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孩子當守財奴
孩子花錢大手大腳,或是完全對管理自己的錢沒有概念,這不能怪孩子沒天賦,多半是你的責任。好觀念和好習慣都需要從小培養(yǎng),別錯過了這個機會。
2013年1月,信誠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聯(lián)合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中國青少年研究會發(fā)布的《2012中國少兒財商調研》白皮書顯示,中國家長已經(jīng)認識到理財?shù)闹匾裕旧蠜]有開展理財教育:50.1%的家長愿意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但是苦于找不到好方法。
買賣游戲是個好辦法
四五歲的孩子可能還無法理解“錢能生錢”這樣的概念,可以從認識錢幣、反復進行簡單的交易游戲、積累每次一兩樣低價物品的實際購買經(jīng)驗開始,慢慢建立對貨幣的認識。這個年齡也是建立數(shù)字概念的時間。5歲前的孩子每次處理的金額數(shù)字在10以下,如果在家里玩買賣游戲,就從簡單的整數(shù)開始,先加法后減法。每次要求購買兩樣或三樣物品,先讓孩子學會熟練加總,再鍛煉找錢,讓他繼續(xù)熟悉減法。關于錢幣的數(shù)字,也可以變成趣味問題:為什么錢幣只設置這幾個數(shù)字?
除模擬交易游戲外,也可以在購物時帶孩子去選低價物品。給10元錢,他們自己決定買什么,自己看價格標簽,看看有什么東西是想要又能買得起的。每選擇一種東西,就可以做一次數(shù)字大小的比較。帶小數(shù)的價格標簽,還可以教孩子做四舍五入的估算。
腦科學博士、兒童思維發(fā)展機構童年匯創(chuàng)始人陸宇斐認為6歲以上已經(jīng)相當了解數(shù)字的孩子,才可以使用賬戶,而且概念要簡單,只要讓孩子意識到錢不容易保管時可以選擇存入銀行,能通過存折上的數(shù)字了解賬戶情況就可以。超過1000元就可以存入銀行賬戶,少于1000元則可以在家里自建現(xiàn)金賬戶。
學管錢,從心愿賬戶開始
給未滿18歲的子女開立銀行賬戶,你只需要帶著自己的身份證、能表明監(jiān)護關系的有關證明和孩子的證件:戶口簿、出生證、獨生子女證等就可以。大部分中資銀行的工本費、年費都不會超過10元。一些外資銀行還有專門針對有這種需要的兒童賬戶,在父母的指導下,孩子除了能存取款外,還能進行轉賬、換匯等。
零花錢當然是賬戶資金的第一來源。告訴他想買東西但自己的錢又不夠時,把零花錢省下來,存到心愿賬戶里。每一次的錢雖然不多,但累積起來會越來越多,最后能把東西買回來。財商教練吳然提出了一種獎勵做法:如果孩子連續(xù)存錢,父母可以適當獎勵,讓他享受延遲滿足的好處。
賬戶的收入來源還可以是“打工”收入,讓孩子幫父母嘗試擦車、去除車上的保險標志等原本的項目,而且要陪他們一起做,也可以是長輩給的壓歲錢,或者是孩子自己通過賣廢舊物品等方式賺來的錢。
而賬戶的支出一般只能用在買零食或父母不同意的開銷上。等孩子上小學二年級以后,開始一起討論做預算。每年過完春節(jié),把壓歲錢的總額和銀行賬戶的總額計算出來,今年有什么消費計劃,各自多少額度,時間怎么安排。 陸宇斐建議,6歲以上的孩子可以嘗試使用表格,用時間與使用類別兩個分類項來記錄花錢的情況。剛開始的時候記簡單的流水賬,堅持一段時間后,定期生成柱狀圖、餅圖等圖表,教他們學會分析自己的錢去了哪兒。 如果孩子亂花賬戶里的錢……
要看如何界定“亂花”。家長的價值觀顯而易見會影響到孩子。只要是家長與孩子都能接受的支出方式,那就沒有問題。剛開始孩子會亂花是正常的,只要讓孩子承擔亂花的后果——一段時間內沒有錢花。他們就容易接受計劃開支這件事。家長不必因為孩子亂花錢而焦慮,幫他建立尋找合適的界限就可以。如果孩子因此變得小氣計較,說明你的方法可能有問題。
是否和孩子過多地強調了金錢的好處?是不是忘了鼓勵他和別人分享?有沒有讓他體驗到幫助別人和分享的快樂?如果沒有,是家長的失職。陸宇斐認為節(jié)儉要與低價區(qū)分,并非價格低、花費少就好。在家庭承受范圍內,仍要鼓勵孩子分享。
幫他分清想要的和需要的
你可以通過提問讓他知道想要和需要的區(qū)別:要買的東西是什么?用它做什么?這筆錢花了會對你有什么影響?得到了東西有什么好處?如果不買會有什么影響?
