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桂英,陶中原
(大理學院大理教學醫(yī)院,云南大理 671000)
我院于2002年1月至2012年3月開展結腸鏡單人操作技術,已完成5752例,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自2002年1月至2012年3月,采用結腸鏡單人操作技術進行全結腸檢查5752例,男3678例,女2074例,年齡2~90歲。
1.2 術前準備 病人檢查前1 d晚開始半流質飲食,檢查當天早餐為流質飲食,術前4 h口服25%硫酸鎂 35~40 g,0.5 h 后飲水 800~1000 mL,直至大便為無渣水便,即可檢查,對于4歲以下兒童則給予開塞露40 mL肛塞排便后檢查。
術前向患者及家屬交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取得病人的理解與積極的配合。
1.3 內(nèi)鏡設備 內(nèi)鏡Pentax主機3300、3500,電子腸鏡Ec-3840M、Ec-3831M、Ec-3831M2,活檢鉗及心電監(jiān)護儀等。
1.4 操作方法 患者取左側屈膝臥位,術者左手持腸鏡操作部,右手握住內(nèi)鏡鏡身,一般距肛門20 cm左右,按結腸走向循腔進鏡,通過左手操作部旋轉上下旋鈕,右手握持鏡身并進行左右旋鏡而進退鏡,結合鉤拉、抽吸氣,必要時變換患者體位而循腔進鏡,始終保持鏡身在一個軸位上,由術者左右手配合協(xié)調(diào)嫻熟,從而完成全結腸的檢查過程。
2.1 內(nèi)鏡插入回盲部情況 5752例結腸鏡檢查中,有5435例成功到達回盲部,到達回盲部成功率94.48%,其中有1954例到達回腸末端5~30 cm,腸鏡未到達回盲部有317例,在未到達回盲部例數(shù)中,因腫瘤致腸腔狹窄,腸鏡不能通過的有36例,腸道清潔度差的有146例,不能耐受的有48例,因年齡偏小,且已經(jīng)看到病灶的有90例,除去上述原因外,結腸鏡單人操作到達回盲部成功率為95.11%。在本組結腸病人中進鏡50~75 cm可到達回盲部,平均65 cm,檢查完成時間在10~25 min,平均15 min。
2.2 內(nèi)鏡檢查結果 5752例檢查結果:檢查出病灶者763例,占13.26%,其中結腸及直腸息肉345例,結腸直腸癌127例,結腸直腸炎226例,結腸黑病變19例,腸結核3例,回腸末端淋巴濾泡增殖癥10例,憩室12例,結腸克隆恩病9例,其它12例。
2.3 并發(fā)癥 5752例檢查中,高齡患者發(fā)生1例乙狀結腸穿孔,不是因操作不當造成,而是因憩室旁腫瘤取材所致,轉外科手術治療得到病理證實;其次是粘膜擦傷,無出血。
結腸鏡檢查是診斷結腸粘膜病的重要檢查方法之一,自有結腸鏡檢查問世以來,國內(nèi)外一直是采用雙人操作方法進行,即一人握持腸鏡操作部操作,另一助手握持鏡身送鏡,二人配合進退鏡而完成全結腸的檢查。上世紀80年代初,國外開始廣泛開展單人操作法,我國也于1982年逐步開展,近年來得到廣泛的推廣運用,并得到內(nèi)鏡醫(yī)師的推崇。我院于2002年1月正式開展結腸鏡單人操作,通過10年的運用,受益匪淺,并能嫻熟用之。
本組5752例,檢出各種結腸粘膜病763例,占13.2%,其中息肉345例,占45.21%,結腸直腸癌127例,占16.21%,炎癥性疾病226例,占29.61%。從以上看,結腸直腸息肉占的比例較大,且有的病理診斷為腺瘤伴高級別瘤變,其次是結腸粘膜炎性病變,病變部位以左半結腸占的比例較大,尤其是兒童的病變以直腸、乙狀結腸尤為甚。在本組中發(fā)生1例乙狀結腸穿孔,是因憩室旁腫物取材所致,后在手術及病理得以證實。
