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瑩陸健
(江蘇省南通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影像科 226006)
多房囊性腎細胞癌(MCRCC)是腎細胞癌的一種罕見亞型,2004年WHO將其命名為一種獨立的腎癌類型。容易與其他表現(xiàn)的腎囊性病變相混淆,其與腎癌囊變壞死、多囊腎及多房囊性腎瘤等的影像學表現(xiàn)雖然相似,但自然發(fā)展過程及預后是截然不同的。本文對9例MCRCC的CT表現(xiàn)進行回顧性分析,提高對本病的認識及正確診斷。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07年10月~2012年8月在本院經手術病理證實的MCRCC患者共9例,男6例,女3例,年齡36~80歲,平均年齡60歲。所有患者術前均采用CT掃描檢查。臨床表現(xiàn)無不適癥狀,B超檢查偶然發(fā)現(xiàn)6例,腰部不適(腰酸、腰痛等)2例,鏡下血尿1例。
1.2 設備及掃描方法9例患者均行G E lightspeed 16排螺旋CT平掃及增強掃描,層厚5mm,螺距1-1.2。掃描范圍自腎上極至腎下極,必要時根據(jù)需要增加掃描區(qū)域。所有患者CT平掃后,采用高壓注射器以3ml/s的速率注射非離子型碘造影劑100ml,開始注射后35s進行皮髓期掃描,70s實質期掃描,180s排泄期掃描。
2.1 發(fā)生部位及形態(tài)、大小 腫瘤位于右腎5例,左腎3例,雙腎1例。腫瘤呈類圓形或橢圓形,境界清,均伴腎輪廓改變。大小約3.5-15cm,平均10cm。
2.2 囊壁及間隔病灶均表現(xiàn)為由多個囊腔及間隔構成,囊壁密度略高于囊內,囊壁不規(guī)則增厚7例,囊壁菲薄2例,囊壁鈣化2例。6例囊液呈均勻低密度(CT值15~28HU),2例囊液呈低、稍高混雜密度,1例囊液內見絮狀物(病理證實為出血)。8例間隔不均勻增厚,5例間隔增厚伴有結節(jié),1例間隔菲薄。
2.3 強化方式 多期動態(tài)增強掃描對囊壁、分隔及壁結節(jié)顯示較平掃更清晰,可表現(xiàn)為兩種強化方式:6例皮髓期顯著強化,與腎皮質相仿,實質期及排泄期強化程度逐漸減退;2例增強各期中高度進行性延遲強化;1例囊壁及間隔均較菲薄呈輕度進行性延遲期強化。
2.4 腎周、腎門血管情況9例病灶均未見腎周轉移征象,部分腎門血管及腎盂受壓、推移變形,但境界清楚。
3.1 臨床表現(xiàn) 多房囊性腎細胞癌(MCRCC)是一種罕見的腎細胞癌,約占經典腎細胞癌的3.5~6%[1]。病因尚不明確。多見于中老年男性。腫瘤發(fā)病緩慢,多無特征性癥狀,多為偶然發(fā)現(xiàn),本組6例患者(66.7%)為體檢B超偶然發(fā)現(xiàn)。具有低分期、低分級和預后好的特點[2]。
3.2 CT表現(xiàn)表現(xiàn)為多房囊性腫塊,邊界較清,囊壁和間隔可局限性增厚或附壁結節(jié)形成,附壁及間隔結節(jié)直徑小于5mm,且可有鈣化,腫瘤實質成分低于10% ~25%[3],本組所有病例囊性成分均超過75%,符合上述標準;囊腔互不相通,不同囊腔內囊液的密度可不同,部分囊腔內因出血或含有壞死的腫瘤組織,密度可高于水,有時可見沉淀或漂浮物。增強掃描病灶實質部分有不同程度的強化,且類似于腎透明細胞癌的強化方式[4],即皮髓期腫瘤實質部分強化較明顯,實質期及排泄期密度減低。
3.3 鑒別診斷(1)腎癌囊變:囊壁厚、不規(guī)則,邊界多不清楚,囊內間隔較厚。目前認為,囊壁彌漫不均增厚及大于5mm的附壁或間隔結節(jié)是腎細胞癌壞死囊變與MCRCC的主要鑒別點[5]。(2)多房囊性腎瘤:常發(fā)生于嬰幼兒,在成年人多為女性,囊內分隔清晰、光整,無明顯壁結節(jié),增強掃描呈延遲強化。(3)多囊腎多呈雙側發(fā)生,病變腎臟明顯增大,腎內遍布大小不等的囊腔,囊壁均勻,無局限性增厚及附壁結節(jié),囊液密度近似水,增強后無強化。(4)囊性錯構瘤以成年女性多見,囊性為主,但可有脂肪及鈣化成分。
總之,CT是多房囊性腎細胞癌的較可靠的檢查方法,尤其多期增強掃描,對觀察囊壁厚度、間隔、壁結節(jié)及強化方式十分重要。
[1] Stephen S,Stermberg,回允中譯.診斷外科病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03:1792.
[2] KBo osgnaia Sk , SN riashdiikoliodgoic Mal, cIn lauszsuifkicaat Sio,net ofa1 c.ysAtinc e rv enalaulamtioansse osf[J].BJU,2000,86.
[3] Hcealnl c KarRc,inJoamnzaen NK,McWhorter VC,et a1.Cystic renal Oncol:bi ology and clinical behavior[J].Urol,2004.22(5):410 -414.
[4] 周建軍,丁建國,周康榮,等.腎細胞癌 MDC T多期掃2描00:6評價雙皮髓交界期的價值[J].臨床放射學雜志,,25(4):337-340.
[5] Anoumbearst i Sn, aZdin ui lts L.,IDse plroemopeezraJ,tievte a rle.cCogynst iitc ion re onfalm cuell tl ilo ccaurclai-r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possible[J].JUrol,2005,174(6):2115-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