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偉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中文系,廣東廣州510545;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廣西桂林541006)
在世界華人電影界,以周星馳作為標志的無厘頭電影是民間文化的視聽盛宴,賦予了民間文化新時代的魅力,展示了民間文化蘊藏的無與倫比的生命力;反過來講,民間文化也成就了周星馳無厘頭電影,當然也成就了他在世界電影史中無厘頭電影的影帝地位。所以,無厘頭電影和民間文化是一對共生共進的文化發(fā)展擔當者。從民間視域審視無厘頭的由來、電影類型、審美價值也就有了探討民間文化的學術意義和創(chuàng)新內涵。
無厘頭是怎么回事?這個概念對于中國內地其西方讀者需要有一個明確的交代,這個稱謂來自民間,具體說是嶺南文化孕育的產物。那么,什么是嶺南文化呢?通?!坝捎诮ㄖ茝碗s多變,歷來人們(包括有關文獻)習慣于將廣東這塊地方簡稱為嶺南文化?!盵1]這種說法值得推敲,從歷史形成來看何為嶺南?
湘贛粵桂四地西南走向的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庚嶺五嶺及九連山等山總稱為南嶺。當然,南嶺以南就是嶺南,唐時稱為“嶺表”,又稱為“嶺外”,由唐代劉峋的《嶺表錄異》、宋代周去非《嶺外代答》著述來看,嶺南就是包括廣東、廣西及越南部分地區(qū)。隨著社會變遷,對于嶺南、嶺表、嶺外之間的關系,究其目前實際狀況,“所謂嶺南,是指五嶺以南地區(qū)。位于中原地帶看,稱之為嶺外;位于珠江三角洲看嶺南,稱之為嶺表。……嶺南大致包括了今天的兩廣地區(qū)和海南島。”[2]嶺南文化,也許是由于歷史上兩廣之所大都設在廣州,而近代以來,廣州又是經濟發(fā)展、外來文化傳播較有影響的都市之一,嶺南文化被想當然地認為廣東是其范圍,實際上“即其不僅包括今天的廣東文化、也應包括廣西和海南的文化在內,而不是絕對不是僅指廣東文化”。[3]
嶺南文化區(qū)域搞清楚了,那么,需要明白無厘頭文化與之是什么關系?就有關學者研究來看,無厘頭概念來自嶺南文化中的廣東地區(qū),“無厘頭”又寫作“無哩頭”,有這幾種解說,從其概念和內涵來看,《咬文嚼字》作了兩種解釋:一說“哩頭”即“來頭”,因為粵語中的“哩”“和‘來’同音”,顯然,“無哩頭”就是沒有緣由、沒有來頭、沒有來由、沒頭沒腦、莫名其妙之意;一說“哩頭”就是“準則”,“無哩頭”即“無準則、無分寸、亂來”,“由此引申出戲說、搞笑等義”。[4]就事情關聯(lián)來說,“哩頭”理解為“邏輯”,香港學者認為,“無哩頭”也就是“無邏輯,出其不意,上文不對下理的行為、思想和語言”。[5]這就涉及了相近的解說,“哩頭”即“意義”,“意思就是沒有意義,廢話”。[6]所以,周星馳的電影上的英文字幕就常被譯為“Nonsense”,沒有意義之稱。就地地道道的民間文化來看,“無哩頭”乃是順德的方言,是罵人的話中最狠的一句,意思是說一個人做事情什么都不行,很沒用。[7]可以說,“哩”即“一點”,“頭”即頭腦,“無哩頭”也即是沒有一點頭腦、沒腦子。這就能夠說明無厘頭的來由了,“所謂無厘頭,原是廣東佛山等地的一句俗話,意思是一個人做事、說話都令人難以理解,無中心,其語言和行為沒有明確的目的,粗俗隨意,亂發(fā)牢騷,但并非沒有道理?!疅o厘頭’的語言或行為實質上有著深刻的社會內涵,透過其嬉戲、調侃、玩世不恭的表象,直接觸及事物的本質”。[8]