結腸鏡檢查,我們也是從雙人操作過渡到單人操作的,我們體會到單人操作具有隨意性、協(xié)調(diào)性、可控性及安全性。而雙人操作要求二人配合默契,這需要長時間的磨合才能達到,而且持鏡身者有時因工作時間稍長,容易疲勞;它不同于單人操作,只要求操作者的悟性,可隨操作者隨意進退鏡,在檢查過程中,在了解結腸解剖走行的基礎上,建立立體空間感,注意進退鏡始終保持鏡身拉直在一個軸上,利于力的傳導,左右手協(xié)調(diào)嫻熟,及時解襻,病人痛苦小,檢查時間短,節(jié)省人力,因為可控性好,降低了病灶的遺漏率,發(fā)生并發(fā)癥的機會減少,安全增加,利于病人的接受,進鏡速度明顯提高,在操作時應盡可能循腔進鏡,少注氣,多應用拉直腸腔和鏡身,尤其在乙狀結腸,盡可能保持腸鏡呈松弛狀態(tài),使腸鏡和角度鈕能容易調(diào)整方向,便于向前進鏡,避免腸壁的出血、穿孔、腸道扭轉、腸系膜撕裂等并發(fā)癥。我們在檢查中平均65 cm即可到達回盲部,當然結腸鏡單人操作也有不足之處,術者的體力消耗較大,單人操作法插鏡過程中,由于術者包干檢查的全過程,既要調(diào)節(jié)內(nèi)鏡操作的角度鈕、按鈕,又要插鏡及運用一些進鏡的特殊技巧,還要扶持鏡身,防止鏡身滑出〔1〕,在取材及治療必須有助手參與〔2-5〕。在操作過程中,為使腸鏡使用壽命長〔6-7〕,在進鏡時右手不要把操作部的旋鈕打死、角度過大,左手旋鏡時也不宜旋鏡度數(shù)超過30°〔8-10〕。
總之,結腸鏡單人操作安全、簡便、成功率高,且省人省力,檢查時間短,痛苦小,并發(fā)癥低等優(yōu)點,值得基層醫(yī)院臨床推廣使用。
〔1〕李祖平,張成,譚冰梅.結腸鏡單人操作技術臨床運用的探討〔J〕.中國內(nèi)鏡雜志,2005,11(2):224.
〔2〕木金花.結腸鏡單人操作法的臨床應用體會〔J〕.中華消化內(nèi)鏡雜志,2010,27(11):602-603.
〔3〕陳星.結腸鏡單人操作與技巧〔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6.
〔4〕李益農(nóng),陸星華.消化內(nèi)鏡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5:305-312.
〔5〕婁曉光,陳玉蘭.1820結腸鏡單人操作方法的臨床體會〔J〕.黑龍江醫(yī)藥雜志,2009,32(1):46.
〔6〕李初俊,潘新智.如何實現(xiàn)結腸鏡雙人操作法向單人法的成功轉變〔J〕.中國消化內(nèi)鏡,2008,2(3):40-44.
〔7〕孔德潤,謝惠君,許建明.結腸鏡單人操作法臨床教學的幾點體會〔J〕.安徽醫(yī)藥,2011(15):38.
〔8〕黃應龍,智發(fā)朝,黃麗韞,等.結腸鏡檢查中大腸腺瘤的漏診率及漏診相關危險因素〔J〕.中華消化內(nèi)鏡雜志,2010,27(6):190-192.
〔9〕肖定華,沈守榮,賈燕,等.結腸鏡檢查腸道準備改良方法的探討〔J〕.中國內(nèi)鏡雜志,2007,13(2):190-192.
〔10〕李紹昌.49例結腸癌誤診與手術對策〔J〕.大理學院學報,2008,7(S1):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