其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各部門之間的整體配合意識不足,鐵路施工規(guī)定的作業(yè)流程和施工作業(yè)不能按時完成,各個工序之間沒有做到有序合理的銜接,從而不能保證鐵路建筑施工的質量和品質。
2.2 施工安全管理力度不夠,人員安全意識淡薄
安全管理出現問題很大一方面的原因是由管理力度不夠造成的,建筑施工以及安全管理的單位在處理安全與其他問題的關系的時候,在安全問題上存在僥幸心理,導致安全管理工作在實際的落實過程中困難重重。
2.3 傳統落后的手工作業(yè)方式具有較強的危險性
列車提速與重載列車是鐵路部門面臨的兩大問題,鐵路施工建筑的質量以及通信信號是鐵道部門關注的焦點。對于主要施工地區(qū)以及通信設備的檢查、維護需要采取科學的手段,及時監(jiān)控實際狀態(tài),及時發(fā)現設備以及施工中存在的安全事故隱患,滿足提速與重載的需求。過去落后的手工作業(yè)方式現在一直沿用,對鐵路線路施工和養(yǎng)護的主要作業(yè)手段仍然是利用列車之間的間隔進行的。面對越來越大的工作量,傳統的手工作業(yè)模式明顯不能滿足火車提速后對設備質量的要求,鐵路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更加困難。一般來說,傳統的手工作業(yè)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受施工人員自身操作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限制,手工作業(yè)效率低,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完成規(guī)定的建設項目。這些固有的弊端的存在,為鐵路施工安全管理增加了不少困難,必須進行相應的改革。
3 風險預警機制在鐵路施工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3.1 風險預警機制是預防鐵路施工安全事故的基礎
在深入了解、分析鐵路技術設備、施工人員以及施工環(huán)境的基礎上,建立和完善風險預警機制,強化風險意識和風險理念,是從根本上解決安全問題的有效措施。將安全風險意識與鐵路安全管理相結合,加強安全風險的預防與監(jiān)控機制,幫助員工樹立安全風險意識,準確發(fā)現與識別安全隱患,減少安全事故的發(fā)生。風險預警機制對于建設項目施工計劃的審核、施工過程的控制都會進行總結性的評判,能夠有效地預防和控制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建立和完善風險預警機制,是實現安全管理實用有效地基本策略。
3.2 風險預警機制能夠引導作業(yè)人員樹立安全風險意識
不論是建筑施工人員還是安全管理監(jiān)督人員,在風險預警機制建立和完善的過程中,都會在不知不覺中強化自身的風險意識。另外,有關部門還可以借助完善風險預警機制的契機,利用有關的案例進行警示教育,或者開展多種形式的安全研討會,培養(yǎng)員工的安全意識、安全風險意識、安全責任意識。風險預警機制能夠為鐵路施工安全管理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和智力保障,再加上各級相關人員的安全風險知識教育,大大降低了安全事故發(fā)生的幾率。
3.3 風險預警機制是實現鐵路動態(tài)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風險預警機制是對安全信息和以往發(fā)生的事故深入分析得出的結論,能夠充分地考慮到實際的施工及運行環(huán)境,還能充分總結發(fā)生過的事故故障教訓。風險預警機制建立的核心是對人員、設備、管理、環(huán)境等各方面實施監(jiān)控分析,按照各自不同的標準進行不同級別的安全風險評定,是動態(tài)監(jiān)督的過程。風險預警機制的監(jiān)控范圍廣泛,能夠實現過程控制以及超前防范,特別是應對應急突發(fā)事件具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對外部環(huán)境進行監(jiān)控的同時,還要對內部組織條件的變化進行適時的分析研究,是完善和優(yōu)化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也是實現自動化管理、動態(tài)管理的主要舉措。
4 風險預警機制在鐵路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實際應用策略
鐵路施工安全問題已經成為鐵路運輸發(fā)展的制約性因素,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存在大量的安全問題亟待解決。
4.1 加強施工過程中的檢查監(jiān)督工作