由此可知,無厘頭電影實際上是嶺南文化,進一步說是對廣東民俗用語的利用和發(fā)展,不難看出,無厘頭電影是嶺南文化民間性的體現(xiàn)和創(chuàng)造,這就顯示了民間文化的嶄新的內容和新意:“上世紀90年代初,香港的一批影視藝人有意尋求一種別樣的敘事方式進行影視創(chuàng)作,這種敘事方式與‘無厘頭’有不少接近之處,這類影視遂被冠以‘無厘頭’。這種創(chuàng)體顯然是契合了90年代后人們的某種精神期待,‘無厘頭’不僅很快滲入到香港人的生活言說中,而且延傳到內地,衍升為一種不可忽視的泛文化現(xiàn)象?!盵9]
周星馳電影被視為無厘頭電影的代表,究其風格來說可以歸為類型電影,類型片源于好萊塢,是商業(yè)大片經營策略和運作模式,大致可分為神怪片:《大話西游》、《濟公》等;公案片:《算死草》、《審死官》、《九品芝麻官》等;愛情片:《望夫成龍》、《唐伯虎點秋香》等;功夫片《武狀元蘇乞兒》、《功夫》等;警匪片:《霹靂先鋒》、《逃學威龍》等;科幻片:《百變星君》、《長江七號》等。電影作為大眾藝術,尤其周星馳電影大都會有武打場面、愛情噱頭等元素,所以歸類不是太嚴格。周星馳無厘頭電影植根于民間文化,更將民間文化中的故事傳說、功夫俠義、才子佳人、清官情結等優(yōu)秀傳統(tǒng)運用自如。
無厘頭電影經典影片大都以“功夫”動作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吸引觀眾,更是體現(xiàn)中國民間文化特色的俠義文化。功夫片是中國電影代名詞,西方人也是通過李小龍創(chuàng)造的拳腳“功夫”接受了其鮮明的李氏電影,李安憑借功夫片《臥虎藏龍》獲得奧斯卡獎,周星馳不論是模仿李小龍動作、還是演繹黃飛鴻形象,包括警匪片激戰(zhàn)場面,都可以稱作為中國“功夫”動作片,他的一部動作片干脆直接就叫《功夫》,這都是深受中國民間歡迎的傳統(tǒng)俠義文化的展示。電影《武狀元蘇乞兒》也是一部功夫片,蘇乞兒,原名是蘇燦,與黃飛鴻等一代武術宗師同樣位列“廣東十虎”之一,電影是在嶺南民間傳說基礎上改編的蘇乞兒,屬于民間文化嫁接電影藝術而獲得了新生。
《唐伯虎點秋香》可謂民間想象典型的才子佳人故事:“點秋香”初見明代筆記《焦窗雜錄》,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二六)《唐解元一笑姻緣》確定了主要故事情節(jié),民間文藝又以彈詞形式更進一步推出了“三笑姻緣”,使這一段情愛佳話發(fā)揮了極大的審美空間和想象張力。那么,唐伯虎和秋香扎根民間文藝賦予了“將愛情進行到底”,為追求幸福“不白活一回”。“點秋香”現(xiàn)今已成了“你方唱罷我登場”影視最佳載體,不能不說是受周星馳無厘頭電影的影響,再一個就是舞臺上這對民間家喻戶曉的才子佳人更容易點燃信男綠女的情感狂歡。
《大話西游》系列取材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嚴格說,這并非一部文人獨立創(chuàng)作的的長篇小說,內容更多的是加工民間傳說而已。悟空是一個吸天地精華孕育無父無母的石猴兒,聰明伶俐好學上進,銅頭鐵臂火眼金睛,擅七十二變,敢于冒險大鬧天宮成為“齊天大圣”,可以被視為由弱到強的典范,這通常是民間邏輯寄托的想象范疇之一,而好色懶惰貪婪的八戒、吃苦忠心忍讓的沙僧都是民間生活人物形象的投射,這些人神妖怪都是民間想象的產物,對于后世文人創(chuàng)作、影視加工都提供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母胎。
