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洲乃至全世界,無論是面積還是人口,新加坡都是一個很小的國家,只不過是一座城市而己,是真正的“小國寡民”。但新加坡的影響力卻是全球性的,無論是政治上還是經(jīng)濟上,都令世人所矚目。之所以能如此,除了特殊的地理位置之外,與一個人很有關系,那就是李光耀。
2007年7月21日《新民晚報》的一篇文章(作者郝鐵川)介紹說:在1983年8月14日一年一度的國慶節(jié)群眾大會上,作為總理的李光耀,出人意外地指出,新加坡的男性大學生,如果想要他們的下一代能像自己一樣聰明有為,就不應該愚昧地選擇那些文化程度不高,智商較低的女性為妻。此言一出,全國嘩然,李光耀所在的人民行動黨,在次年的選舉中得票率驟降12%。這是因為,李光耀先生幾乎得罪了所有的女性,而且連那些低學歷女性的父親和朋友,以及那些娶了低學歷女生的男性,也會很不高興。
那么,精明的李光耀明明知道會得罪人,為什么還要口出此言呢?因為他感到了某種憂慮和壓力。人口普查的結(jié)果顯示,新加坡大學畢業(yè)生一半左右是女性,其中將近2/3獨居,因為和她們學歷相當?shù)哪行詫幙险椅幕潭容^低的女性為妻。1983年,只有38%的女性大學畢業(yè)生嫁給了學歷相同的男性。而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那些雙胞胎的兄弟姐妹,即使在不同的家庭甚至不同的國家長大,他們在詞匯、智商、習慣、性格和好惡等個人特征方面,仍有80%左右非常相似。因此,有人認為一個人的性格、習慣等可能有80%來自于遺傳,只有20%左右取決于后天的培育。由此,李光耀感到問題的嚴重性,果敢地大聲疾呼,大學畢業(yè)的男性需要迎娶高學歷的女性為妻,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要多生孩子。
且不說李光耀生育觀的對與錯,文章最后感慨說:作為一個政治家,這種不怕丟失選票,敢于直面現(xiàn)實問題的勇氣,在世界政壇上是很少見的。與其博得一些廉價淺薄的掌聲,還不如在叫罵聲中做一些造福于民眾長遠利益的實事。
我想,這也就是為什么,李光耀在世界眾多政治家中能夠獨樹一幟,因而引起人們的欽佩和關注。由此,我又借題發(fā)揮,想到了另外一些很有意思的問題。
李光耀所依據(jù)的是美國一項關于雙胞胎行為特征相似性的研究。然而,必須指出的是,因為雙胞胎在基因上和生理結(jié)構(gòu)上是非常相似的,又都是來自于同一對父母,有著遺傳上的相似性,這與毫無血緣關系的人與人之間是大不一樣的。所以,即使雙胞胎之間在行為特征上有80%的相似性,也絕對不能推而廣之曰,所有人的性格和習慣等有80%來自于先天遺傳,只有20%來自于后天培育。實際情況恰恰相反。人類和動物本質(zhì)的區(qū)別就在于,動物的行為主要來自于遺傳,即本能,后天學習的東西是很少的。人類的思想意識和生活技能,大多都是后天學來的,只有吃喝拉撒睡和性不用學就會,主要靠本能。
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李光耀對10%成績最好的學生做了統(tǒng)計分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家長的教育背景與孩子的學習成績有著密切的關系。但是,我認為,這并非基因遺傳的結(jié)果,而是環(huán)境所致,父母都受過高等教育,生活條件自然就會優(yōu)越一些,孩子學習遇到問題也會得到及時地輔導和幫助。所以,不能由此就斷定,學歷高的夫妻一定會生出智商高的孩子。
當然,李光耀的憂慮也有一定道理。1980年新加坡的人口普查顯示,文化水平較高的女性生育少,而文化水平較低的女性生育多,這倒是一個特別值得關注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并非新加坡所獨有,而是一個全球性的大難題。縱觀世界的生殖力,就會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千真萬確、無法回避的事實:發(fā)達國家生殖少,發(fā)展中國家生殖多;西方國家生殖少,東方國家生殖多;無色人種生殖少,有色人種生殖多;富裕階層生殖少,貧窮階層生殖多;高學歷家庭生殖少,低學力家庭生殖多;城市居民生殖少,農(nóng)村人口生殖多。這種現(xiàn)象意味著什么?是福是禍?是喜是憂?人類社會的文明進程將會加速還是減緩?人類整體的文化素質(zhì)將會提高還是降低?這是很值得研究的。
(摘自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科學精神之旅》 作者:位夢華)