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秀容
(四川外語學院重慶南方翻譯學院,重慶 401120)
我國的教育部在零四年頒布了《大學英語課程要求》,在其中明確指出了大學英語教學的重點就是培養(yǎng)大學生全面的英語能力,特別是提高大學生的聽說能力.英語的教學并不是為了考試,而是要培養(yǎng)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英語表達能力.但是,近些年來,學生的數量在不斷的增加,大學都在進行擴招,由于教師資源不足,所以采用大班化的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中采用這種教學模式,就會導致教師無意識的忽略掉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這也是大學生英語聽說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我國的部分高校已經在很早之前就意識到這個問題,并且嘗試進行解決,但是效果并不明顯.本文試圖通過將建構主義應用到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中去,希望能夠有效地提升教學質量,從而培養(yǎng)大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
英語從本質上來講是一門語言類學科,語言最重要的就是交際功能,交際離不開聽和說.因此,英語的學習必須是以熟練掌握交流為目的,學習者在學習中首先必須學會思想基本技能:聽說讀寫;但是,由于我國教育體制和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勻等等一系列的現狀,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這四個方面是不會均衡發(fā)展的;但是,在用英語進行簡單的交流中,能夠迅速準確領會說話者的意思,同時在傾聽的過程中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我國的英語教學中,目前在校的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是掌握了一些死板的英語單詞、短語和語法,只能在死板的英語考卷中起作用,在英語實際運用中的能力卻不好;有些學的比較好的,在交流中可以聊幾句,過了一會后,就無話可說了;還有基礎差的,根本就進行不了英語的交流.有些大學生由于在以前并沒有接觸到英語聽說課程,在剛剛接觸這門課時,由于聽不懂標準的發(fā)音,就會產生焦躁緊張的情緒,久而久之,還會產生畏難情緒,喪失學習的興趣,降低課堂的參與積極性,從而就無法達到師生之間相互交往的目的.
現在我國的課堂教學,仍然是采用傳統(tǒng)的老師講學生聽等模式,每周僅有一節(jié)50分鐘左右的聽說課,這樣短的時間,課下又沒有鍛煉,那么學生就無法對聽說材料進行消化,這就不能保證學生的聽說技能.要想擺脫這種狀況,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綜合能力,在英語教學中就必須采用先進的教學理論,發(fā)揮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的主體作用,從而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較為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
建構主義理論源于瑞士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杰提出的“發(fā)生認識論”,這種觀點主要認為知識并不是通過教師教授獲得的,應該是學習者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于他人,可以是老師,也可以是學習伙伴等的幫助,采用一些不可或缺的學習資源,包括文字、音像、多媒體課件等,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
建構主義的理論運用到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中去,就是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老師為主導的學習課堂.這樣的建構主義學習環(huán)境應該包含情境、協(xié)作、會話、意義建構等四個要素.情境指的是在建構主義學習環(huán)境下,教學設計應該在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提出一些有利于學生建構意義的情境的問題;協(xié)作指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應該充分進行協(xié)作,要知道,學習過程中的自我反饋和對學習結果的評價及意義都對最終建構有著很大的作用;會話是協(xié)作過程中最基本的環(huán)節(jié),因為要想完成學習任務的計劃,小組成員必須要通過會話商討完成;教學過程的最終目標就是意義建構,到這個時候,學生才對學習內容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理解.
與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聽說課程相比,建構主義所倡導的現代教學理念更加注重實踐性,傳統(tǒng)的聽說教學一般上課的聽說知識與課后練習是脫節(jié)的,這就不能讓學生進行很好的鍛煉,而現代性的教學理念則是鼓勵學生在聽說課堂上去聽和說,在這種實踐中學習提高.教師最后對理論和技巧進行分析講解,從而使學生對所建構的知識更明確更系統(tǒng)的進行掌握.
