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平 (湖北省武漢市東湖醫(yī)院,湖北 武漢 430074)
胰島素抵抗(IR)是內皮細胞功能障礙的重要危險因素,不但激活凝血系統(tǒng),還抑制纖溶系統(tǒng),導致脂質沉積、血栓形成和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而巨噬細胞、纖維組織這兩者都在血管內膜生成脂肪紋,進一步形成粥樣硬化斑,這將使血管壁增厚,使管腔變窄。這一過程出現冠狀動脈,最終發(fā)生冠心?。?]。筆者就伴胰島素抵抗的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進行探討,現將結果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08年4月~2012年5月于我院進行伴胰島素抵抗的冠心病治療的70例冠心病患者為研究對象,男38例,女32例,年齡44~72歲,平均(51.2±4.1)歲,病史7.9年。選取70例體檢健康者作為對照組,男35例,女35例,年齡46~69歲,平均(49.4±3.8)歲,排除血脂代謝等疾病。所有患者年齡、性別、疾病構成比等基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檢查方法:所有受試者均空腹靜脈采血,采用直接酶法測定血清三酰甘油(TG)、血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采用免疫透射比濁法測定載脂蛋白ApoA1及ApoB,檢測儀器采用貝克曼庫爾特LX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1.3 統(tǒng)計學方法:統(tǒng)計學數據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進行相關處理,計量數據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健康對照組比較,伴胰島素抵抗的冠心病組的TG、TC、LDL-C、Ins均明顯升高,而HDL-C明顯降低(P<0.05),血糖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而健康對照組、伴胰島素抵抗的冠心病組的Ins/FBS分別為(1.49±0.61)和(2.52±1.22),兩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伴胰島素抵抗的冠心病組與健康對照組血脂水平的比較(±s,mmol/L)
表1 伴胰島素抵抗的冠心病組與健康對照組血脂水平的比較(±s,mmol/L)
組別 例數TG TC HDL-C LDL-C FBS Ins健康對照組 70 1.31±0.36 3.16±0.76 1.53±0.21 2.73±0.47 5.24±2.01 7.83±1.23伴胰島素抵抗的冠心病組 70 2.32±0.26 5.41±0.79 0.98±0.18 3.68±0.17 5.36±1.98 13.53±2.41
冠心病的發(fā)病率高,其致病因素很多,與血脂紊亂、胰島素抵抗都有關系[2]。胰島素抵抗會發(fā)生血脂代謝異常,主要特征為TG和LDL-C增高,HDL-C降低,胰島素抵抗的標志是TG增高。出現胰島素抵抗時,脂肪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減弱TG分解,減少FFA的攝入,增加釋放。FFA的增加引起TG及膽固醇酯的合成增加,后兩者又促使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分泌增加。在IR的狀態(tài)下,FFA的增高造成內皮細胞功能障礙,進而使脂代謝發(fā)生紊亂,誘發(fā)動脈血管粥樣硬化[3]。因此,冠心病并發(fā)胰島素抵抗的危險性明顯增高。
綜上所述,胰島素抵抗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需要改善脂代謝,減少胰島素抵抗,對預防和治療冠心病具有重要的意義。
[1] 王方杰,王吉昕.胰島素抵抗與糖尿病、肥胖、冠心病、脂代謝異常的相關性[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05,13(1):53.
[2] 陰淑瑩,張 劍.冠心病胰島素抵抗、血脂及纖溶活性的關系[J].內蒙古醫(yī)學院學報,2005,27(6):18.
[3] 韓 靜,王 健,江 霞.胰島素抵抗與冠心?。跩].河北醫(yī)學,2005,11(1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