清官是中國老百姓一直期盼的,清官文化更是在民間深深扎根,以致中國人大多都有清官情結,包龍圖“包青天”在民間享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民間尊稱包公是一個嚴肅智慧、剛正不阿、清正廉潔、為國為民的好官,文曲星下凡投身貧家,受鬼神幫助斷案如神,而七俠五義又增添了俠義文化的因素,因而在民間極為傳播,成為清官代名詞,這是封建王朝皇權家天下,普通百姓沒有足夠的物力人力,也沒有透明的官場信息能夠維護個人利益期望清官主持公道,公案戲這種實實在在的民間文化,時至今天,官場小說、影視反腐還為大眾文化所青睞。無疑,《九品芝麻官》包龍星是對傳統(tǒng)“包青天”形象的反動,和《審死官》、《算死草》等一樣都體現(xiàn)了民間深層心理的期盼,清官為國為民除害。
以上電影類型直接取材民間文化,故事傳說、功夫俠義、才子佳人、清官情結等中國優(yōu)秀民間傳統(tǒng)文化為無厘頭電影改編、創(chuàng)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和素材。
電影屬于大眾文化的一種,來自民間傳統(tǒng)文化母胎,就表現(xiàn)出相應的特色,大眾百姓忙于生計,除了體力艱辛,還有財力艱難,這些都增加了他們的痛苦,這就需要一種可能,由于所受到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出人頭地、光宗耀祖的熏陶,他們也會念念不忘升官發(fā)財、抱美人歸、衣錦還鄉(xiāng)……可是,世上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幸運者少之又少,這種可能也許可以預設他們還在餓著肚子的情況下,在妻兒老小吃喝發(fā)愁的狀態(tài)中,也要放松一下繃得緊緊的神經,一句話“窮開心”說的大概就是這種狀況。周星馳無厘頭電影表現(xiàn)出人物真實的七情六欲、語言對白的幽默風趣、事情處理的理想圓滿,相對地更在情感上有著審美的民間性:人性的立體建構,草根文化的張揚,主旨的積極圓滿。
1.人性:民間的立體建構。也叫人性的多重構造,人在現(xiàn)實世界中有諸多無奈,人性善、人性惡之說仍有爭論。但人們常用一句話:人是由天使和魔鬼兩部分構成,可以成為人性復雜的一種解說。周星馳無厘頭電影就將人性正面和背面,甚至側面盡可能顯現(xiàn)出來,進行了立體的多重建構。在他的電影中,很難見到一本正經、嚴肅認真、光明高大的人物形象,可以說都是有缺點的人物,事實上,民間立場對于人物認識也可能類似神學上正統(tǒng)論,對于宗廟文化(皇帝)、家廟文化(祖上)歌功頌德,但是,其他更多的是來自生活層面吃喝拉撒睡的世俗上認識,原因是這些人物來自傳統(tǒng)文化民間流傳的心里塑造,底層大眾才是蕓蕓眾生的主體,在一定意義上都是受限于生活、忙于加緊解決生計苦于三餐的小人物,“仆人眼里無英雄”,因為英雄在日常生活上與常人無異,英雄也和常人一樣有他們的喜怒哀樂。
《大話西游》孫悟空以化身至尊寶出現(xiàn),是靠打家劫舍、虛張聲勢、奉行個人享樂主義的斧頭幫幫主,遇到危險先讓別人上,能打就打,能跑就跑,能求饒就磕頭。同時,還是個見色傾心愛情至上的郎君,一次一次用月光寶盒穿過時光試圖救活誤解自殺的白晶晶,沒有想到回到了500年前,見到紫霞仙子找到了真正的愛情。這和傳統(tǒng)上不近女色、神通廣大、肩負使命的孫悟空相去萬里。
2.語言:草根文化的張揚。李歐梵說:“在周星馳的電影里,我聞到了草根的味道,他用開玩笑的方法,對香港社會進行反抗、反諷?!盵10]即草根文化借助語言的力量傳達出來,底層草根人物好多從事趕車拉客、小商小販、修路建房……他們很少有時間娛樂,為改善工作、生活的環(huán)境,在手腳忙個不停時只能動動嘴、說話話消遣一下,甚至靠發(fā)牢騷來表達自己內心情感,為了自己和同伴開心,底層草根大眾的語言就有了民間特有的幽默風趣。
底層草根大眾接受教育有限,但不是說他們不聰明,對于所學知識也會隨心運用,極有可能炫耀一下,有時又會被揭了老底。
至尊寶:喂,瞎子,你不是死了嗎?
