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末在家上微博,不經意間看到一部電影《小淘氣尼古拉》,笑得我肚子疼。與電影同名的這本書,常年放在我的床頭,是我的睡前必讀書。讀這本書,我發(fā)現自己變得快樂,讀多了,就能了解孩子的想法,也更容易跟孩子交流。
孩子的想法總是會出乎大人的意料,跟孩子交流,會讓人變得因為容易滿足而時常享受陪伴他們的快樂,這樣的快樂事后想想都好像專門是為了留給記憶的,因為實在難忘。
有一次,我在網上看到一個以藕為主要原料的菜譜,立馬想到此前不久才跟四川人學會的一個詞——荷心,由于這個不同以往的對藕的稱謂,讓我涌起了下廚的興致,就特想照譜炒菜,立即嘗試一下。
我到菜場買回雞翅、花生米,再買一截藕,就準備操練了。
先炒花生。冷鍋冷油冷花生,開火,鍋熱了油熱了花生就熟了。然后依次下料炒炒炒,這都沒什么可說的。最后,把在一邊兒等了半天的花生米加進去,翻炒幾下,就可以裝盤了。
晚飯的時候,隆重推出這道新菜。兒子小熊同學吃得很高興,而且說我是“大長今”。他知道的做菜最好的女性就是大長今了。能這樣說我,算得上是相當高的評價。不過,我覺得最無尚的光榮不是這個,而是他吃完后問的一個技術問題。
這個問題問得相當藝術。當時的情景是這樣的:吃完了這道我滿懷興致做出來的菜,小熊同學意猶未盡,執(zhí)著地搛那遺落在盤中的最后一?;ㄉ?。那粒俊俏的花生米滿盤子鬧了一陣,著實讓小熊費了老鼻子勁。還好,總算搛起來了,而且小熊的運氣比劉姥姥好多了,一下子就把花生米放進自己的嘴巴里,沒有把它掉在地上。他一邊嚼著,一邊很佩服地問我:“媽媽,你是怎么把花生米一粒一粒塞進藕的洞洞眼里面的???”
我好像沒有把花生米硬要往藕里面塞呀,它們好像全都是自己跑進去的。不過,我覺得這是個博取“大大長今”超級美譽的大好機會,于是我就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說:“哦,我就那么一粒一粒塞進去的呀?!?/p>
小熊同學說:“你塞得不好,你看,這一粒它就掉出來了。明天你還做這道菜吧,到時候我?guī)湍闳??!?/p>
我想說什么,可是已經笑得差點摔倒。
2
又有一次,那是一個上午,我正在如火如荼地上班,小熊同學打電話給我。我倆的對話是這樣的:
“喂,你好!”
“哦,是我?!?/p>
“有什么事?請講。”
“好的。請你聽一個東西?!?/p>
接下來,我就聽到電話那頭傳來一種聲音,是那種會叫的水壺里的水沸騰時發(fā)出的聲音,或者說是吹喇叭時漏氣的聲音。
我問:“這是什么?”
他說:“難道你聽不出來是我在吹口哨嗎?”
我大吃一驚,忙問:“哎呀,為什么會這樣?”因為他平時不僅喜愛吹口哨,而且還是個不可多得的金口哨,水平相當好。
聽到我吃驚的語氣,他就在電話那頭哭了,哽咽著說:“聽你的反應,就知道我再也吹不了口哨了。嗚嗚嗚……”
我即使把自己的腦袋拍腫,也實在想不出發(fā)生了什么事,只是連連追問,后來才知道,他的嘴巴被同學碰破了。不過,他說,受點小傷倒沒什么,已經不疼了,他關心的事只有一件,那就是,他還能不能像以前那樣吹口哨。
他這樣一說,我就覺得他傷得一定不重,就好言好語安慰了他幾句,又如火如荼地忙我的工作去了。
下午放學的時候,我見到了他。他還在頑強地練習著,想要吹出熟悉的旋律,但是,聽起來始終覺得是喇叭在漏氣。這讓他傷心不已。
我關心的事和他有點不一樣,連忙扒開他的嘴巴看究竟傷得嚴重不嚴重。這一看,不得了。只見下嘴唇里面,赫然一條傷口,好像是一顆草莓咧著嘴。我嚇了一大跳,火速帶他趕到口腔醫(yī)院,醫(yī)生一看,立即決定縫合。這個傷口很深,雖然只有一公分長,但是需要縫三針。
我聽了醫(yī)生要在小熊同學嘴巴上做針線的決定,心里立即開始疼起來了??墒菍τ谶@種切膚之痛,這個小人一點也不怕,他怕的只是以后自己不能吹口哨了。
醫(yī)生說:“我給你縫好后,你就可以繼續(xù)吹了。”聽到這句話,小熊同學終于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立即笑起來了。
縫過嘴巴,已經是華燈初上。我算了一下時間,從受傷到這會兒,已經有9個小時過去了。要是換了我,9個小時的疼痛,一定都是疼在嘴巴里的傷口上。而眼前這個人的疼痛,卻一直都是疼在心里,心里的疼,讓他身負這么可怕的傷,卻感覺不到疼痛。這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啊,我覺得我需要重新認識他,因為,我突然發(fā)現他像童話書里的人。
我在心里說:我是多么幸運??!居然能夠遇到這種原本屬于書里的人;我是多么幸運??!這個人居然是我朝夕相伴的小熊同學。
后來,小熊同學終于知道我說花生米是我塞到藕的洞洞里面那是在跟他說笑。他一點也沒生氣,反而時時重溫我們之間那好笑的對話。在我對他有了重新認識之后,每當遇到一件事情,我就會問他,對于這件事他會怎么想,他的同學會怎么想,問得多了,我終于明白,孩子的想法跟大人有多么不同。我也試著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一些事情,這個過程真的很有趣,不僅讓我時時回憶起童年的時光,而且真的學會了和孩子交往。就像我喜歡尼古拉,一開始是覺得孩子們的趣事很好玩,時間久了才發(fā)現,一件很小的事情在孩子的眼里也會很大,因為他們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是那么認真,我們不應該忽略它。
現在,小熊同學已經順利度過青春期,沒有叛逆,沒有孤僻,沒有一切我曾聽說過的那些青春期孩子大多都會有的種種問題,健健康康快快樂樂,我們還是常常會在一起回憶他小時候經歷的那些有趣的點點滴滴,這些永不磨滅的親情往事,我想也已經成了他對于家的一段溫馨記憶。
編輯 朱璐 zhulu8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