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世界的發(fā)展有女性不可或缺的功勞。卓越的她們在各自的領(lǐng)域不遑多讓,創(chuàng)造著屬于她們自己的成功與精彩。
但千百年來形成的社會意識,依然是制約她們進一步施展才能的無形繩索,這些阻攔和束縛的存在對女性發(fā)展來說,是一種遺憾。
換言之,女性引領(lǐng)的“她時代”,依然還在攀登巔峰的路上。
女人≠男人
“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她與他在生理和心理,語言和情感表達上的不同,影響著處理事情方式上的不同,也影響了她們自身的發(fā)展。
千百年來,女人一直是被“解讀”的對象,黎庶權(quán)貴,墨客文豪,筆下之作難以計數(shù)。他們孜孜不倦地,試圖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去撬開女人的世界,就如同撬開蚌的外殼,以便窺視女人看似復雜多變、難以捉摸的內(nèi)心,觸摸那如同珍珠般璀璨的內(nèi)核。
封建社會時,我們可以將一切歸咎于男權(quán)社會的客觀現(xiàn)實,但同樣我們也可以理解成為是女性更愿意將敵意化解在同性身上。
英國媒體就曾做過這樣的一份調(diào)查報告:欣賞維珍集團創(chuàng)始人查理·布蘭森的女性,遠遠超出了凱倫·布萊迪,而后者也同樣是一位成功的企業(yè)家。
也許是異性相吸,或者說,“女人正在為難女人”。
其實,“她遺憾”,一半來自男權(quán)的延續(xù),而另一半源自女性自我的選擇。
根據(jù)《新弗洛伊德理論》,女孩在成人之后,更關(guān)注人際關(guān)系和養(yǎng)育性;男孩在成人后,則更關(guān)注個人,并拒絕情感表達,總想通過在社會上的成功來證明自己的價值。男性強調(diào)抽象原則,女性則更加關(guān)注具體情況。這樣就造成女性會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情感領(lǐng)域,考慮如何經(jīng)營婚姻生活和照顧家庭。而男性則有更多的機會,接觸頂層。
家庭≠事業(yè)
大多數(shù)的女性會把自己的事業(yè)跟婚姻家庭相連,當她沒有一個美滿的家庭時,不僅是男人,甚至同為女人也會對其抱有微詞。
基因決定了性別,而文化造就男人與女人的區(qū)別。
兩千多年前孔老夫子的一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也”,這句話在歷史上從未消失,從未淡化,從未被遺忘。
小說家凱西·列特在一篇專欄文章中寫道:做女人的麻煩就在于——當你的腦袋撞到玻璃天花板時,同時還要拿著吸塵器繼續(xù)干活。
在男權(quán)社會產(chǎn)生的性別等級觀念,性別角色分工觀念以及貞潔觀念,都對女性有著潛移默化的壓制。而同時,女性自身也缺乏價值的認同,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她們理所應當?shù)恼J為“我應該為家庭付出一切”。并將家庭視為“事業(yè)”來對待。
就像電影《蒙娜麗莎的微笑》中,鄧斯特所扮演的那個美麗女孩一樣,她有著如花嬌顏、豐富的學識與高校學歷,卻一直認為自己的目標應當是一名家庭主婦,將生活定義為選擇更漂亮的盤子和打掃房子。
不僅如此,在家庭與工作發(fā)生沖突時,女性不僅總會屈從家庭,甚至還會自我要求屈從家庭,當面對“不屈者”,甚至站在了壓力面來要求己方。
美國近期研究表明,已婚的高層管理人員之中,2/3的已婚男性有孩子,而只有1/3的已婚女性有孩子。因為難以取舍,這便造成了一個不容忽視的現(xiàn)象:全球范圍內(nèi)上市企業(yè)的女性領(lǐng)導者的比例僅為23%。
女性對家庭有天然的偏愛的可能,阻礙了女性在事業(yè)上取得進一步成功。如果女性能在事業(yè)和家庭的關(guān)系之間找到一個最佳平衡點,那么女性將釋放出更大的能量。
如今,我們重視女性在家庭以外的地位變化,其實并不是要以壓倒男性為目的。男人和女人從來不是競爭的雙方。之所以努力爭取 “她時代”的到來,是因為女性在長期的壓抑中,渴望尋求平等,并以此番成就證明“她可以”。
崛起≠巔峰
女性在這個由男權(quán)主導的社會中,發(fā)出了高亢嘹亮的聲音,但這并不等同于女性的巔峰時刻真正到來。
“女性能頂半邊天”在過去是一個理想,如今卻已成為現(xiàn)實。從昔日的“鐵娘子”撒切爾夫人,到如今的巴西總統(tǒng)羅塞夫,現(xiàn)代社會更加鼓勵女性釋放自己的無窮的潛能,參與到社會公共事務(wù)之中。
盡管不甘于“第二性”地位的她們希望在這個標榜著男女平等的社會中發(fā)出更高亢嘹亮的聲音。但,由于種種限制性因素的存在,女性還遠未達到輝煌的頂點,真正屬于她們的巔峰時刻還遠未到來。
敏感細膩的她們,會因為過度重視情感而受到制約。雌激素的分泌,讓她們更多的關(guān)注于情感,思維方式上也偏向于感性。女性溫順而忠誠,為愛更勇于付出和擔當?,F(xiàn)代型社會的分工和女性心理上對婚姻的依賴,讓女人囿于婚姻生活,無法掙脫,在愛情或婚姻中耗盡了她們的生命潛能,甚至會有多數(shù)女性在其中痛苦地掙扎,絕望地迷惘。
此外,女性缺乏自我價值的認同,容易低估自己的能力。如果做一個實驗,讓男性和女性回答一些很客觀的問題,如GPA等,男性會估計的偏高,而女性會估計的偏低。女性在職場中不為自己爭取。過去兩年的一項針對畢業(yè)生進入職場的研究,表明有57%的男生,或者說,男人,為自己的第一份工資協(xié)商,而只有7%的女性這么做。
最重要的是,男性將成功歸功于自己,而女性將成功歸功于其他的外部因素。
如果問男性,為什么你做的這么好?他們會說,因為我很強。而同樣的問題問女人,她們會說,這是來自他人的幫助,或者幸運的垂青。這樣的回答,給實現(xiàn)她的成長帶來很大的約束。
因為,對自我成功的肯定,是心理成熟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這正如“坐在角落而不是桌邊的人,不會得到好的辦公室”所包含的寓意一樣:如果不認為成就是自己的應得,那么,她得到升遷的機會也會相對少很多。
也許,刻意地追求男女平等本就意味著不平等,身處于這個時代,女性的桎梏依然存在。
在這個狂飆突進、風云變幻的歷史變革時期,女性必然會得到更多的解放,獲得更多自由呼吸的空間。而只有給女性更多包容,更多的選擇,更多的鼓勵,更多的話語權(quán),女性才會綻放出更加絢爛奪目的光芒,燦爛光輝的“她時代”巔峰時刻也會隨之來臨。
(摘自《心事·領(lǐng)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