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的兒子晨晨,仰面躺在我的腿上,憨憨地對我說:“媽媽,等妹妹長大了,就由我來管她,我要像小豆豆媽媽一樣教育她。我不會像你一樣教育孩子,媽媽就像紅太狼那么兇,跟小豆豆媽媽完全是兩個系列的?!?/p>
晨晨口中的“豆媽”是《窗邊的小豆豆》中那位溫和從容的母親,書中倡導(dǎo)的是一種盡可能保持孩子自然性格的教育理念。“小豆豆”不管做了什么樣淘氣的事情,“豆媽”都不輕易板下臉來指責(zé),這是最讓兒子羨慕的,所以,在他眼中“豆媽”就是最好的媽媽。而我跟最好的媽媽是“完全兩個系列”的。
孩子的評價往往是比較直觀的,我輕易就被一本暢銷書打敗,心中有些失落。
去年暑假,我生下第二個孩子,晨晨頂著炎炎烈日,一天要跑幾次醫(yī)院來看妹妹。女兒出生的第三天,因為晚上我沒休息好,脾氣很煩躁。晨晨興沖沖地沖進病房,一屁股坐在我的病床上,我皺著眉指責(zé)他弄出的聲音太響。隔了一會兒,他又把妹妹一把攔腰抱起,我又怪他太不小心。當他搶著要給妹妹喂水時,我只覺得頭發(fā)暈,就想快點把這個搗蛋鬼支開,大聲地呵斥了他。兒子臉上終于掛不住了,兩只小眼怒視著我,生氣地轉(zhuǎn)身跑了出去,孩子奶奶到外面叫了幾次他都不愿意進來。當我起身想自己去叫他時,看到坐在窗外生悶氣的兒子,心中不覺一痛。
事后我想,一個10歲的男孩,他的開心與喜歡也許就是那樣表達的。他一定納悶,為什么媽媽對他這么不好,是不是有了妹妹,就不喜歡他了?那時,在兒子的眼中,媽媽就像個翻臉無情的“紅太狼”吧?
兒子是個粗線條的孩子,不懂得關(guān)心體貼人,我孕期有一陣身體不舒服,他依舊“媽媽”“媽媽”地使喚我。我當時就想:“某某的女兒一年級就知道為病中的媽媽做愛心早餐了,怎么我的兒子快三年級了,連句噓寒問暖的話都不會說?!?/p>
既然兒子不懂得自發(fā)地關(guān)心別人,我就應(yīng)該主動出擊教會他。三番兩次說教后,一點不起效果,實在被我逼急了,他就跑過來背書一樣問我:“媽媽你肚子餓了嗎?”我特別失落地扔出一句:“白養(yǎng)你了,連句貼心話都不會說。”兒子眼眶紅紅的:“我都說過了,你到底要我說什么呀?”孩子爸爸安慰我,有些事情不可能立竿見影,一些好的品質(zhì)我們應(yīng)該給晨晨常灌輸,常引導(dǎo),不能操之過急。那時,在兒子眼中,媽媽應(yīng)該是個不可理喻的“紅太狼”吧?
看著躺在腿上的兒子,我心生歉疚。當我莫名其妙沖兒子發(fā)火時,當我心情差指責(zé)兒子時,當他調(diào)皮惹事被我怒罵時,我怎么不像紅太狼呢?我的確是那拿著平底鍋、兇神惡煞的紅太狼啊。
教育孩子就像是刻工藝品,想雕出好的作品,不能只靠基材,更重要的是雕刻的手藝與技巧。10歲的孩子開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家長應(yīng)該予以尊重,而不是一味地呵斥與批評。
當個好家長不是生而有之的能力。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父母的教育水平有高低,孩子的脾氣秉性也不一樣。不管我們在孩子眼中是“豆媽”還是“紅太狼”,都需要時刻關(guān)注孩子對自己的看法,根據(jù)孩子的特點,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完善與孩子的相處之道,能把孩子教好,又能攏得住孩子的心,才是有水準的好媽媽。
《窗邊的小豆豆》中小林宗作先生說過:“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優(yōu)良的品質(zhì)。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也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yōu)良的品質(zhì)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地發(fā)現(xiàn)這些‘優(yōu)良的品質(zhì)’,并讓它們發(fā)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yǎng)成富有個性的人。”我想以此與所有孩子眼中的“紅太狼”媽媽共勉,為了我們摯愛的“小灰灰”,加油!
編輯 王淑娟 mochouw@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