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斌,曾是內地演藝圈一位公認的“憤青”,但自從有了兒子后,所有認識他的人都發(fā)現,他憤怒的次數越來越少。對于自己的改變,陳建斌坦言:“這真的是一種奇妙的變化,只有有了孩子的人才能體會,好像內心一下子變得開闊、淡定、充實、溫柔。不知道這是怎么發(fā)生的,但它確實發(fā)生了。”
陳建斌的父親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從小對陳建斌管教很嚴,以致他很早就想:如果我有了孩子,我一定要做個慈父!兒子的出生給了陳建斌一個做慈父的機會,他也終于可以對人說:“誰說男孩子不打不成器?看我兒子!”
愛是最高明的教育方法
陳建斌和蔣勤勤的兒子小老虎今年6歲了,6年時間里,別說打了,陳建斌對兒子甚至連一句重話都沒說過。他總是說:“我就不信了,我不打孩子不罵孩子,我倒要看看我兒子能墮落成啥樣!”
在陳家,是典型的嚴母慈父,蔣勤勤是個急脾氣,小老虎又是個很頑皮的孩子,這母子倆碰到一塊兒,難免會出現沖突、對抗的情況。每當這個時候,陳建斌就會把兒子拉過來,抱在懷里,細細講道理。小老虎大概兩歲的時候,出去玩,喜歡從地上撿東西放到嘴里,一般蔣勤勤看見了,就會“啪”地一下給打掉。但陳建斌覺得這樣太粗暴了,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創(chuàng)傷,他就會抱著兒子,輕聲細語地給他講:“兒子,你看著我,我知道你能聽得懂我說的話,為什么爸爸媽媽都不讓你在地上撿東西呢?因為地上的東西特別臟,上面有很多細菌。你知道什么是細菌嗎?這個細菌哪,有好的,也有壞的,好的細菌對身體有好處,但是壞的細菌呢,吃到肚子里,你會生病的。生病了,就要怎么樣?要吃藥要打針,是很痛苦的事情……”他能這樣不厭其煩地說上半個小時。每次蔣勤勤都笑話他:“你這是對牛彈琴,這么小的孩子要能聽得懂才怪呢!”可陳建斌每次都堅持這樣做。還甭說,后來兒子再出去玩,真的不撿臟東西了,這讓陳建斌很得意:“別小看孩子,其實你說什么,甚至你的眼神、態(tài)度,他都是能懂的!”所以,在陳家,無論小老虎犯了什么錯誤,都不會受到責罰,陳建斌是以講道理為主。
有了兒子之后,蔣勤勤基本上成了全職媽媽,養(yǎng)家的重擔就全落在了陳建斌一個人肩上,盡管這樣,每次接拍一個戲之前,陳建斌都會對制片方提出要求:每兩周要請一次假回來看兒子!人家答應,他才接拍。有一次,陳建斌在外地拍戲,因為劇組趕進度,實在給不了假,他想兒子想得不行,就打電話讓蔣勤勤帶著兒子來探班??墒悄菚菏Y勤勤正在忙著裝修房子,沒時間,結果陳建斌急了,大聲責問蔣勤勤:“你怎么不讓我見我兒子呢?我就問你,你有什么權力剝奪我和我兒子相見的機會?”聽到這話,蔣勤勤忍不住大笑,說:“你這話聽起來怎么這么像肥皂劇的臺詞?。俊毙ν炅?,她趕緊收拾行裝帶著兒子去讓人家父子相見,“否則我真擔心他會扔下劇組不管不顧直接飛回來!”也正是因為陳建斌總是這樣不放過和兒子在一起的每一個機會,雖然經常在外拍戲,但是兒子和他很親。只要一見到他,兒子就誰也不要了,一直跟在他屁股后面轉,讓蔣勤勤很是“妒忌”。
平時在家里,自稱很傳統的陳建斌不會對兒子說“爸爸很愛你”之類肉麻的話,但父子間自有屬于他們的感情表達方式,那就是講故事。只要在北京,幾乎每個晚上陳建斌都會給兒子講故事,故事都是信口編的,但主題永遠只有一個:愛。比如他經常把自己和兒子都編進故事里,父子倆一起去沙漠里探險,迷路了,只剩下一瓶水,爸爸堅持讓兒子喝,自己卻一口也不喝……聽到這里,兒子就很著急地說:“爸爸你怎么不喝水???”這時候他就告訴兒子:“如果只有一瓶水,爸爸當然是要留給你喝啊,你要知道,不管遇到什么危險,爸爸都希望能把這些危險自己承擔下來,不讓你受到一點點驚嚇,現在是這樣,以后也永遠是這樣……”兒子聽到這里,很著急又很大聲地說:“不要!我已經長大了,我來承擔危險,保護爸爸!”陳建斌感動得一把抱住兒子,連聲說:“好兒子!好兒子!”很久之后他談起這件事,還是很感動地說:“你看,好像是在講故事,其實是一種父子感情的交流,而且我并沒有給他講什么大道理,他自然就懂得要照顧、保護爸爸!”
