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樹華 盧秋紅 沈豐
(鎮(zhèn)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藥劑科,江蘇鎮(zhèn)江212002)
門診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前后對照研究
房樹華 盧秋紅 沈豐
(鎮(zhèn)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藥劑科,江蘇鎮(zhèn)江212002)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對門診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情況的影響。方法:將每月抗菌藥物處方大于50張的門診醫(yī)生作為抽樣對象,應用醫(yī)院信息系統(tǒng),每月從符合抽樣要求的約100位醫(yī)生中隨機抽取25位,每人隨機抽取50張抗菌藥物處方,對2011年1-6月(整治前)和7-12月(整治后)抗菌藥物使用情況進行分析。結果: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開展后,門診處方抗菌藥物的使用率控制在20%以內;抗菌藥物品種的選擇漸趨合理;給藥間隔合格率從54.17%升至87.6%;聯(lián)合用藥比例從6.58%降至0.56%。結論:我院開展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成效顯著,門診處方中抗菌藥物使用漸趨合理,仍需加大干預力度,進一步提高合理用藥水平。
抗菌藥物;專項整治活動;門診處方;合理用藥
我國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形勢極其嚴峻,過度使用抗菌藥物,會造成耐藥菌或多重耐藥菌的產生,病原體對藥物敏感性下降,甚至對多種藥物耐藥,藥物的療效隨之下降[1]。針對這些問題,衛(wèi)生部近十年來發(fā)布了一系列的文件規(guī)范醫(yī)療機構抗菌藥物的使用,尤其是規(guī)范門診處方抗菌藥物的使用。2011年開展的為期3年的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以下簡稱專項整治活動),更是對醫(yī)療機構抗菌藥物的使用提出了明確的具體目標,醫(yī)療機構要在3年內將門診患者抗菌藥物使用比例控制在20%以內,抗菌藥物使用強度控制在40限定日劑量(DDD)以下[2]。我院為綜合性三級甲等醫(yī)院,是全國16家公立醫(yī)院改革試點醫(yī)院之一,現(xiàn)將我院專項整治活動前后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情況作一對比分析,為下一步開展工作提供參考。
1.1 調查對象
應用醫(yī)院信息系統(tǒng)(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將抗菌藥物處方大于50張的門診醫(yī)生作為抽樣對象,每月從符合抽樣要求的約 100位醫(yī)生中隨機抽取25位,每人50張抗菌藥物處方,將2011年1-6月抽取的7 500張?zhí)幏剑ㄕ吻埃┖蛯m椪位顒娱_展之后的7-12月抽取的7 500張?zhí)幏剑ㄕ魏螅┳鲗Ρ妊芯俊?/p>
1.2 調查方法
采用回顧性研究方法,根據(jù)《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3]、《江蘇省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制度及目錄》、《2011年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方案》、藥品說明書、《新編藥物學》[4]、臨床藥理學知識及公開發(fā)表的國內外文獻等進行門診處方使用抗菌藥物合理性分析。將所有處方按事先設計好的表格進行記錄,內容包括是否有指征使用抗菌藥物、抗菌藥物名稱、給藥途徑、單次給藥劑量、給藥間隔、給藥療程、溶媒、聯(lián)用及分級管理等情況[5]。
1.3 數(shù)據(jù)處理
應用SPSS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抗菌藥物使用率及不合理處方率
整治后門診抗菌藥物使用率及不合理處方率較對照組均有所下降(P<0.05)。見表1。
表1 專項整治活動前后門診抗菌藥物使用情況
2.2 專項整治活動前后門診處方使用頻次前10位抗菌藥物
我院活動開展前門診抗菌藥物選擇范圍比較大,使用排名前10位抗菌藥物的處方共2 481張(33.08%)。活動開展后門診抗菌藥物選擇范圍縮小,使用排名前10位抗菌藥物的處方共3 417張(45.56%)。整治活動開展前后用藥結構也發(fā)生很大變化,見表2。
2.3 專項整治活動前后門診抗菌藥物處方不合理應用情況
整治活動開展前后不合理用藥頻次發(fā)生了很大變化,選藥、給藥間隔、療程、聯(lián)用、特殊級抗菌藥物使用合理性得到大幅度提高(P<0.01),但用量不合理情況無明顯改觀(P> 0.05),門診處方總體用藥質量有很大提高,見表3。
3.1 我院門診專項整治活動前后抗菌藥物使用率變化和不合理用藥頻次變化
專項整治活動開展后門診處方中抗菌藥物的使用率有了較大改善,整治活動前我院門診抗菌藥物使用率為20.39%,未達到抗菌藥物專項整治活動方案提出的門診抗菌藥物使用率不超過20%的要求。專項整治活動開展后至2011年底,門診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有所降低,每月均控制在20%以下。專項整治活動開展后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頻次有明顯降低,從80.75%降至25.36%,不合理用藥主要表現(xiàn)為給藥間隔、選藥和用量不合理,但均較專項整治活動開展前有明顯下降,其原因可能是門診病人對一天多次輸液給藥依從性差、一些醫(yī)生診斷不規(guī)范和藥物劑量掌握不夠明確。
3.2 門診使用抗菌藥物排名前10位的變化
專項整治活動開展前各種抗菌藥物使用比較平均,其不足主要表現(xiàn)在使用抗菌藥物檔次過高,頭孢地秦、頭孢匹胺、奧硝唑分別居第1、3、6位,另外聯(lián)合用藥情況也較多。專項整治活動開展后抗菌藥物使用比較集中,排名第一的為頭孢呋辛鈉,前10位中無三線用藥,用藥檔次相對較低,對一些藥物如注射用頭孢曲松鈉(羅氏芬)、注射用頭孢他啶(復達欣)、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舒普深)、注射用氨曲南、乳酸環(huán)丙沙星氯化鈉注射液(悉復歡)提高使用管理級別,門診藥房不再發(fā)放此類藥物。臨床使用特殊級抗菌藥物需經抗菌藥物管理小組的會診人員同意后,由具有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同時取得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處方權的醫(yī)師開具。門診不得開具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專項整治活動開展前排名在前10位抗菌藥物處方總共為 2 481張(33.08%),主要和專項整治活動開展前抗菌藥物品種多、選擇范圍寬有關。專項整治活動開展后臨床使用主要集中在排名前4位的抗菌藥物(49%),使用排名前10位抗菌藥物處方總共為3 417張(45.56%),主要原因與我院專項整治活動開展后抗菌藥物品種大幅度減少有關,根據(jù)衛(wèi)生部專項整治活動的要求,我院共遴選出41個品種56個品規(guī)的抗菌藥物,而且為更好地規(guī)范門診用藥,根據(jù)我院實際情況對一些藥物作升級管理。而專項整治活動開展前我院抗菌藥物品種多選擇廣,有92個品種146個品規(guī)。通過半年來的努力,我院門診抗菌藥物選擇日趨合理。