不斷地提問能促使孩子不斷地想買這個東西的理由,直到說服你為止。你還可以幫他建立一個“想要程度分級制”,按照程度來決定先買哪一個。
當然也別亂花錢
要教孩子投資,至少要在孩子10歲以后——有壓歲錢和零用錢,有消費欲,會簡單的四則運算,能理解一些數(shù)學概念。
講故事,效果最好
雖然講故事的方式可能讓人忘了去發(fā)現(xiàn)故事背后的法則,而是效仿故事中人物的行為,但是比起大些連大人看著都很頭疼的的復雜概念,要讓孩子接受并感興趣,故事仍然是目前看來最好的表達形式。舍費爾用“會下金蛋的鵝”的故事來說明要儲蓄才能獲得這只鵝,儲蓄的利息就是鵝每天下的金蛋,但是如果太貪心,等不及把金蛋積攢起來就把鵝殺掉,金蛋就再也不會沒有了。
你同樣可以用他們熟悉的故事主角——人物、動物給孩子編寫故事,去解釋什么是股票,什么是基金。
把心愿變成具體的目標
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具體、積極的目標都能讓人的注意力更集中,為了達到目標更愿意克服眼前的懶散和無序,排除其他不利于目標的實現(xiàn)的干擾因素,比如想買雙新跑鞋而把錢取出來花的沖動。
兒童理財啟蒙讀物《小狗錢錢》里面,12歲女孩吉婭為了實現(xiàn)自己去美國短期游學的夢想,尋找賺錢的機會。她把一張印有自由女神像的圖片貼在存錢的罐子上,每天提醒自己存錢、少花錢。10歲以上的孩子可能有很多個心愿,可以鼓勵他們把那些需要錢才能達成的心愿全部都寫下來,并一條一條篩選,最后留下3條最想實現(xiàn)的、最重要的愿望,作為目標。
4個步驟讓孩子學會理財操作
分配手里的錢
家庭每月的收入要有比較安全的分配比例,而對孩子來說,消費主要是零花,不是生活必須。因此孩子賬戶里的錢可以把較大比例用于投資和儲蓄,小部分用于消費。如果完全不許孩子掌管零用錢,他就不能參與實際消費,對他們認識錢、運用錢的能力不利。同時,由于大目標實現(xiàn)還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一直不給他消費的機會,也會造成他對投資的意義產生懷疑。 你還可以在和孩子商量之后,把他賬戶里的部分金額投入到代管的基金賬戶里去買基金等投資品。
投資前先判斷公司
在巴菲特配音的動畫片《百萬富翁俱樂部的秘密》里,巴菲特用價值投資的思路引導孩子們要不要向一家糖果公司注資:他首先問孩子們覺得糖果生意怎么樣,孩子們的回答是每個人都喜歡糖果。這就是第一條投資項目標準——投資熟悉的領域。 糖果制造不需要持續(xù)技術升級,能持續(xù)投入利潤進行業(yè)務擴展。如果能夠保證產品質量、培養(yǎng)品牌個性,就能擁有固定的消費群體。這種對品牌的感情依賴還會被傳遞到下一代人。這被他歸結為“持久競爭優(yōu)勢”。
讓孩子自己決定買什么
用講故事的辦法幫孩子理解了股票、基金。你可以讓孩子給出充分的理由,自己選擇買什么。 買基金就要準備把自己的錢在里面放上5年至10年。對于那些能長時間等待的人來說,基金投資的風險更低?;谶@些特點,它也非常符合兒童和青少年學習投資。 不論你的孩子決定購買股票還是基金,你都不能代孩子決定,應該定期和他討論自己股票的近況和股價變化,公司和行業(yè)發(fā)生了什么,為什么會影響股價上漲或下跌,這些影響會持續(xù)多久。
虧損能讓孩子理解風險
虧錢的時候是風險教育的最好時機。孩子有機會近距離地觀察資產變動,他們會看到1個月內的股票下跌,比之前3個月賺到的總和差不多或者自己的股票在幾個月內就虧了一大筆。 此時你可以把這些理念傳遞給他們:利益伴隨著風險同在,虧錢或許是因為市場下滑,或許是判斷有誤。這是學投資的過程中必須付出的代價。只有正確的思考和判斷,才能選對公司、買對時機。而耐得住性子、不被眼前的變化迷惑、不被悲觀情緒影響才是最重要的。
(摘自《好運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