在這些故事的熏陶下,兒子長成了一個非常善解人意和重感情的孩子。有一次,蔣勤勤感冒了,發(fā)起燒來,正迷迷糊糊躺在那里,突然感到腦門上一陣清涼,睜開眼,看到兒子正拿著一塊冷毛巾給她冷敷呢。以前兒子發(fā)燒的時候,她一般都是先采取冷敷的方法給兒子降溫,沒想到兒子記住了,也給她冷敷,高興得她當即就給陳建斌打電話:“你兒子正在給我做冷敷呢!這么小就知道照顧人了,真沒白養(yǎng)!”還有一次,一直帶兒子的保姆因為有事要回老家,剛走的那幾天,兒子幾乎吃不下飯睡不好覺,嘴里一個勁地念叨著“想阿姨”,后來實在沒辦法,只好給阿姨打電話。吃飯的時候,睡覺的時候,都還要像以前那樣聽到阿姨的聲音,要阿姨哄著。長途電話啊,一打就是幾個小時,陳建斌卻說:“打吧,這樣我兒子心里能好受一點!”
很多人都說陳建斌溺愛孩子,他對此有自己的理論:“什么叫教育?打孩子管孩子就叫教育?我認為愛孩子是最高明的教育,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在愛里長大的孩子,自然就會知道怎么愛別人,怎么愛世間萬物,一個心里充滿了愛的孩子,能壞到哪里去?”
學習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和別的父親不同的是,陳建斌沒有像時下年輕的父母們那樣,熱衷于給孩子報這班那班,讓孩子學這個學那個,唯恐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家里來了客人,問小老虎:“你現在在學什么呢?”小老虎就大聲說:“我學玩!”陳建斌在一旁聽了笑瞇瞇地說:“是的,我們學玩!”在他看來,如果在一開始就逼迫孩子學這學那,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一件很苦惱的事,孩子就會喪失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那是非常不值得的。學習應該是一件有趣又輕松的事情,是在自然而然的狀態(tài)下就可以進行的。
在內地演藝界,陳建斌應該算是學歷比較高的演員之一,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碩士研究生畢業(yè),多年的讀書生涯,讓他多了一些書卷氣。平日里他最愛的事情是寫詩,據說當年他就是靠寫詩追到蔣勤勤的。做了父親之后,下雨天,他抱著兒子在雨中漫步,給兒子作詩:“今天下雨了,雨水濺到地上了,濺起了水花,為什么要下雨呢,因為有云啊……”他覺得兒子能領略到這種詩情畫意。
錢文忠在電視上講《三字經》的時候,陳建斌每期都看。兒子看他看得津津有味,就很好奇,也跟著看,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問他。后來他干脆買了本《三字經》,只要在北京,他每天晚上都會躺在床上和兒子一起念。自然而然地,兒子喜歡上了看書。陳建斌說:“不要去逼小孩子,而是讓他對某一件事情產生興趣,等他形成習慣,他就不會覺得苦了。像我兒子,覺得讀書能知道那么多有趣的事情,就非常喜歡讀書,讀書成了他的自然反應,成了一種享受?!币驗閻圩x書,小老虎和同齡的小孩子比起來,無論是表達能力還是識字量都高出一大截。據說他剛兩歲的時候,有一次聽見媽媽和外婆在聊天,說北方人冬天從來不開窗戶,就說:“他們?yōu)槭裁床婚_窗戶呢,真是不可思議!”這讓蔣勤勤大吃一驚:哎呦,他還會說“不可思議”,而且用得這么貼切!還有一次,帶小老虎去打預防針,事先蔣勤勤就鼓勵兒子:“咱們勇敢啊,待會兒扎針不哭??!”到了真的扎針時,就發(fā)現這孩子嘴里一直在給自己鼓勁:男兒有淚不輕彈!英雄流血不流淚……把在場的護士全都逗笑了?,F在,每次蔣勤勤帶小老虎上街,看到廣告標牌啊汽車站牌什么的,都會考他:這個字念什么?基本上他都能認個八九不離十,這讓蔣勤勤非常意外:“我們也沒怎么刻意教他,然后一下子就發(fā)現他已經認識那么多字了!”
陳建斌還有一個經常被批評為是溺愛孩子的行為,那就是愛給孩子買玩具,一買就買很多,而且都是價格昂貴、質量好、色彩搭配和諧的玩具。他認為玩具能夠讓孩子在玩耍中開發(fā)智力,拓寬知識面,形成不俗的審美觀,所以這方面投入多少錢都值得。兒子酷愛汽車,家里光各種各樣的汽車模型就有幾百個,為此不得不專門辟出一個房間來放兒子的這些價格不菲的寶貝。對此蔣勤勤很有意見,覺得孩子都是三分鐘的熱度,很多玩具玩幾天也就厭倦了,根本不用買那么貴的玩具,完全是浪費。但陳建斌不聽她的,每次從外地拍戲回來,隨身的行李中,一定有一個大包,里面裝的全是買給兒子的各式各樣的玩具,讓蔣勤勤很無奈:“你就寵吧,早晚得讓你寵壞了!”