3.3 門診處方中不合理用藥情況分析
門診處方抗菌藥物合理應用點評,從選藥合理性、給藥劑量、給藥間隔、聯(lián)合用藥、給藥時間等方面進行。對一些模糊診斷如上呼吸道感染、腹痛待查等選擇抗菌藥物評定為不合理,給藥劑量嚴格按照藥品說明書和相關指南執(zhí)行,對無特殊原因加大或減少使用劑量均評定為不合理,輸液病人應1天多次給藥而為減少麻煩實際1天1次給藥者評定為不合理,對用藥量超過7天而無特殊說明者評定為不合理。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檢查,對結果進行公示,對相關責任人實行相應的懲罰措施,門診處方各項指標合格率逐步提高。
專項整治活動開展后無指征用藥或選藥不合理的情況有了較為明顯的改善,從整治前的18.67%降至整治后的6.24%,選藥漸趨合理。整治前的用量不合格率為5.42%,整治后為5.44%,差別不明顯。給藥間隔的合格率隨著活動的進行有了十分明顯的提高,不合格率從45.83%降至12.4%,差異非常顯著。給藥療程不合格率從整治前的0.08%升高至整治后的0.72%,差別顯著,原因待查。整治前不合理聯(lián)合用藥比例6.58%,整治后為0.56%,不合理聯(lián)用情況大幅度下降,在門診處方中已經幾乎消除了聯(lián)合用藥的情況,效果非常明顯。整治前不合理使用三線藥物使用率為4.17%,整治后均未使用三線藥物,符合抗菌藥物分級管理辦法中規(guī)定門診禁止使用三線抗菌藥物的要求。
經過專項整治活動,門診處方抗菌藥物的使用率有所降低,符合衛(wèi)生部門診使用抗菌藥物不超過20%的要求,合理用藥水平大幅度提高,抗菌藥物品種的選用、用法用量、給藥間隔等趨于合理。我院需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鞏固專項整治活動的成果,建立健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組織和制度體系,開展科學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培訓活動。
[1] 買買提艾力·努爾買買提,吐爾洪·阿西木,古力娜·達吾提.某院門診處方應用抗菌藥物合理性調查分析[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1,11(6):570-572.
[2] 衛(wèi)生部.2011年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方案[S].衛(wèi)辦醫(yī)政發(fā)〔2011〕56號,2011-04-18.
[3] 中華醫(yī)學會,中華醫(yī)院管理學會藥事管理專業(yè)委員會,中國藥學會醫(yī)院藥學專業(yè)委員會.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4:6-8.
[4] 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M].1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5] 盧秋紅,房樹華.我院綜合干預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措施及成果分析[J].中國執(zhí)業(yè)藥師,2012,9(7):14-17.
The Study o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tibacterials in Out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Special Rectification Activities
Fang Shuhua,Lu Qiuhong,Shen Feng(Pharmacy Department of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in Zhenjiang,Jiangsu Zhenjiang 212002,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s on the clinical use of antibacterials in outpatients of our hospital after the special rectification activity fo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tibacterials.Methods:Outpatient doctors who wrote out monthly over 50 prescriptions of antimicrobials were taken for sampling using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Each month 25 out of 100 qualified doctor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from each doctor 50 pieces of those prescriptions were randomly sampled.The use of antibacterials was analyzed during Jan.to Jun.(before the special rectification activity)and from Jul.to Dec.(after special rectification activity)in 2011.Results:After the special rectification activity fo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tibacterials,the incidence of antibacterials use in outpatients was confined to less than 20%,the variety choice of antibacterials became more reasonable,the qualification rate of dosing intervals increased from 54.17%to 87.6%and the proportion of combined drug administration reduced from 6.58%to 0.56%.Conclusion:The special rectification activity fo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tibacterials produced marked effects.The rational use of antibacterials in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was improved.Efforts need to be taken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intervention and to upgrade the level of rational drug use.
Antibacterials;Special Rectification Activity;Outpatient Prescriptions;Rational Drug Use
10.3969/j.issn.1672-5433.2013.02.003
2012-04-19)
房樹華,男,主管藥師。研究方向:藥品不良反應監(jiān)測、抗菌藥物合理應用。通訊作者E-mail:2863038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