簡單來說,建構主義強調的是對學習要進行主觀認識和在學習過程中經驗的積累,也就是這種教學理念認為知識是個體經驗的合理化,在過去經驗的基礎上建構新知識.在這種理念下,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在進入大學前,雖然學生們沒有接觸過聽說課程,但是因為在高中初中的英語教學中,有聽力測試項,學生在學習階段也進行了足夠的英語口語練習,因為老師是用英漢參半來進行授課,這樣,盡管在理論的指導方面有些缺乏,但是仍然是有一定的經驗的.教師在進行聽說課堂教學設計中,要重視學生的聽說練習過程和聽說教學目標的一致性,從而為豐富學生聽說方面的經驗提供指導和幫助.為了讓學生在剛進大學階段了解到學習聽說方法的重要性,可以在第一學期的課堂上采用測驗性的聽說練習,并且要持續(xù)不斷的定期抽查,這樣還可能了解到班級學生的聽說能力.除了測驗,還可以采取多種方法,比如問卷調查,布置任務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讓學生積累一些經驗.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經濟的進步,科技也在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在英語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到這些科技成果,將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應用到教學過程中,這樣就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束縛,讓學生充分積極的參與到這個課堂中來,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從而建立一個滿足建構主義所要求的學習環(huán)境.在聽說課堂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建構主義理論與大學英語聽說教學實踐有效的結合起來,從而拓寬聽說教學的廣度和深度;優(yōu)秀的聽說教學模式應該在建構主義理論的指導下,將現代化網絡及媒體充分的應用到課堂中來,集視聽說于一體,教學形式靈活,內容多樣,從而使英語聽說教學富于表現力和感染力.
多媒體因為自身的一些特點,比如集圖、文、聲、光、色于一體,從而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在大學英語聽說教學應用中,可以分為兩種教學方式,一種是演示教學,一種是模擬教學.在聽說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在加上語言實驗室內的音視頻系統(tǒng),可以讓學生的多重感官同時感受到文字、聲音和圖像的刺激,從而能夠引發(fā)他們認知結構的積極反應,加快學生的信息內化過程,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根據課堂的具體情況,進行一些靈活的操控,比如插播、快進、返回等,并且及時進行講解、組織討論等訓練,從而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活潑,激發(fā)學生在課堂中的積極性.還可以采取精選的音像、圖片和自制課件等作為材料,特別注意一點,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要將教學提綱在屏幕上呈現出來,演示教學內容,這樣學生就能跟隨著屏幕中的內容進行思考.教師應該指導學生進行分析,出現問題了可以讓學生組織自由討論,最后由學生將本節(jié)課學到的聽說方法和技巧歸納起來.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課下時間涉獵一切與英語有關的東西,比如收聽英語廣播、觀看英語電影、聽英文歌曲等等,讓學生在其中了解一些西方國家的政治、民俗等,在擴大知識面的同時,培養(yǎng)英語的語感,從而鍛煉聽力;英語電影和英語歌曲等相比于英文課本更具有趣味性,所以學生應該會很喜歡在上面花些時間.選取的聽說材料要能夠刺激到學生的思維能力,讓他們產生自己理解表達的興趣,這樣就會在社會中自己檢測聽說能力.要鼓勵學生在平時對自己所學內容進行反思,從而提高自己的自我控制技能,最終學會獨立學習的能力.
建構主義有一個重要的要素是情境,因此聽說教學設計在滿足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應該充分考慮建構意義的情境創(chuàng)設問題.和漢語一樣,每一種語言要想學好,都必須要有對應的語言環(huán)境.因此,要創(chuàng)造一個“外語環(huán)境”,讓學生在學習英語時處在一個用英語交流的環(huán)境中,這樣就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鼓勵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等.在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中,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局限,讓實踐同文字、圖像、符號等各種因素結合在一起,從而提供豐富的語言教學內容,這種最接近語言交際的自然環(huán)境,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在真切的情景中學習語言,有助于語言目標的達成.通過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可以創(chuàng)造仿真的情境,學生可以與世界各地的學習者進行交流,這樣就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了很大的學習積極性.
建構主義利用多媒體進行大學英語聽說課堂教學,學生不僅在其中得到了聽的訓練,還能看到生動的畫面,這樣就可以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大大激發(fā)起學習積極性.本文通過對建構主義理論和大學英語聽說課堂教學的分析,為課堂教學提供了一種新的教學模式.
〔1〕楊萍.建構主義理論對大學英語聽說教學的啟示[J].吉首大學學報,2005,26(4):162-165.
〔2〕歐敏鴻.建構主義理論給大學英語聽說教學的啟示[J].高教論壇,2007,8(4):120-123.
〔3〕于方.建構主義理論與大學英語聽說教學[J].中國外資,2010,273(9):258-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