要想順利地完成鐵路施工建設,保障鐵路運輸安全,就必須對鐵路工程施工的全過程進行動態(tài)監(jiān)督。施工建設安全監(jiān)督下的風險監(jiān)督機制可以及時發(fā)現存在的安全隱患,并且立即停止火車運行,向鐵路部門提出整改意見。風險預警機制下,對于因為檢查監(jiān)督機構工作疏忽導致的安全事故,應該由檢查監(jiān)督機構負責,明確了施工單位、監(jiān)管部門直接的權力與責任。為了更好地確保鐵路施工安全管理,施工單位與檢查監(jiān)督機構之間要簽署明確的安全協議,在協議中詳細劃分發(fā)生的安全事故的責任負責人。對于施工單位制定的施工計劃、施工設備都要進行定期的檢查,確保與現實的施工環(huán)境相適應,能夠有效地減少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另一方面,鐵路監(jiān)督管理還可以制定明確的獎勵和懲處標準,對于監(jiān)督發(fā)現的施工過程中出現的違規(guī)操作以及其他存在安全隱患的行為,要進行嚴厲的處罰,同時也要對安全機制相對健全的施工單位進行一定的獎勵。這樣在完善檢察監(jiān)督的同時,實現了鐵路施工安全管理風險預測以及控制,能夠有效地減少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4.2 革新鐵路施工組織形式與操作技術
鐵路施工方式一直沿用過去傳統的手工操作,效率較低而且危險系數高,對施工工藝以及相關技術設備進行相應的改革,也是完善風險預警機制的有效保障。施工相關部門要加大技術及設備更新的資金投入,引進先進的施工及安全管理技術和經驗,利用科學技術的力量全面提高鐵路施工組織及技術的科學性、可操作性。風險預警機制需要一定的技術和設備做支持,特別是計算機信息系統在風險預警機制中占據著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以計算機技術為支撐的風險預警機制下的鐵路施工安全管理模式,是安全管理與計算機管理軟件緊密結合的產物,在實踐中發(fā)揮出了巨大的優(yōu)勢,能夠有效幫助鐵路相關管理監(jiān)督部門進行安全施工管理,大大降低安全事故的發(fā)生率。
4.3 樹立員工的安全風險防范意識
在鐵路施工安全管理體系中,加強對員工的安全風險教育,幫助其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強化安全管理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的領導與組織能力。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到安全工作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強監(jiān)督管理人員的責任感,將確保行車安全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對不同分工、不同層次的參與人員進行相應的、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培訓,培養(yǎng)員工的安全理念、安全風險意識。對于參加施工建設的工作人員要進行相應的設備技能培訓,要求施工人員能夠熟練掌握相關設備的使用。對于特殊路段和重點路線的施工建設,必須要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專業(yè)技術和安全知識的教育,同時還要協調好施工單位與監(jiān)督機構之間的關系,確保在遇到緊急突發(fā)事故的時候各部門能夠及時做出反應。除此之外,還要對施工安全組織進行嚴格的審查,主要審查對象除了施工計劃、施工方案外,還要對其監(jiān)控設備和安全管理措施進行相應的審查,確實做到以現實情況為基準,完成施工任務。
鐵路施工建設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實際工作中仍然有一定的難度,在以后的實踐中也會遇到新的問題,這就需要相關部門及時進行總結、相互交流借鑒。建立和完善鐵路安全管理的風險預警機制,是保障鐵路施工順利進行的重要措施,能夠確保鐵路施工及運輸活動安全有序的進行,并且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風險預警機制將鐵路施工安全監(jiān)督貫穿于施工的全過程,對施工人員以及監(jiān)督管理人員進行安全知識教育,提高他們的安全防范意識。風險預警機制在鐵路施工安全管理中的應用,確保了鐵路施工的質量以及國家人民的財產安全,是全面落實深化改革的又一重大舉措。
參考文獻
[1] 尹新慶.論鐵路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濟師·管理世界,2011,(1).
[2] 盧勝勇.淺談如何加強鐵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J].企業(yè)技術開發(fā),2012,(5).
[3] 李寶明.加強鐵路施工安全管理的對策探討[J].鐵道運輸與經濟·運輸安全,2011,(6).
[4] 寧洪濤.淺析如何加強鐵路施工安全風險管理控制[J].科技向導·企業(yè)與管理,2012,(29).
[5] 丁陣,解光敏,張家瑋.鐵路施工安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科技傳播·理論研究,2013,(1).
作者簡介:林堅,南寧鐵路局桂林車務段安全員,研究方向:鐵路行車組織、施工安全、事故處理。
(責任編輯:葉小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