瞎子:我們剛剛是裝死的!
至尊寶:我Kao!I服了You!(《大話西游之仙履奇緣》)
這是典型的民間話語,對外來文化靈活利用:既有粗話,又是化用英語的洋涇浜。
反映社會環(huán)境。身份往往是社會地位高低最好的道具,唐伯虎身為“江南第一才子”,為了接近秋香化身下人,其中甘甜辛酸值得品嘗:
唐伯虎:可是我身為一個低等下人,是不方便進來的。
夏香:誰當你是低等下人了?我只當你是狗而已。(《唐伯虎點秋香》)
為了成功,底層人物只有忍,忍,忍!可以作為生存哲學吧,不僅別人當是狗,最好自己也要把自己當是狗,會心一笑就明白了美好的東西得來真是不易。
3.主旨:結局的積極圓滿。周星馳電影屬于典型的中國式主題和結局,也可說體現(xiàn)出民眾“大團圓”心理。正如王國維所言:“吾國人之精神,世間的也,樂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戲曲小說,無往而著此樂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終于歡,始于離者終于合,始于困者終于享,非是而欲厭閱者之心,難矣!”[11]再現(xiàn)了民眾先苦后甜、邪不壓正、有緣相聚的集體無意識:歷經苦難終會成功。影片蘇乞兒成為乞丐,飽嘗了世間疾苦,紈绔子弟得到生活磨練也能獲得成功,這種不排斥富家子弟通過奮斗獲得新生的敘事方式,是民間文化包容性的體現(xiàn);正義終會戰(zhàn)勝邪惡?!秶a凌凌漆》不論金槍客多么狡詐兇狠,以豬肉販出現(xiàn)的阿漆用殺豬刀殺了這個隱藏的內奸,拯救了國家榮譽成為民族英雄。周星馳電影的確都給底層民眾希望和夢想,各種邪惡勢力都會被打倒,正義永遠都是勝利者;有情人終成眷屬。久經考驗、患難與共似乎是周星馳詮釋愛情的鏡頭修辭。《唐伯虎點秋香》講述的愛情是可以追求的,才子佳人成功復制了“只羨鴛鴦不羨仙”;《大話西游》踏上西天取經途上時,至尊寶和紫霞的化身備受愛情好事多磨終于相擁一起。
無厘頭電影植根于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從接受美學來看,無厘頭電影嬉笑怒罵、舉手投足之間同構了觀眾深層的審美期待,“周星馳將最能抓住觀眾、最感人肺腑的部分仍著力在傳統(tǒng)道義觀念宣揚上其所流露的對弱者的同情、對強權的挪偷嘲諷、善惡終報等觀念亦是繼承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積淀下來的崇尚真善美、鞭撻假惡丑的美德,傳統(tǒng)道德價值觀被不斷地肯定和放大。”[12]“大團圓”式的結局和圓滿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訴求真善美的集體無意識。無厘頭電影和民間文化相輔相成、相扶相依輝煌了有中國式東方意味的科技藝術。
[1] 陳乃剛.嶺南文化[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0:21.
[2] 李勤德.嶺嶠春秋[M]//嶺南文化論集.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4:20.
[3] 徐杰舜.嶺南文化解剖散論[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社科版),1996(2):62-63.
[4] 毛偉敏,魏雨.“無厘頭”有來頭[J].咬文嘴字,2006(7):24.
[5] 趙思奇.從后現(xiàn)代大眾文化語境看周星馳的喜劇電影——對周星馳喜劇電影的解析[J].電影文學,2006(11):20.
[6] 趙洪濤.從解構到重塑:周星馳電形的哲學分析[J].語文學刊,2006(6):107.
[7] 昆朋.無哩頭的周星馳們[J].藝術導刊,2001(5):8.
[8] 譚亞明.周星馳現(xiàn)象研究[M]//蔡洪聲,宋家玲,劉桂濟.香港電影80年.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226.
[9] 尹康莊,王文捷.“無厘頭”敘事論[J].廣東社會科學,2009(5):140.
[10] 李歐梵.文化講座對話錄[M]//陳婉瑩.我是一個演員.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05:157.
[11] 王國維.王國維文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213.
[12] 趙衛(wèi)防.香港電形史[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