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年輕的白領喜歡過夜生活,所以睡得十分晚。這些人往往次日清晨不能按時起床,以至于影響準時上班。山田一雄為此設計了一套獨特的解決方法——電話叫人系統(tǒng),成立了“金雞晨唱公司”。每日一早,沉睡的客戶們便接受“公雞”的鳴唱,那是一種十分刺耳的鳴叫聲,使得他們只好按時起床。公司的客戶不斷增加,而公司的全部資產只是幾部電話與幾張唱片,每周服務5~6天,每月收取服務費,效益十分理想。
美國哈佛大學與耶魯大學舉行橄欖球比賽。哈佛大學經濟學碩士約翰遜一動腦筋,到商店購回一批棉制的布帽,批發(fā)價每頂只需要1美元。帽子購回后,他將哈佛大學的標志“H”印在帽子上,然后在賽場上銷售,每頂2.5美元,很快便搶購一空了。這次意外收獲,使得約翰遜看到了利用“群眾心理”的業(yè)務發(fā)展前途很大。于是,他從祖母那里借得1500美元,組建了一個公司,專門經營帶有捧場性質而又很實用的帽子。大凡有賽事,該公司就事先印制好帶有競賽雙方各自標志的帽子,大量銷售。公司業(yè)務發(fā)展迅速,每年的收入能夠達到1500萬美元,這是當年約翰遜奶奶投資額的1萬倍。
(摘自金城出版社《改變人生必做的50件事》 作者:隋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