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琳琳
摘 要:推行公務員制度10多年來,公務員培訓規(guī)模明顯擴大,培訓質量不斷提高,經過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和各類公務員培訓機構的參與合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公務員隊伍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執(zhí)行,以及社會事務管理能力。為促進我省公務員培訓工作的順利進行,貫徹落實《2011-2015年行政機關公務員培訓綱要》文件要求。必須加快和完善公務員培訓體系建設,運用西方新公共政策理論,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動力,以崗位需求為出發(fā)點,制定分層次,多途徑,高覆蓋的公務員培訓方案。
關鍵詞:公務員;培訓;需求;層次
中圖分類號:D6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01-0045-02
一、公務員培訓存在的問題
1.公務員培訓教學方式單一
公務員培訓是對成人的教育,而且是一批高素質人群的教育,其目的在于提高公務員的素質和業(yè)務技能。隨著公務員選拔考試規(guī)范化、嚴格化和擇優(yōu)錄用原則。公務員隊伍整體素質和能力良好,絕大多數是本科學歷,還有少數研究生、博士,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和適應能力較之普通群體更為強大。因此公務員培訓更加注重知識的實用性和技術性,講求實效原則。同時,對培訓單位或培訓教師講授方式和內容也更為挑剔,傳統填鴨式的講授方式不足以滿足公務員培訓的實際需求。我國現階段公務員培訓形式單一,教學方法仍是傳統大綱式的講解,課堂氣氛不活躍現象普遍存在。
2.培訓評估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國培訓評估方式大多通過結業(yè)考試,結合訪談、調查問卷等形式對受訓學員知識掌握程度進行考核。然而,在實際培訓過程中評估主體有培訓組織部門和施教機構,受訓者所在單位和公眾并沒有參與評估,這使得評估結果科學性,實用性和準確性不高,培訓實踐意義難以測評。
其次,對培訓評估重視程度不足,從法律法規(guī)層次來講,對培訓工作有了明文規(guī)定,人社部頒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yè)發(fā)展“十二五”規(guī)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著重強調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如下:
但是從實際各地執(zhí)行情況來看,培訓容易,評估難的事件屢見不鮮,評估結果不僅取決于上級領導的重視程度,還取決于當地工作時間的安排和資金狀況。一些領導認為只要把培訓做好了,評估是件費時費力又不討好的事情,因此忽視評估程序。在貫徹落實上由于各地經濟發(fā)展和事務重點的不同,難以形成統一評估模式。
3.培訓的實際應用效果不明顯
公務員培訓的目的是為提高公務員素質,優(yōu)化公共事務管理模式,使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隊伍的壯大發(fā)展與社會經濟發(fā)展相適應。依據《綱要》要求,各地相繼推出新入職公務員集中培訓計劃和領導崗位公務員輪番培訓,在公務員培訓上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然而在實際工作中能否自然運用所學知識仍是一個難題。對于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黨性修養(yǎng)、道德品質、黨的重大會議精神宣傳等方面的素質教育難以用工作績效來衡量,知識技能培訓、機械設備應用培訓與實際運用需要一定時間的轉換過程,這也是現階段公務員培訓效果不明顯的現實障礙。為全面加強行政機關公務員隊伍建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公務員局聯合下發(fā)文件《2011-2015年行政機關公務員培訓綱要》,各地方相關部門紛紛響應,相繼制定和執(zhí)行適合本地區(qū)的公務員培訓計劃,但是各地呈上來的培訓報告中看出,其培訓結果各不一,全憑相關領導的重視程度,在制訂培訓計劃上有側重思想政治理論,有側重公務員職業(yè)道德建設,有側重崗位技能培訓,且無詳盡培訓內容和評估結果的展示。公務員本身也對受訓工作認識有偏差,缺少學習的主動性,存在為培訓而培訓的思想觀念。
二、公務員培訓改革創(chuàng)新的理論原理
對于增強公務員培訓效果,改進培訓方式,首先復習以下幾點近現代行政學理論原理和借鑒外國成功的公務員培訓機制,以實施科學有效的公務員培訓政策。
1.新公共管理理論
新公共管理理論是西方發(fā)達國家20世紀80年代興盛的公共行政理論,也是近年來西方國家行政改革的主要指導思想之一。新公共管理理論注重政府活動的效率和質量,主要內容包括:“政府職能的重新定位,是掌舵非劃槳;政府應廣泛采用授權或分權的方式進行管理;在行政服務態(tài)度上,堅持‘顧客導向的價值理念;競爭機制的引入,引入市場機制,提高公共物品及服務供給的效率;引入私營部門管理技術和方法,倡導企業(yè)家式的政府;績效管理及產出控制等。”[1]公務員培訓是一項關乎產出和結果的政府行為,新公共管理理論指導公務員培訓理念將會大大提高其行政效率?!邦櫩蛯颉币蠊珓諉T培訓對于管理崗位,專業(yè)技術型崗位的培訓需求,應制定相適應的培訓課程方案;“引入競爭機制、市場機制”要求公務員培訓主體多元化,市場化,聘用經驗豐富,理論扎實,授課實用的指導教師,不拘泥于黨校、科研院所主要陣地。積極引導企業(yè)咨詢機構,智囊團等與社會市場接觸密切的科研人員,激活模式化、形式化的傳統培訓形式。激發(fā)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競爭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與市場機制接軌,與西方發(fā)達國家公務員體制接軌。