但事實給了陳建斌最有力的支持,兒子不但沒被寵壞,相反知識還特別豐富,尤其是關于汽車方面的知識。平時大人說不上來的知識,他都能說出個一二三來,幾乎是一部汽車小百科全書。比如上次北京下大雨,新聞里報道有人因為車被積水淹沒,車門打不開人出不來而喪命,小老虎看了就說:“車子里面進水,進到一大半的時候,車里面還有空氣,車里面和外面的壓力相差很大,車門就打不開,這時候不能慌張,要慢慢等,等到車子里面水快要滿的時候,車里面和外面的壓力差不多,用力推車門,就能推開了……”陳建斌驕傲地說:“也不知是誰告訴他的,有時候我看他那個小腦袋都覺得奇怪,怎么能裝這么多東西呢!”
好性格比好前途更重要
對于兒子的將來,陳建斌唯一的想法是:最好別進娛樂圈,其他的一切隨他。他信奉: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一定會有個不太差的未來,所以,與其為孩子的未來操心,想方設法為孩子的前途鋪路,還不如給孩子一個好性格。
小老虎是一個內心細膩而敏感的孩子,陳建斌非常注意保護兒子的心靈。他舉了一個例子,小時候,大人總是嚇唬他,說他太淘氣啦,要再這么淘氣就把他送給別人了!成年后,他知道那是大人嚇唬他的玩笑話,但當時,就覺得是真的,心里特別特別害怕。每一次和父親上街,他總覺得父親是要找機會把他扔了,所以每次都很緊張地抓住父親的手,寸步不離。這個恐懼幾乎困擾了他整個童年。他說:“大人和小孩子說話,一定要注意不能隨便亂說。”在陳家,杜絕任何訓斥、恐嚇孩子的語言,有時候看到兒子不高興,陳建斌都會細細詢問:“兒子,想什么呢?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可不可以說給爸爸聽聽啊?”當然兒子最后說出的原因很可能在大人聽起來是很可笑的,比如“某某小朋友不理我了”,或者是“我想要個腳踏車,可媽媽不給我買”之類的。但陳建斌會很認真地幫助兒子解決這些問題,他會買一些好吃的帶兒子去找那位小朋友,讓他們重歸于好,也會幫兒子買下他想要的腳踏車……他說,這些讓孩子不開心的原因,也許在大人聽來很可笑,那只是因為你是大人,但這件事,在孩子的心里引起的困擾一定是很大的,否則他不會不開心,家長一定要給予充分的理解和重視。
不訓斥、恐嚇孩子,多贊美、鼓勵孩子,讓孩子自己做主,尊重孩子的意愿,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大都性格開朗、自信——這是陳建斌的育兒理念。每次保姆發(fā)愁要給兒子做什么東西吃的時候,他都會說:“你去問問孩子,看看他想吃什么,在他想吃的基礎上做適當調整就行了?!背顺?,每天穿什么,去哪里玩,他都會征求兒子的意見。通常都是把一堆衣服放在那里,讓兒子自己去選,穿什么上衣,搭配什么褲子,然后再自己決定要去什么地方玩。陳建斌發(fā)現,每次自己的建議得到大人的尊重,兒子都會特別開心,而且很自然就懂得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比如,他去哪里玩得不開心,陳建斌就會說:“這是你自己選的啊,如果覺得不好,那也要自己負責?!彼詢鹤油ǔG闆r下都很講道理,很好帶。
如今,小老虎進了幼兒園,而且很適應,已經五年沒有演戲的蔣勤勤有意復出。對于妻子的意愿,陳建斌當然支持,但同時他也表示,如果老婆出去拍戲,那他就停下來,待在家里做一段時間全職爸爸,反正他們兩個人,一定要保證有一個人在家。其實家里有保姆有老人,但是他覺得如果把兒子丟給保姆和老人,父母都在外面忙,孩子心里就會有疑問:為什么爸爸媽媽都不在我身邊?是不是我不是好孩子所以爸爸媽媽不愿意和我在一起?這樣的孩子會缺少安全感,而缺少安全感的孩子會壓抑真實的自我,來取悅大人,這種壓抑到一定程度,到了孩子成人之后,會給他的人生帶來很多麻煩。
目前看來,兒子的身心健康程度都讓陳建斌非常滿意,他說了兒子和小伙伴之間的一個故事——有一次兒子和最要好的小伙伴之間不知鬧了什么別扭,那孩子就不理兒子了,兒子郁悶了幾天,有一天主動給那個小伙伴打電話,說:“別生氣啦,如果我有什么做得不對的地方我向你道歉,咱們還是好朋友,好嗎?”結果在電話里兩人就和好了。陳建斌在一旁聽到兒子的這番話非常欣慰:“通常只有內心強大、自信的人才會主動向人道歉,承認自己的錯誤,而且從中可以看出我兒子是個非常大度、智慧、重情重義的人,這樣的人,將來走到社會上,也會特別受歡迎!作為父親,我為他的表現打100分!”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