2.能力本位教育理論
能力本位培訓理論興起于二戰(zhàn)時期的美國,“能力”是指人的綜合能力,能力本位培訓強調培養(yǎng)公務員的核心能力,重點在于提高公務員素質能力及積極有效的評估。這是一種建立在核心能力提高基礎上的培訓方式,不僅是對公務員職務需求進行培訓,更加注重個人能力提升和職業(yè)規(guī)劃。宗旨在于以人為本,個人綜合素質高的公務員能勝任的不僅僅是目前的崗位需求,更要從長遠角度出發(fā),開拓其視野,提高其技能水平,為以后的晉升、發(fā)展需求做準備。能力本位教育理論在實際操作中有一定難度,這需要在培訓計劃制定時做大量的組織分析、人員分析、任務分析。除了加強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要加強經濟建設的重點、熱點問題分析和解決能力。
3.西方國家有效培訓機制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有更強的針對性和完善的網絡化培訓,以英國為例,英國公務員培訓過程中注重以下四點:崗位訓練、行動學習、“菜單式”與“模塊式”教學、心理調適。且網絡技術對公務員的遠程培訓已成為公務員培訓的重要方式。營造面向終身學習的遠程教育體系,巴西現代遠程教育網工作在近幾年建設中日趨完善,大大減少公務員培訓費用,提高培訓效率,實現了教育資源共享和師資的優(yōu)化配置。這項措施值得借鑒,不僅適應公務員日常工作學習的自主化與個性化需求,也是適應現代化傳媒和網絡技術廣泛應用。
美國早在1936年就制定《喬治狄恩法》規(guī)定各州政府定期舉辦公務員培訓及聯邦政府的經費補助事宜。1945年有了一套比較完善的行政培訓計劃,到1958年頒布《政府職員培訓法》,從而形成完整的培訓體系。
三、完善公務員培訓的措施
1.公務員培訓制度化,突出崗位需求及層次需求
我國公務員培訓的主要教育基地以黨校(行政學院)、社科院為主。黨校、社科院近年不斷發(fā)展壯大,初步形成了師資力量雄厚的公務員培訓輔導班底,公務員培訓內容體系不斷完善,從新錄用公務員到晉升領導職務的公務員,從從事專項工作的公務員到全體在職公務員,培訓對象包括幾近所有公務員。根據《公務員法》第61條規(guī)定:“機關對新錄用人員應當在試用期內進行初任培訓;對晉升領導職務的公務員應當在任職前或者任職后一年內進行任職培訓;對從事專項工作的公務員應當進行專門業(yè)務培訓;對全體公務員應當進行更新知識、提高工作能力的在職培訓?!逼渲袑螌I(yè)技術職務的公務員,應當按照專業(yè)技術人員繼續(xù)教育的要求,進行專業(yè)技術培訓基層的政治理論學習,法律法規(guī)和相關的方針政策,技能崗位知識培訓,領導干部個人修養(yǎng),道德、管理能力培訓。以規(guī)章的形式加以規(guī)范化,使公務員培訓穩(wěn)定有序,確保培訓有效性和普遍性,把公務員培訓作為國家公務員制度的組成部分而存在。
2.拓寬培訓渠道,提高培訓效率
由于公務員工作崗位因崗設人的原則,各自負責不同事務的管理,同時兼顧整個科室日常工作的正常運行,難以抽出大量時間進行集中培訓。因此,積極汲取西方國家市場化管理理念,在改革創(chuàng)新實踐過程中,立足于我國公務員制度建立時間不長的實際,與新公共管理思想有機結合。公務員培訓的形式不僅僅是坐在教室或會議室進行面對面的講授,而是拓寬培訓渠道,以視頻會議、職位專門訓練等多種方式教學,同時培訓內容注重責任意識、能力提升、行政學和管理學理論教學相結合,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yè)化的公務員隊伍。
3.退休老干部開展工作經驗培訓
離退休干部群體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和相對完善的行為處事作風,剛剛脫離工作崗位,處于工作和退休的過渡階段應充分使之發(fā)揮余熱,將工作經驗、處世哲學傳授于人,既切合實際工作需求又節(jié)約培訓開支。俗話說:前車之鑒,后事之師。在公共決策中曾處于關鍵作用的領導干部,其工作經歷和個人能力對中青年公務員有著深刻的借鑒意義和學習必要性。傳承前輩優(yōu)良行政文化、與時俱進達到高效的培訓結果。
結束語
我國目前公務員培訓體系建立起步晚,在培訓制度和培訓內容上還須不斷完善。從法律層面上看,我國對公務員培訓的規(guī)定在整體上對公務員培訓有了初步的規(guī)范制度,但沒有形成體系。在培訓內容上,還需制定體現不同層次需求的教案,與日常工作緊密結合,達到高效的培訓結果。
參考文獻:
[1]李柱國.公共管理專業(yè)英語[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8.
[2]蘇俊群.加強鄉(xiāng)鎮(zhèn)公務員培訓管理的幾點建議[N].欽州日報.2011-06-09.
[3]李忠新.培訓與任職晉升掛鉤-我省建立完善公務員培訓登記制度[N].吉林日報,2011-07-30.
[4][美]湯姆·W.戈特.第一次做培訓者[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5]評論員文章.推進公務員培訓事業(yè)科學發(fā)展[N].中國組織人事報,2011-04-25.
(責任編輯:陳雅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